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道家典故“庄周梦蝶”以奇特瑰丽的想象和内涵深厚的意蕴为德语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言说空间,堪称《庄子》在德语文学中阐释流变的翘楚。在德语国家,“庄周梦蝶”主要依托话本故事与道家典籍的双重译介路径,其译文兼具文学性与哲学性。而德语作家们也借助“庄周梦蝶”,以东方之体阐发西方哲学观点,于东西对话中见文明本源之思。
【关键词】庄周梦蝶;赛肯多夫;卫礼贤;卡尔·瓦伦汀;希尔德加特·伊丽莎白·凯勒
一、话本故事与道家典籍:“庄周梦蝶”译介之双重路径
道家典籍《庄子》内蕴丰厚,博大精深,囊括哲学、社会等诸多方面。在众多《庄子》典故中,“庄周梦蝶”以奇特瑰丽的想象和内涵深厚的意蕴为德语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言说空间,堪称《庄子》在德语文学中阐释流变的翘楚。但由于其篇幅短小,情节紧凑,“庄周梦蝶”在德语国家的译介并无单行本,其译介主要依托于话本故事《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与道家典籍《庄子》在德语空间中的传播。
就其译介路径而言,20世纪是“庄周梦蝶”传播历程的分野。20世纪前,“庄周梦蝶”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主要依托中国民间话本故事《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该故事出自《今古奇观》,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庄周梦蝶”与“庄子试妻”。1747—1749年,《中华帝国全志》德译本(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des chinesischen Reichs und der großen Tartarey)于罗斯托克问世。该套丛书系法国汉学家让·巴普蒂斯特·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编撰,共有4卷本,从社会风貌、民间习俗、历史传统等方面介绍了中国的概况。《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收录于该书第三卷第二部分,是该故事已知最早的德语译文。1827年,由法国汉学家雷慕沙(Jean-Pierre Abel-Rémusat)主编的《中国小说选》德译本(Chinesische Erzählungen)在莱比锡出版,再次收录了《庄子休鼓盆成大道》。1830年,雷慕沙的学生海因里希·库尔茨(Heinrich Kurz)于巴黎发表了《论中国哲学家庄子及其作品》(Über d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en Tschuangtse und seine Schriften),在文中指出雷慕沙版《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对庄子及其学说在德语国家传播的重要作用,并借“庄子试妻”情节探讨庄子的生平。同年,爱德华·格利泽巴赫(Eduard Griesebach)将《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从英译版转译为德语,于1873年随其论文《不忠的寡妇:一部中国小说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演变》(Die treulose Witwe, eine chinesische Novelle und ihre Wanderung durch die Weltliteratur)发表。1880年,格利泽巴赫将该故事命名为《庄生及其妻子田氏的故事》(Geschichte Tschuang-songs und seinerGattin Tian-schi),收录于其选译的小说集《今古奇观》(KIN-KU-KI-KUAN)。
进入20世纪后,话本故事《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在“庄周梦蝶”译介历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被道家典籍《庄子》所取代。层出不穷的《庄子》译本大大推动了“庄周梦蝶”在德语国家的传播,而译介过程中拘囿于情节的通俗性叙事也逐渐转向了对哲学化语言的阐发。德语国家对“庄周梦蝶”的接受由此深入。由于《庄子》德译本数量众多,本文仅列举部分对“庄周梦蝶”进入德语文学场域影响较大的译本。
1902年,葛禄博(Wilhelm Gruber)在《中国文学史》(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一书中根据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和理雅各(James Legge)的英译本转译了“庄周梦蝶”,称庄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哲理的人物”和“最杰出的作家”,并着重强调其无与伦比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1910年,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出版了第一部较为详尽的《庄子》德语选译本,该译本由翟理思英译本转译而来。两年后,德国汉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出版了《庄子:南华真经》(Das wahre Buch vom südlichen Blütenland/ Dschuang Dsi),是德语国家第一部由汉语直译的《庄子》译本,对后世影响较大。诸多德语作家如克拉邦德(Klabund),希尔德加特·伊丽莎白·凯勒(Hildegard Elisabeth Keller)在其作品中均参考了卫礼贤译本。1936年,汉学家汉斯·斯坦杰(Hans Otto Heinrich Stange)的译本《庄子:诗歌与智慧》(Tschuang-Tse. Dichtung und Weisheit)出版发行。1998年,德国作家斯蒂芬·舒马赫(Stephan Schuhmacher)翻译并出版了《庄子》全译本《庄子:道家智慧经典》(Zhuangzi: Das klassische Buch daoistischer Weisheit)。2003年,德国汉学家叶格正(Henrik Jäger)重译《庄子》,题为《履适忘足:庄子读本》(Mit den passenden Schuhen vergißt man die Füße: ein Zhuangzi-Lesebuch)。2013年,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出版了《论无知》(Vom Nichtwissen/ Zhuang Zi)。该译本由汉语直译,但并非全译本。2017年,维克多·卡林克(Viktor Kalinke)出版《庄子:全文和材料》(Zhuangzi: Der Gesamttext und Materialien),受到德国学界的广泛认可。2019年,该译本由雷克拉姆出版社重新出版,更名为《庄子:道家智慧之书》(Zhuangzi: das Buch der daoistischen Weisheit)。此外,这一版本还选取明代画家陆治《幽居乐事图册》中“梦蝶”一图作为封面。
相比数量众多的《庄子》德译本,20世纪《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译介较少,整体集中于20世纪上半叶。1914年,汉斯·鲁德尔斯贝格(Hans Rudelsberger)将《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收录至其编译的《中国小说集》(Chinesische Novellen)并于1914年在莱比锡出版。同年,卫礼贤编译《中国童话》(Chinesische Märchen),卷一收录了《庄子休鼓盆成大道》。1922年,瓦尔特·冯·施措达(Walter von Strozode)翻译并出版《赵公主的黄柑子》(Die gelben Orangen der Prinzessin Dschau),收录《庄子休鼓盆成大道》。1946年,翻译家弗朗茨·库恩(Franz Kuhn)重译《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后于1979年收入《中国古代故事》(Altchinesische Novellen),1985年又收录于《中国小说》(Chinesische Novellen)。1953年,莱奥·格莱纳(Leo Greiner)与邹秉书重译《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收录于《花魅:中国小说》(Blumenzauber: Eine chinesische Novelle)。
回望“庄周梦蝶”在德语国家两百多年的传播历程,其译介之双重路径赋予其文学性及哲学性并呈的双层特质。德国学者英格丽德·舒斯特尔(Ingrid Schuster)指出,在德语读者眼中,庄子具有双重身份,即道教先驱和诗人。此外,翻译家马丁·布伯同样将庄子看作一名诗人。这种非说教性的诗化特征是“庄周梦蝶”在德语国家广泛传播的重要内因。此外,不少译者在翻译《庄子》时会进行删减或选译。但在目前出版的数百个《庄子》德译本中,“庄周梦蝶”自始至终都占有一席之地,足见其独特魅力与广泛影响。
二、本源探索与物我两极:“庄周梦蝶”在德语国家的征引改编
(一)赛肯多夫与《命运之轮》
卡尔·齐格蒙德·冯·赛肯多夫(Karl Siegmund Freiherr von Seckendorff)是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和诗人。1781年10月,他在《蒂富尔特》(Das Journal von Tiefur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道德家》(Der Chinesische Sittenlehrer)的文章,以此介绍孔子和儒家思想。同年,他在该杂志上分三节发表了《命运之轮》(Das Rad des Schicksals. Eine Chinesische Geschichte),以“庄周梦蝶”故事为基调,讲述庄子漫游寻道的经历。但该文章并未完结,终止于庄子即将踏上漫游之时。沃尔德玛·冯·比德曼(Woldemar Freiherr von Biedermann)指出,赛肯多夫的写作灵感来源于法国汉学家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中收录的《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对比两篇文章可发现,赛肯多夫《命运之轮》中对庄子生平和老子的介绍几乎是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中《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的逐字引用。除蝴蝶的翻译有所差别外(《中华帝国全志》中为Sommervogel,赛肯多夫文中为Schmetterling),其他用词毫无二致。
1783年,赛肯多夫将该文章修改后推出单行本,并于次年再版时定名为《命运之轮或庄子的故事》(Das Rad des Schicksals oder die Geschichte Tchoan-gsees)。
庄子在赛肯多夫笔下是一位十九岁的年轻人。为继承老子衣钵,他必须独自漫游,历经世事。在动身前,他频繁梦到自己变成一只蝴蝶,于花林间翩然飞舞。梦中的情景是如此生动,以至于他醒来后仍觉得自己拥有翅膀。但当他尝试扇动它们时,却从床上摔了下来。反复出现的蝴蝶梦境困扰着庄子,因此他向自己的老师老子寻求帮助。在“无所不知”的老子的帮助下,庄子知晓自己曾是一只蝴蝶,因私自吮吸王母花园里的花朵汁液而亡。肉身虽灭,其神不散,如今化身为庄子。老子点明,致使庄子由蝴蝶化身为人的花就是蕴含着世间智慧的“科学之花”。他吸食越多花液,就会获得越多力量。此处老子提及的“科学之花”实则意指漫游经历,“花液”则代表了漫游途中获得的体悟。老子认为,只有先认识世界,才能洞悉宇宙万物的联系。因此,庄子应当像梦中的蝴蝶一样蘧然遨游,以此得道。由此看出,赛肯多夫对“庄周梦蝶”故事的化用不仅点明了庄子的“前路”,同时也助推庄子踏上其命定道路,即漫游之路。这种对“庄周梦蝶”的叙事化呈现为这部“残篇”小说增添了独特的浪漫化色彩。
(二)卡尔·瓦伦汀与《慕尼黑前的强盗骑士们》
20世纪上半叶,随着《庄子》译本在德语国家的译介传播,“庄周梦蝶”不再局限于书面化形式,通俗喜剧中也出现了其身影。卡尔·瓦伦汀(Karl Valentin)是19世纪末德国著名的喜剧演员,有“德国卓别林”之称。著名戏剧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表示:“很难想象卡尔·瓦伦汀没有和伟大的查理·卓别林相提并论。他与卓别林的共同点不仅仅在于其几乎对面部表情和廉价心理描写的摒弃,除非人们过于强调他是德国人这一事实。”他将瓦伦汀称为“当代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才子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Thomas Mann)还收藏了瓦伦汀的作品,并熟记其中内容。
1924年,瓦伦汀的第一部长篇话剧《慕尼黑前的强盗骑士们》(Die Raubritter vor München)在慕尼黑剧院首演。该剧讲述了一群慕尼黑市民为抵御强盗骑士的袭击而发生的种种啼笑皆非之事。这些市民们身份各异,有哨兵、鼓手、马车夫、警察等,但相同的是他们面对可能的危险所表现出的慌乱和对责任的推卸。
作品中,由瓦伦汀饰演的角色哨兵贝尼(Bene)与鼓手米歇尔(Michl)交谈时说道:“我刚刚做了一个梦,一个非常奇异的梦。我梦见自己是一只鸭子,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这时,我看到池塘边上有一条很长的黄色虫子……我就直直地游了过去。当我准备张开嘴吃掉它的时候,你把我叫醒了。”这时米歇尔表示,贝尼应当感谢自己及时叫醒他,以免他因吃掉虫子生病。贝尼却说:“鸭子吃虫子不会生病的,难道你不明白吗?没人知道鸭子是不是真的在做梦,没人知道,…… 如果鸭子真的在做梦,它也说不出来,因为它不会说话。”之后米歇尔劝说贝尼必须把这些当作梦,而梦不过是一场泡沫,并不是真实的事情。贝尼却表示:“那不是泡沫,那是虫子。”瓦伦汀这段“鸭子梦”的描述与“庄周梦蝶”如出一辙。而瓦伦汀与心系中国文化的布莱希特和克拉邦德的友情也使得其“鸭子梦”的叙写并非巧合。
据记载,1922年9月30日,瓦伦汀与布莱希特和克拉邦德一同参加了剧院活动。同年,克拉邦德的《一小时世界文学史》(Geschichte der Weltliteratur in einer Stunde)在莱比锡出版,书中逐字引用卫礼贤翻译的“庄周梦蝶”,以此为例说明《庄子》中包含了“人类语言中最美丽、最深刻的思想和话语”。而布莱希特在其作品中也大量化用了《庄子》中的典故。在二者影响下,瓦伦汀由“庄周梦蝶”产生“鸭子梦”也就不足为奇。
(三)卫礼贤与《蝴蝶梦的游戏》
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卫礼贤不仅翻译了《庄子》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还据此创作了戏剧《蝴蝶梦的游戏》(Das Spiel des Schmetterlingstraums),并于1926年发表在期刊《中德季刊》(Chinesische Blätter für Wissenschaft und Kunst)。在这部作品中,卫礼贤将庄子所提出的“物化”思想付诸实践。蝴蝶在他的笔下不再仅存于庄子的梦境,而是能够在庄子召唤下跃然而出,于现世化身为人,成为庄子测试妻子贞节的帮手,体现了卫礼贤对庄子“物化”思想的内化。
在《蝴蝶梦的游戏》中,蝴蝶成为卫礼贤言说现世的工具。他借蝴蝶之口表示:“人们啊,人世使你们徒劳地忙碌,你们错过了天堂的欢乐!像我们学习,像我们一样在梦中快乐地拜访智者庄子。”在蝴蝶看来,俗世并不值得留恋,天堂的欢乐才是永恒。这种面对世间万物逍遥自然的态度恰恰是对抗一战后物质精神文明危机的一方良药。此外,文中的庄子也表示:“现在我认识到,就像我的身体在梦中是蝴蝶一样,我的身体也只是一个梦。这个梦境也许能持续一个世纪之久,直到这具肉身变成骸骨。”既然身体也只是梦境,现世的危机就无足轻重了。因此,人们应当打破外界强加的种种限制,以超脱、逍遥的姿态,回归自我的本真状态。
(四)凯勒与《骆驼与针孔》
21世纪,“庄周梦蝶”历久弥新,引起当代德语作家的关注。瑞士作家希尔德加特·伊丽莎白·凯勒(Hildegard Elisabeth Keller)在其“永恒三部曲”之二《骆驼与针孔:庄子和埃克哈特大师的相遇》(Das Kamel und das Nadelöhr. Eine Begegnung zwischen Zhuangzi und Meister Eckhart)一书中以广播剧的形式探讨了庄子与埃克哈特大师的相遇。“庄周梦蝶”即为其中一个主题。
当庄子与埃克哈特大师初次相遇时,埃克哈特大师向庄子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庄子听后却笑着反问:“你确定你真的是埃克哈特大师吗?”接着,庄子向埃克哈特大师讲述了他在梦中变为蝴蝶的故事:“在梦中我梦到自己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梦中的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蝴蝶还是庄周。”随后,庄子和埃克哈特大师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凯勒对“庄周梦蝶”的征引并非偶然。在她看来,近代西方哲学家在处理跨文化哲学命题时,没有人能逃脱《庄子》的影响。而与西方不同的是,早期道家叙事方法的发展源于其探究主题的不可知性。这种时代背景和观点的差异正是东方道家哲学大师庄子与中世纪神秘宗教哲学家埃克哈特大师相遇的理想起点。此外,广播剧的独特形式也使得庄子与埃克哈特大师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桎梏,于平等基础上对话交流。
三、结语
综而观之,“庄周梦蝶”在德语国家的传播不断深入。在译介方面,该故事主要依托话本故事与道家典籍的双重传播路径,译文兼具文学性与哲学性。在接受方面,该故事逐渐在德语文学场域中形成一种文化资源。借助“庄周梦蝶”,德语作家对西方哲学及宗教中的本体论、认识论等传统议题给予特殊关注,以东方之体阐发西方哲学观点。这种对非己价值的思考与借用不仅体现了中德两种异质文化对宇宙本源探索和物我关系思辨中的契合,同时也展现出不同时期德语国家社会生活的观照与文化视野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庞娜娜,桂书杰. 《庄子》在德语国家的译介研究 [J]. 中国翻译,2023,44(03):53-61+190.
[2] 卫礼贤,姜顾宁. 蝴蝶梦的游戏 [J]. 中国故事,2023(07):10-20.
[3] 卫茂平. 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史述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 Du Halde, Jean-Baptiste. Ausführliche Beschreibung des Chinesischen Reichs und der grossen Tartarey: Aus dem Französischen mit Fleiß übersetzet, nebst vielen Kupfern. Dritter Theil[M]. Rostock: Koppe, 1749.
[5] Gruber, Wilhelm. 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Literatur [M]. Leipzig: C. F. Amelangs Verlag, 1902.
[6] Kalinke, Viktor. Zhuang Zi: Das Buch der daoistischen Weisheit [M]. Ditzingen: Reclam, 2019.
[7] Keller, Hildegard Elisabeth. Das Kamel und das Nadelöhr. Eine Begegnung zwischen Zhuangzi und Meister Eckhart [M]. Zürich: vdf Hochschulverlag AG an der ETH Zürich, 2011.
[8] Klabund. Geschichte der Weltliteratur in einer Stunde [M]. Leipzig: Dürrr und Weber, 1922.
[9] Kurz, Heinrich. Über den chinesischen Philosophen Tschuangtse und seine Schriften [J]. Das Ausland, 16. Oktober 1830, Nr. 289.
[10] Schuster, Ingrid. China und Japan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90-1925 [M]. Bern[u.a.]: Francke, 1977.
[11] Seckendorff, Karl Sigmund. Das Rad des Schicksals oder die Geschichte Tchoan-gsees [M]. Leipzig: Gräffsche Buchhandlung, 1794.
[12] Suphan, Bernhard. Hellen, Eduard von der. Das Journal Von Tiefurt [M]. Weimar: Verlag der Goethe-gesellschaft, 1892.
[13] Valentin, Karl. Die Raubritter vor München. Szenen und Dialoge [M].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verlag,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