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黏度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低黏度组[44例,采用低黏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和高黏度组(44例,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PVP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1个月、3个月疼痛程度、脊柱功能、椎体侧弯程度及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3 d~3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组均低于低黏度组,两组患者Cobb角均减小,且高黏度组均小于低黏度组,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增加,高黏度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低黏度组(均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减轻脊柱侧弯程度,增加椎体前缘高度,还能减少PVP术后渗漏风险,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骨质疏松 ; 椎体骨折不愈合 ; 经皮椎体成形术 ; 低黏度骨水泥 ; 高黏度骨水泥 ; Cobb角 ; 椎体前缘高度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8.006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8.021
老年人骨质流失严重,受到创伤后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因患者年龄较大,耐受性较差,既往多采取保守治疗,治疗周期较长,对患者依从性要求较高,整体效果不佳,易发展为继发椎体内部骨缺血坏死,导致椎体出现间隙或真空,临床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被称为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1]。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指在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达到强化椎体、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该术式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骨水泥渗漏,影响患者预后[2]。黏度是骨水泥的重要参数,低黏度骨水泥聚合温度高,液态期长,固化期短,推注时间难以把控,术后渗漏风险较高[3]。高黏度水泥具有低聚合稳定、瞬间高黏度、可持续时间长、渗漏率低等优势[4]。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不同黏度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骨伤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8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低黏度组(44例)和高黏度组(44例)。低黏度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60~79岁,平均(65.46±3.69)岁;BMI 20~27 kg/m2,平均(24.03±1.09)kg/m2。高黏度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龄60~78岁,平均(65.61±3.70)岁;BMI 20~27 kg/m2,平均(24.12±1.07)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 [5]中关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诊断标准;⑵X线检查骨密度T值≤-2.5;⑶均行PVP治疗;⑷均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⑸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合并病理性骨折;⑵合并心脑血管疾病;⑶合并椎体后缘骨质缺损;⑷合并风湿性关节炎;⑸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本研究经广西骨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俯卧位,病椎处皮肤采用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237093,规格:20 mL∶0.4 g)局部麻醉,监测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设计穿刺路径。手术在高频源移动式C臂X射线机(上海百腾医疗装备实业有限公司,沪械注准20172060335,型号:BG9000)透视下进行,透视定位后自椎弓根中部进针,术中调整进针方向及角度,将穿刺针刺至椎体前1/3处,到达骨折间隙。采用一次性骨水泥搅拌器(中山市世医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42040027,型号:JB0120)将骨水泥调至牙膏状,低黏度组为骨水泥Mendec Cranio(泰科瑞股份公司Tecres S.p.A,国械注进20163131169,型号:1220/D),高黏度组为骨水泥Palacos G Bone Cement(贺利氏医疗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43136033,型号:Palacos R+G),采用骨水泥推进器(江苏尚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202040537,型号:SM-TJ-02)注入,推注时注意调整针尖使骨水泥尽量填充均匀,确认分布均匀无渗漏后旋转穿刺针,泄压后拔针。两组患者均术后平卧1 h,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 d、1个月、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6]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总分为10分,无痛(0分)、轻微疼痛(1~3分)、叩痛(4~6分)及剧痛(7~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⑵ODI评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7]评估两组患者脊柱功能,ODI评分总分为45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脊柱功能障碍越严重。⑶Cobb角。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采用数字X线摄影系统(广东睿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92061199,型号:RG-III-DR)拍摄脊柱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脊柱侧弯程度,于上端椎椎体上缘及下端椎椎体下缘分别作平行横线,对两横线作垂直线,垂直线交角为Cobb角,测量3次后取均值。⑷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1个月、3个月采用比例尺在脊柱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测量3次后取均值。⑸并发症。术后3个月采用数字X线摄影系统分别检查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椎间隙渗漏、椎旁渗漏及静脉渗漏渗等)和邻近椎体骨折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为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3 d~3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组均低于低黏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ODI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3 d~3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组均低于低黏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Cobb角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3 d~3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均减小,且高黏度组均小于低黏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3 d~3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低黏度组患者发生椎间盘渗漏2例、邻近椎体骨折1例、骨水泥椎旁渗漏6例、静脉渗漏8例,总发生率为38.64%(17/44)。高黏度组患者发生椎间盘渗漏1例、邻近椎体骨折1例、骨水泥椎旁渗漏1例、静脉渗漏2例,总发生率为11.36%(5/44)。两组组间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7, P<0.05)。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极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因患者年纪较大,多采取卧床休息和抗骨质疏松药物等保守治疗,但该方法疗程长,对患者依从性要求较高[8]。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常见微创手术,可强化椎体,缓解疼痛,但患者椎体内存在裂隙和真空,骨水泥渗漏发生风险较高,若骨水泥渗漏进椎管,可压迫神经和脊髓,导致患者下肢麻木疼痛,若渗漏进静脉血管则可能导致血管栓塞或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9]。低黏度骨水泥分子量小,液态保持时间长,弥散范围广,渗漏发生率较高;高黏度骨水泥是一种新型改良骨水泥材料,缩短了骨水泥液态期时长,渗漏风险较低[10]。
本研究中,与术前比,术后3 d~3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DI评分均降低,且高黏度组均低于低黏度组,Cobb角均减小,且高黏度组均小于低黏度组,椎体前缘高度均增加,但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与低黏度骨水泥相比,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脊柱功能、脊柱侧弯程度及椎体前缘高度。骨水泥聚合时释放的热能使局部组织产生灼烧感、骨水泥渗漏及脊柱侧弯压迫神经,是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无法愈合及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低黏度骨水泥聚合温度可达60~80 ℃,高黏度骨水泥聚合温度为50~60 ℃,温度相对较低,灼烧感更轻,对脊髓、神经根及椎体内骨细胞刺激更小,疼痛感更轻[11]。高黏度骨水泥液态期短,注入椎体后可瞬间产生高黏度,快速黏附于骨组织表面,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从而更好地缓解疼痛,更有利于侧弯脊柱恢复,减轻椎体对神经组织的压迫,减轻患者疼痛感。
骨水泥渗漏包括椎管渗漏、椎间隙渗漏、椎旁渗漏及静脉渗漏等,是PVP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下肢偏瘫和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还可增加邻近椎体骨折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因此,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是评估PVP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重要安全指标。本研究中,高黏度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低黏度组,这提示高黏度骨水泥可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PVP术后渗漏风险,提高治疗安全性。低黏度骨水泥液态期较长,注射时间难以把控,未形成稳定糊状物时注入可导致其快速弥散,渗漏风险较高。高黏度骨水泥混合后液态期短,几乎不需要等待,可即刻成为稳定的糊状物并维持10 min左右,注入后可产生瞬间高黏度,稳定性更强,弥散更均匀,可快速黏附于骨组织表面,缩短凝固时间,降低渗漏风险[12]。
综上,高黏度骨水泥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效果更好,主要表现为患者疼痛程度的减轻,脊柱功能的改善,椎体侧弯程度减轻,椎体前缘高度增高等,且安全性更高。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应继续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刘念, 李志安, 李振武, 等.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保守治疗后不愈合的危险因素[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20, 28(22): 2065-2068.
张华俊, 王树金, 王遥伟,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J]. 临床骨科杂志, 2022, 25(6): 905.
李文旭, 梁伟国, 叶冬平, 等. 不同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4): 732-736.
冯宗贤, 郑晓玲, 李杰, 等. 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J]. 浙江临床医学, 2019, 21(3): 376-377, 380.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 11(5): 425-437.
严广斌. 视觉模拟评分法[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1.
黄照国, 万峰磊, 赵磊, 等. PVP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性骨折患者影像参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并发症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 34(5): 27-30.
熊巍, 王贵梅. 不同卧床时间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影响[J]. 颈腰痛杂志, 2021, 42(6): 850-852.
查丁胜, 徐武岩, 黄嘉文,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回顾性分析[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 37(3): 316-321, 327.
陈诚, 张继云, 浩洁, 等. 高黏度骨水泥弥散程度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23(6): 827-832.
王俊鹏, 蔡永林, 金冰.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高黏度骨水泥与普通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疗效及渗漏率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 20(2): 190-193.
张瑛凯, 董智瑞, 王敏, 等. 中高粘度骨水泥在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分析[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2, 28(3): 535-538, 543.
作者简介:谢彩虹,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质疏松症。
通信作者:李小峰,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骨科疾病的诊疗。E-mail:lxfeng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