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南三嵕信仰在宋元时期的发展

2024-10-19 00:00:00田梦茹
中国故事 2024年9期

【导读】三嵕信仰是晋东南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神灵信仰之一。其源于山西省屯留县之三嵕山,在宋元时期被列入国家“正祀”,并完成由自然神向人神的转变,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清末以后逐渐衰落。三嵕信仰是古代晋东南地区人民基于当地旱灾、雹灾多发的现实,改造出来的祠神,寄寓了民众朴素的愿望。

晋东南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悠久的历史底蕴,这也催生了当地许多独特的地方祠神,其中三嵕神分布于今长治市屯留县、长子县,晋城高平市等地,是非常独特的地域性祠神,目前学界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大多学者从民俗角度进行探讨,分析三嵕信仰内核的嬗变以及与其有关的民俗传统,还有学者探讨三嵕崇拜的传播过程及其传播的主要推动力量,并深入分析三嵕神与羿的关系,讨论晋东南地区羿神信仰的起源及其神庙分布。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晋东南三嵕信仰在宋元时期的发展,并讨论祠神信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三嵕信仰的缘起及其最初形象

通检史料,“三嵕”一词首先出现于北宋中期欧阳修编纂的《新唐书·地理志》中,上写:“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屯留有三嵕山。”此条史料为传世文献中对“三嵕”一词的首次记载,在同时期未见其他记载。由此可知,“三嵕”应为上党郡屯留一山名。现今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有老爷山,老爷山即三嵕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三峰巍峻,相传为羿射九乌之所,下有三嵕水”。“嵕”在字典中的意思为数峰并峙的山,“三嵕”也就是三峰并峙,三峰分别对应屯留县之麟山、灵山及徐陵山,其中麟山为三山的主峰,现在麟山上尚有三嵕庙,“三嵕”一词源于山西省屯留县之三嵕山应无疑问。三嵕神为三嵕山之神,也就是山神,出土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紫云山新建灵贶王庙记》亦可证实三嵕神最初的山神身份,庙记记载“潞之长子县紫云山灵贶庙者,实出于屯留三嵕,盖山神也”。因此,学界大多认为三嵕神起源于先秦以来的山神崇拜。由于无文字资料记载,三嵕神产生之初,民众所求为何我们已不得而知,但通过对上党地区县志、文献的研究,不难发现,三嵕神这一山神崇拜在传播过程中已逐渐转变为对后羿的人神崇拜,并且具有司风司雨的职能。

高平县河西村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补修大殿记》有载:“至周显德初始加封号,而庙于三嵕山,后人神其功因讳其名号特称为三嵕庙。”可知在五代周朝显德年间(954年—960年)初,三嵕信仰正式获得“三嵕”封号。唐代三嵕神具有了司风司雨的职能。根据长子县崇瓦张村留存的碑记记载,“三嵕且夫神之为灵昭昭也,司风司雨固见神功之有永……盖自唐代以来除害兴利之功,难以枚举”。三嵕信仰附会为后羿,并得到朝廷承认应为宋朝,宋徽宗亲赐三嵕庙庙额“灵贶”,并封羿神为“护国灵贶王”,此时的三嵕神已与羿神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附会过程应是较为长久的,其转变最晚在宋徽宗时期。

二、三嵕信仰在宋元时期的发展

三嵕信仰在宋元时期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完成由自然神向人神的转变,其次是被列入国家“正祀”。

三嵕神由自然神向人神转变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由三嵕庙的碑刻入手,可对其转变进行探究。根据明成化年间编成的《山西通志》可知,屯留县三嵕山上的三嵕庙为三嵕信仰的本庙,可惜庙内并无宋元时期的碑刻传世,但离屯留县不远的高平市河西村三嵕庙留存有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的庙门铭记,铭记书曰:“唯神成名静默,立德幽征。……暑往寒来,吹灰管而潜分八节。而又三才共立,七气同分。”此条铭记书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通览庙门铭记全文,并未见其附会于后羿,说明在天圣十年(1032年)之前,高平县便已存在三嵕庙,且三嵕神在此时并未完成山神向人神的转变。另一篇碑记与此庙门铭记不同,金代进士卢璪于天眷元年(1138年)撰写的《三嵕庙记》碑文言:“三嵕之神,典祀载之旧矣,俚俗莫究□□,历世相传曰:善射之羿也。”在这篇碑文中,三嵕神已与“善射之羿”等同,之后发现的数篇三嵕庙碑记亦将三嵕神等同于羿,三嵕神已完全脱胎于山神崇拜,成为人神崇拜。

关于山神为何会被附会为历史人物,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民众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缅怀与纪念,另一方面则是民众口耳相传所致。据《屯留县志》所载:“三嵕山相传为羿射九乌之所。下有三嵕水,有泉,祷雨则应。”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在三嵕山射九乌,救民众于水火,并且民众“祷雨则应”,这一信仰便有了发展的基本条件,三嵕神附会后羿并向风雨神转变也就有了根据。中国古代山神常被赋予司雨水的职能,这也为三嵕神向风雨神转变提供了基础。《尚书大传·略说》谓:“山,……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会,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山具有出云致雨的功能,由此,中国古代山神大多被赋予司云雨的神性,《山海经》中的和山之神、光山之神皆能兴风雨。

三嵕信仰在宋元时期的另一大发展是被列入国家“正祀”。宋代祠神信仰十分活跃,根据朝廷对祠神信仰的态度,可分为“正祀”与“淫祀”两种。宋代的“正祀”是指合法神祠,这种神祠可以获得朝廷的赐额和封号,并在固定时期由国家主办祀典;“淫祀”与之相对,受到朝廷打压。宋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赐庙额“灵贶”,之后封羿神为“护国灵贶王”和“显应侯”,岁以六月六日有司致祭。这一事件使得三嵕神从民间信仰走入国家正祀的层面,三嵕庙也有了“护国灵贶王庙”“护国庙”等别称。金元时期,该信仰持续发展,明清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清末以后逐渐衰落,后又遭受战乱浩劫,时至今日,三嵕信仰已逐渐式微,渐渐走出大众视野。

《宋史·礼志八》有云:“自开宝、皇祜以来,凡天下名在地志,功及生民,宫观陵庙,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并加崇饰,增入祀典。”宋朝初期将地方功及生民的宫观陵庙、名山大川大加崇饰,并列入祀典,熙宁之后多为祠庙赐额,加封号,并将其根据祭祀对象分大、中、小祀三个级别,如徽宗时“大祠凡九十有六,中祠凡二十有九,小祠凡一十有四”。三嵕信仰被列入“正祀”便是在宋代大封祠神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根据学者考证,宋代能够列入祀典并获得赐额加封的地方神灵主要有两类,一是对地方社会生产生活影响甚大的自然山川之神,二是与本地有关之历史人物神。由于无法考究三嵕崇拜由山神转向人神的具体时间,但有史可查的三嵕神附会为后羿的时间为宋徽宗时期,此时三嵕崇拜已被列入“正祀”,故此处三嵕神应同时具有自然神和人物神的双重身份,三嵕神能被列入国家“正祀”,应是因为其出云为雨的宗教性功能和民间赛社的社会经济性功能。

《宋会要》中有条史料记载颇为引人注目,皇祐二年(1050年),胡宿建议将各地名山大川能兴云雨者“详定增入祀典”,这自然考虑的是自然神在祈雨方面的功能。结合宋代史料中丰富的祈雨活动,不难发现由于两宋水旱灾害频繁,祈雨灵验的地方祠神逐渐取代传统官方祈雨祀典,三嵕信仰的发展与宋代旱灾频发的现实情况密不可分。

根据王建华《山西灾害史》统计,隋唐五代山西历史灾害记录共165次,其中旱灾42次,宋元时期山西历史灾害记录共494次,其中旱灾152次,多发于山西南部地区。两宋时期旱灾十分频繁,其强度、广度均远胜于隋唐五代。考虑到旱灾频发的现实情况,统治者将能兴云雨的民间祠神增入祀典便可以理解了。三嵕崇拜能够被列入“正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便是三嵕神往往灵验,民众纷纷建祠“雩崇”之,以致“祠遍各州县郡”。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山西通志》所收的《三嵕山祷雨感应记》详细记载了明英宗天顺庚辰(1460年)夏,屯留县人民遇旱而祷,祷辄雨下的情形。“是时屯留境内不雨,民众惶恐不安,知县李良玉等人召集耆老,宿斋预戒,于六月六日同诣三嵕庙祷雨,次日果然天降甘霖,又明日,天复大雨,三农告足,百种顺成,是秋遂以丰稔闻。”三嵕神祷雨则应的灵验事迹记载颇多,在这一背景下,统治者为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而将三嵕信仰上升到国家正祀的层面便可以理解了。

三、三嵕信仰仅见于晋东南地区原因探析

三嵕信仰在宋元时期成功附会于后羿,从史籍中对后羿的记载入手可以使我们对三嵕崇拜有更深入的认识。《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十日并出,民无所食。”尧派遣后羿上射十日,下杀猰貐,保障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后羿也成为农业的保护神。在三嵕崇拜的传播过程中,三嵕神被附会为后羿,原始的射日神话被改造,取后羿射日,消除炎热带来凉爽之意,民族神话中的射神被逐步改造为地方信俗中的水神,开始司风雨雹。三嵕山作为后羿射日之地,理所当然成为三嵕信仰的发源地,三嵕信仰的传播不见于正史,但三嵕庙的行祠记载散见于不同时期的地方志中,现列表如下:

考察历代三嵕庙行祠的分布,虽然无法明确其传播路径,但可呈现其分布范围上的特点。三嵕信仰自出现起便局限于晋东南地区,且在今长治市屯留县、长子县及晋城高平市较为密集。

晋东南指山西省东南部,主要包括今长治市、今晋城市,其地形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原盆地,以丹朱岭和羊头山为界,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区,北部浊、清漳河流域形成长治盆地、南部丹河与沁河流域形成晋城盆地。晋东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分布不均匀,其中大多数发生于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晋东南地区主要依靠境内的沁水、漳河等河流补给水源,但这些河流流贯高原、盆地和山谷之间,受季风气候影响,存在明显的枯水期和涨水期。元代王恽的《玉堂嘉话》有载,“太行水皆洑流地中。”水的利用较为困难,农业灌溉较为不便,寻常平原地区的凿井灌溉之法难以施行,且此地“田多峻阪,跷瘠者往往再岁一易”,土壤肥力不高,因此民众对雨水的需求也就更大,这也使得晋东南地区的地方神灵很多都具有司风云雨的职能。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历史上晋东南地区的自然灾害统计来直观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条件。

由表2可知,1401-1900年晋东南地区发生的旱灾占总自然灾害发生比例的17.6%,雹灾占总自然灾害发生比例的21.4%,旱灾雹灾的发生比例将近占总自然灾害的40%,其中长子县的冰雹灾害远远多于晋东南其他地区,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长子县志》记载,长子县在清朝就发生过13次大的冰雹灾害,导致“牲畜死,房屋塌者无数”。王建华曾经对晋东南现存的三嵕庙进行田野调查,根据其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晋东南现存三嵕庙53座,其中高平县11座,长子县16座,高平县与长子县现存三嵕庙约占总数的51%。三嵕神司风云雨,在旱灾频发的晋东南地区成为农业保护神,尤其是在雹灾频发的长子县,取后羿善射,方才能战胜雹灾之意,赋予三嵕神司雹之神的位置,使得三嵕崇拜在晋东南地区广泛传播。

通检相关碑刻与史籍,三嵕信仰始终存在于晋东南地区,且传播范围相当有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祠神信仰的丰富性与地域性。

首先,民间祠神是民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美好愿景创造出来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生产方式,也催生了许许多多职能不同的地方祠神。我国山西地区地处内陆,常年干旱缺水,民众的生产生活受到的最大限制就是水源,也正是因此,对风雨神的崇拜广泛流传于山西地区,如汤王、圣母、龙王等,这些神灵多为祈求天降甘霖、保佑农业生产的风雨神。与之相反,在湿润的东南沿海地区,受当地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他们崇尚的大都是保平安、祈求风浪缓和的平安神,妈祖崇拜便是其代表。其次,古代交通不便,地方祠神的传播受到极大限制。以宋元时期为例,当时进行祠神信仰传播的主体为地方官员和商人,地方官员通过外乡做官建立行祠,达到祠神传播的作用,商人则是通过外地行商传播祠神,商人重利,其崇拜的祠神多为财神,三嵕神作为一个地域性风雨神,其传播条件十分有限。最后,对于祈求天降甘霖,各地皆有地方祠神存在,这也使得各地民众对于祠神传播具有排他性。仅山西省内的地方祠神信仰便可分为三大地区,分别是晋北以鄂国公、李牧、赵武灵王等为代表的祠神崇拜,晋中以狐突崇拜为主的祠神崇拜,和晋南以汤王等风雨神为主的祠神崇拜。即便是本文研究的晋东南地区,亦可分为六大祠神崇拜,晋城的陵川县等地有二仙崇拜,长治市的襄垣县等地有昭泽王、灵泽王崇拜,长治市长子县等地有崔府君崇拜,晋城市的阳城县等地有成汤信仰,长治市屯留县有三嵕神崇拜。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方祠神皆留下许多灵验事迹,二仙崇拜更是在宋朝被列入正祀,这都会影响到三嵕信仰的传播。

四、结语

民间信仰是中国古代社会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产生及发展往往与地理环境、国家政策等息息相关,但由于史料缺失,许多民间信仰往往难以溯源,其发展情况也很难追寻,而且由于社会发展,许多民间信仰正在逐渐消失,这使得学界对民间信仰的研究尚不充分。三嵕信仰产生于山神崇拜,在宋元之际附会后羿,成为晋东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性祠神,负责司风雨雹,保佑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虽可根据地方志及碑刻大概还原其发展演变过程,但许多具体内容仍无迹可寻,实为缺憾。

参考文献

[1] 宋祁,欧阳修,等. 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雍正. 山西通志[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 申修福. 三晋石刻大全·长治市长子县卷[M]. 太原:三晋出版社,2013.

[4] 杜妮. 晋东南三嵕信仰与民间社会研究[D]. 山西大学,2015.

[5] 王树新. 高平金石志[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6] 胡聘之. 山右石刻丛编[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7] 刘钟麟,何金声,修,杨笃,任来朴,纂. 中国地方志集成·光绪屯留县志[M]. 南京:凤凰出版社,1885.

[8] 何星亮. 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9] 脱脱. 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 历代名臣奏议[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 李侃修,胡谧,纂. 成化山西通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98.

[12] 诸子集成(第七册)[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3] 王恽. 玉堂嘉话[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4] 脱脱. 金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 光绪八年长子县志[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16] 王建华. 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的区域化分异——以晋东南地区成汤信仰和三嵕信仰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