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联合化疗方案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024-10-21 00:00:00冯春艳丁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18期

【摘要】目的 分析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方案化疗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对症治疗+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TD)方案化疗)和试验组(31例,对症治疗+VCD方案化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0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症因子、肾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疗效更高;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VCD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硼替佐米 ; 环磷酰胺 ; 地塞米松 ; 免疫功能 ; 炎症因子 ; 肾功能

【中图分类号】R7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8.0070.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23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以贫血、骨痛等症状为临床表现,具有治疗难度大、病情易反复等特点。目前,沙利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TD)方案化疗是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常采用的化疗手段,其中沙利度胺主要抑制细胞增长,促进细胞凋亡;硼替佐米能够增强抗肿瘤活性,并减轻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地塞米松能够促进化疗药物的作用,增强化疗效果,临床常将该方案用于胃癌、甲状腺癌等疾病患者的化疗治疗中,且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虽VTD方案可通过对癌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以改善患者预后,但其在应用中的疾病缓解率偏低,且延长患者生命周期有限[2]。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VCD)方案化疗中环磷酰胺可通过抑制DNA合成和修复来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且与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使用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61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采用VCD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性分别为18、12例;年龄45~76岁,平均(62.85±4.63)岁;Dufie Salmon分期[4]:Ⅱ期17例,Ⅲ期13例。试验组患者中男、女性分别为20、11例;年龄44~79岁,平均(62.98±4.64)岁;Dufie Salmon分期:Ⅱ期18例,Ⅲ期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 [5]中关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⑵经病理活检确诊;⑶意识清清晰、认知功能正常;⑷生存期>6个月;⑸伴有肾功能损伤。排除标准:⑴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⑵存在精神疾病;⑶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⑷接受过相关治疗。研究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对症治疗,如护胃、止呕、护肝等治疗措施。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VTD方案化疗:每个化疗周期第1、2、4、5、8、9、11、12天使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云南省陇川县章凤制药厂,国药准字H53021084,规格:1 mL∶5 mg)40 mg/次,1次/d;第1、4、8、11天皮下注射注射用硼替佐米(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01,规格:3.5 mg)治疗,皮下注射1.3 mg/(m2·次),1次/d;第1~21天,口服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29,规格:25 mg/片)治疗,75~100 mg/次,1次/d。试验组予以VCD方案化疗,其中硼替佐米、地塞米松使用方式与对照组相同,此外第1~3天给予患者静脉滴注0.25 g/(m2·次)注射用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57,规格:0.2 g(按C7H15Cl2N2O2P计)]治疗,1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0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治疗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相关检查结果(血、免疫、尿蛋白固定电泳检查)均为阴性,骨髓内浆细胞含量≤5%;很好的部分缓解:免疫蛋白固定电泳检查为阳性,血、尿蛋白固定电泳检查为阴性;部分缓解:24 h尿M蛋白<0.2 g,血清M蛋白含量减少≥50%;疾病稳定:不满足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很好的部分缓解、部分缓解、疾病进展的标准;疾病进展:24 h尿M蛋白或血清M蛋白含量升高≥25% [5]。总有效率=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率+很好的部分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疾病稳定率。⑵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取其中2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深圳唯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EasyCell 103A0)检测外周血CD3+、CD4+比值;取剩余的2 mL,经离心(2 500 r/min,10 min)后取上层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⑶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与血清制备方法同⑵,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CS-1200)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⑷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周围神经病、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乏力、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等于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经S-W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疗效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中血清IL-6、IL-17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SCr、BUN、UA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中浆细胞异常繁殖增生,并伴有单克隆IG分泌的一种疾病。目前,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多以化疗作为规范治疗方案,最常用的如VTD化疗方案,该方案可通过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分裂,以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其中长时间的服用沙利度胺容易增加周围神经炎、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患者预后[6]。

VCD方案是将VTD化疗方案中的沙利度胺更换为环磷酰胺,而环磷酰胺在应用中一方面可通过与肿瘤细胞DNA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拮抗骨髓瘤细胞增殖,进而增强抗肿瘤效应,提高化疗效果,此外硼替佐米可对肿瘤周围细胞产生介导应激反应,进而能够提高治疗敏感性,并与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合用具有协同作用[7-8]。

CD3+、CD4+水平升高表明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进而减轻机体肿瘤负荷,患者病情好转;其中IL-6、IL-17A属于促炎因子,其水平异常升高,则表明机体炎症反应加剧,患者病情恶化。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疗效更高;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VCD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BUN能够反映肾脏排泄功能;UA可评估肾功能状态;SCr主要有肾小球排泄,故当SCr、BUN、UA水平异常升高时,均表明机体肾功能损伤严重,患者病情恶化[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VCD治疗有助于改善机体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其原因分析为,VCD化疗方案中环磷酰胺可通过干扰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以降低自身抗体产生,并抑制炎症反应QXwRgDd8Q24lLR0fq73dTTFE9ufQhFDL3C8GcB7Mweo=,从而减轻肾脏组织的损伤,改善患者肾功能[10],且由于本研究在开展期间比较重视对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如予以合理饮食指导、适当运动锻炼等,尽可能地维持患者正常的身体机能,从而使得不良反应发生均较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VCD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鲁俊, 朱熙君.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J]. 河北医学, 2020, 26(4): 537-540.

韩文娟, 卢俊玮, 颉延飞. 环磷酰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 癌症进展, 2022, 20(7): 716-719.

王美佳, 杨利华, 晏青霞.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 河北医学, 2021, 27(5): 864-869.

廖彩翔, 黎国伟, 何维清.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FISH检测结果与Durie-Salmon分期和R-ISS分期的相关性[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 15(1): 136-140.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年修订)[J]. 中华内科杂志, 2017, 56(11): 866-870.

魏天南, 尚晋, 林芸, 等. 硼替佐米联合沙利度胺或环磷酰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1): 5-8.

董珂, 胡桂芳, 王云, 等.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2, 51(5): 524-526.

张秀娟.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3): 115-117.

乌云, 严怀秀, 樊迪, 等. 硼替佐米治疗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Scr、BUN和24 h尿蛋白量的影响[J]. 中国病案, 2021, 22(12): 109-113.

韩娜, 李勇华, 高飏, 等. 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J].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5(3): 440-444, 448.

作者简介:冯春艳,硕士研究生,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血液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