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2024-10-21 00:00:00许帆黄鹏程黄霓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18期

【摘要】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LRRCC)术后镇痛对患者镇痛效果、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LRRCC治疗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术后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30例)患者术后行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均镇痛至术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后自控镇痛使用情况,术前、术后24 h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后12 h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镇痛泵实际有效进药次数均减少;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对LRRCC术后镇痛效果更强,可减轻疼痛与应激反应,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且安全良好。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 氟比洛芬酯 ; 舒芬太尼 ; 静脉自控镇痛 ; 镇痛 ; 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8.0092.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30

结肠癌为常见的恶性病变,起源于结肠黏膜上皮组织,瘤体小时常无症状,瘤体增长过程中会影响肠道功能,出现腹胀、腹痛、便血等症状,并可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导致消瘦,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转移至其他器官,增加治疗难度。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RRCC)为结肠癌常用术式,其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特点,在术中通过腔镜视野可准确定位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之后实现针对性切除和清扫工作,以终止肿瘤进展,改善患者远期预后[1]。但手术为有创性操作,术中切除肿瘤、脏器牵拉、气腹建立等多种操作均可对机体产生强烈刺激,使得术后患者疼痛明显D0Wv6W8KxVIN5pDqpRQpmQ==,会影响机体的良好恢复。静脉自控镇痛在围术期应用广泛患者可自行调控,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验,且舒芬太尼为常用镇痛药物,给药后可与阿片受体作用产生强效镇痛效果,但该药单用镇痛效果有限,若增加剂量则会提高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氟比洛芬酯为新一代非甾体抗炎剂,不仅抗炎镇痛作用强,且作用持久,进入人体后可直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利于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产生强效镇痛作用[3]。但目前对于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LRRCC中的研究尚未有报道。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LRRCC术后镇痛,分析其对患者镇痛效果、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LRRCC治疗的6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2~76岁,平均(58.63±5.12)岁;BMI 17~26 kg/m2,平均(22.63±1.35)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4]:Ⅰ级7例,Ⅱ级16例,Ⅲ级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41~78岁,平均(58.67±5.15)岁;BMI 17~26 kg/m2,平均(22.65±1.37)kg/m2;ASA分级: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5]中结肠癌的相关诊断标准;⑵均行LRRCC治疗;⑶病理检测明确诊断为结肠癌;⑷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⑴肝、肾不全;⑵伴慢性疼痛性疾病;⑶存在镇痛药物依赖史;⑷精神障碍;⑸伴凝血障碍;⑹合并重症感染。本研究经潮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个医师团队完成麻醉与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规格:5 mL∶250 μg)镇痛,镇痛液配制为:2 μg/kg体质量舒芬太尼+4 m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020,规格:2 mL∶250 mg)+生理盐水,共100 mL。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8,规格:5 mL∶50 mg)镇痛,镇痛液配制为:2 μg/kg体质量舒芬太尼+4 mg/kg体质量氟比洛芬酯+4 mg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生理盐水,共100 mL。两组患者设定镇痛泵流量2 mL/h,自控给液量0.5 mL/h,锁定15 min,均使用至术后24 h,观察其镇痛效果。

1.3 观察指标 ⑴镇痛效果。术后12、24 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6]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满分10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镇痛效果越好。统计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与实际有效进药次数。⑵应激反应。术前、术后24 h采集两组患者3 mL静脉血,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⑶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倦怠、嗜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等于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术后12 h 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镇痛泵实际有效进药及应激指标)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镇痛情况比较 与术后12 h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2、24 h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镇痛泵实际有效进药次数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应激指标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or、NE、ACTH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结肠癌发病与遗传、消化道炎症、饮食等关系密切,在遗传基础上受到其他因素的相互影响,易引起癌性变化,促使结肠黏膜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形成不可控增殖,导致癌症的发生。LRRCC在结肠癌中应用广泛,其可实现微创的前提下切除肿瘤组织,达到手术根治效果。但术中手术操作可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导致术后疼痛明显。而术后疼痛会给患者身心均带来严重不适,并影响术后切口的愈合,延长患者康复周期[7]。因此,术后做好镇痛处理尤为重要。

静脉自控镇痛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中,患者可主观进行药量的调控,实现个体化镇痛,以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舒芬太尼为阿片类药物,较芬太尼选择性更强,静脉泵入后可迅速与μ受体产生作用,抑制疼痛信号传导,以发挥镇痛作用,且该药脂溶性更强,起效更快[8]。但舒芬太尼镇痛作用持续时间短,且易引起恶心呕吐,单一用药术后镇痛效果仍不理想。氟比洛芬酯为靶向非甾体抗炎剂,对环氧化酶活性抑制作用强,利于阻止疼痛、致炎物质释放,故抗炎、镇痛效果强;同时,该药选择性高,给药后可直接聚集于高炎症部位,更好抑制局部炎症、疼痛,便于术后恢复[9-10]。在舒芬太尼上联用氟比洛芬酯可发挥协同作用,两药可从不同作用机制下产生镇痛效果,以增强镇痛效果[11]。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24 h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镇痛泵实际有效进药次数均减少,这提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可增强LRRCC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可促进病情转归。

当机体受到手术创伤时,可产生强烈疼痛,引起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促使Cor、NE、ACTH等应激指标因子大量释放,且创伤越大则带来的疼痛越明显,相应应激反应越强烈[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or、NE、ACTH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可减轻LRRCC术后应激反应。分析其原因在于,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药物,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可降低手术引起的痛觉过敏反应,减轻应激反应[13]。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氟比洛芬酯在LRRCC中的药物安全性良好。分析其原因在于,氟比洛芬酯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炎症部位,控制药物浓度的释放,减少了药物在其他部位的浓度,无中枢抑制作用,不易引起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因此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14-15]。

综上,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可增强LRRCC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后续可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研究,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更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安宏超, 徐宏征, 崔宏力.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22(13): 32-35.

解飞, 杜佳楠, 徐夏.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3, 33(2): 19-24.

王秀洪, 尹露, 殷小容, 等. 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和右美托咪定用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 中国医药, 2022, 17(12): 1817-1821.

王晓伟, 孙天胜, 张建政, 等.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J]. 中华创伤杂志, 2020, 36(1): 51-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CD].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18, 4(2): 29-37.

张俊燕, 南晓娟, 张卉. 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20): 3433-3435.

鲍方, 杨传信, 蒋晖, 等.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应激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20, 48(6): 726-728.

闫云, 徐利, 杨明全. 纳布啡联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 2024, 30(2): 33-40.

张海霞, 余云兰, 郭云秀, 等. TAPB联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24, 45(3): 253-258.

薛宸,马智聪,王艳艳,等. 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右美托咪定联合用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J]. 山东医药, 2020, 60(17): 81-83.

朱剑斌, 陈华樑.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老年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10): 82-83.

郑思媛, 谢先丰, 王棣馨, 等.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结肠癌根治术后镇痛及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J]. 肿瘤药学, 2022, 12(2): 238-243.

夏之阳, 甘建辉, 王艺, 等. 依他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疼痛因子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20, 42(16): 2415-2418, 2423.

郑艳芹, 刘坤, 解传奇.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 43(5): 25-27.

王其荣.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治疗急性创伤性骨折的镇痛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北方药学, 2024, 21(5): 121-123.

基金项目:潮州市卫生健康局科研项目(编号:2022028)

作者简介:许帆,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麻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