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870年,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新政府订约通商。此后,很多日本人饱含好奇心,奔赴北京与天津。在途中,河北是必经之地,他们对河北的风土人情及社会状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撰写了众多旅行游记。本文以《栈云峡雨日记》《观光纪游》《燕山楚水》为中心,探讨分析近代明治时期日本人笔下的河北体验与河北认识。
河北省东临渤海,西接太行山,北抵燕山,南控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清末时,河北有十二府七直隶州三直隶厅,共计二十二个省直属的行政区,堪称当时全国之最。由于独特的政治地位和自然地理位置,河北成为清政府办洋务的中心,也成为了与西方列强政治、文化、教育相碰撞的前哨阵地。
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开始关注中国游记,并兴起了通过游记研究日本人对中国认识的热潮。中华书局出版了“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丛书,可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该丛书中包括竹添进一郎、冈千仞和内藤湖南分别于1876年、1884年、1899年出版的《栈云峡雨日记》《观光纪游》《燕山楚水》。三位作家从不同的视角,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写进自己的游记中,且对河北均有涉及。以此入手,探究该时期日本人眼中的河北形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栈云峡雨日记》:日本外交官眼中的民风淳朴之地
竹添进一郎(1842~1917),曾在1875年常驻北京,此后又历任天津领事及朝鲜常驻公使等职务,具有丰富的国际视野。在日本,《栈云峡雨日记》是汉文体中国游记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部。该纪行既有日记又有诗作,有实录也有情感流露,诗文并茂,生动感人,是一部具有较高价值的纪实性和艺术创作性游记。
1876年5月5日傍晚时分,竹添抵达涿州,随后开始了在河北境内的游历,直至5月14日抵达磁州,旅程共历时九日。在此期间,他细心观察并详尽记录了河北地区的风土人情与地貌特色。如5月7日抵达保定后,竹添感叹“大抵东北民惰,而土地荒芜,至此则田畴井然,老幼皆举趾”,他对比河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田地状况,认为东北地区土地荒芜,而河北保定地区,田地整治有序,老幼都积极劳作。5月8日途经邯郸,竹添评论“自发燕京,所过平原千里,弥望皆麦,长可一尺,以旱故不能条畅,然生意勃然,足观地质之美矣”,进一步说明当时河北平原的地理特色和农业生产的繁荣。这里不仅展示了河北地区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也揭示了当地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投入。5月12日抵达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后写道“民皆勤农”。通过以上可见,当时河北农民的勤劳朴实留给作者的深刻印象。
除此之外,游记中还有关于当时基督教在河北境内的记述,如在顺德府时的“府中天主堂且二十余宇。盖二京十八省,皆建教场”。“天主堂且二十余宇”,可见基督教在河北地区已有一定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1876年5月10日,竹添抵达滹沱河时看到“以早久,河身尽露,所在扬尘,间有剩水,亦不濡轨”的情景,以及听说“一遇秋霖,泛滥洋溢,襄丘陇,毁庐舍,道路为绝”的情况,竹添不禁感叹道“古之善治水者,莫若大禹,而其法则在尽力乎沟”,后还对京畿之地修建沟洫治水提出建议。竹添认为修建沟渠可以有效地应对旱涝灾害,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同时他还提出了通过合理利用沟渠发展农业生产的建议,如在淀泊中种植菱藕,养鱼养鸭;在堤岸上种植树木,培育经济作物。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此外,竹添还强调了沟洫制度在治水治田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沟洫制度的废弃导致了水患频发,土地盐碱化加剧,最终导致了土地的荒芜。因此,他主张恢复和完善沟洫制度,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二、《观光纪游》:日本汉学家眼中的保守之地
冈千仞(1833~1914),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汉学家和历史学家。自幼浸润于中国古典著作的冈千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心中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情感与期望,一直渴望能亲赴中国一游,并终于在1884年实现了这一夙愿。《观光纪游》是一部近十万字的汉文体游记,堪称近代日本人所著汉文体中国游记中的巨制。
关于河北的记录多收录在《燕京日记》中。旅途中,冈千仞路过河北多地,如当时为“寥落小村”的涿州,“民户寂寥”的定州县,“枯柳茅茨,错落有画致”的荆塘铺,最终到达了当时为直隶省城的保定府,在保定莲池书院曾暂住了一段时日。冈千仞对保定的第一印象为“城壁峥嵘,民口繁庶,不似京城之宏壮,而不见衰杀光景”。短短二十几字,便勾勒出了当时保定府的富庶风貌。尽管与京城相比,保定府可能缺少一些宏伟气派,但这并不妨碍它展现出别样的繁荣与富庶。这种富庶并非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人口结构的复杂性上。根据周晨的研究,当时的保定作为直隶省会,城市地位显著提升,吸引了官员、军队、学生和商贾等阶层汇聚,这使得保定府的人口结构日趋多元化,城市功能也更为丰富。军事机构、行政衙署遍布全城;学堂数量位列全省之冠,官学私学蓬勃发展;因地处水陆交汇的交通要地,商品贸易空前繁荣。
但不同于保定府,河北省的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冈千仞重点描写了当时河北环境的两个特点,一是尘土飞扬,黄沙漫天;二是道路毁坏,行车艰难。如路过涿州时“旋风暴起,尘土冥濛”,途经定州县时“风劲尘起,天日黯淡”,还多次提及遇到了尘土漫天导致看不清前方道路,道路毁坏多次导致马车“陷淖而颠”的状况。不仅环境恶劣,百姓的生活也十分艰辛。如 “中途旅行极难,道路凹凸,驿舍隘陋,寝室器具,一切携带”,“已投旅店,仆吹火炊饭,不具汤沐,不设被褥”。
除有对环境的记录外,冈千仞对当时燕京之地百姓的整体印象为,“余自发天津,北穷居庸关,南至保定府,往复逾七八百里,一路所经,原野洞开,土性肥沃,而小民概皆粗笨愚鲁,无一知文字者。所在村落,亦不多见润屋,唯男女尽力耕作,俭陋朴素,各守其分,不知外慕,与南方游惰唯末之趋者,大异其俗。”由此可窥见,冈千仞认为这片土地肥沃富饶,民众勤俭耐劳、恪守本分,但知识水平不高,与外界保持着一种相对隔绝的状态,仅专注于自己的生活,眼界有限。这种淳朴务实的民风,与热衷于从事工商业的南方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燕山楚水》:日本史学家眼中的萧索之地
内藤湖南(1866-1934),日本著名的汉学家和历史学家,京都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出身武士世家,自幼浸润于深厚的汉文化之中,承袭了祖父与父亲的汉学造诣。其著作《燕山楚水》汇集了他于1899年9月22日起游历中国时的所见所感,这是他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历经半年,遍历天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书中不仅细腻描绘了中国的名山大川,更收录了与当时中国改革派知识分子的对话 ,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中国社会文化面貌。
内藤的旅行目的地并非河北,但去往天津和北京之时,他多次途经河北,因此也留下了不少关于河北情况的记述。内藤写道:“城内的土是灰色的,在尘土的昏暗中走一阵子,衣服都变成了灰白色。”内藤称当时的中国 “北衰南兴”。地力方面,京津冀地区已经枯竭,百姓只会一味地利用地力,而不懂得使土地休养,这样为日后埋下了隐患,而苏杭地区却依旧物产丰富,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性格方面,他认为北方人浑朴桀骜而缺少英气,南方人大多英锐慧敏,却不善持久;风土方面,内藤写道:“北方山水确实有些奇杰雄厚的地方,然而大抵是萧索枯瘦,多有衰飒的气象,绝无刚健爽直。”反之,“南方的山水,虽然也有蕴藉萦纤的景致,但它的苍润秀劲,则宛然如同宋明北宗的妙品中所画。”。
总之,内藤湖南心中的河北是一个饱经沧桑、地力耗竭的形象。在他看来,当时中国深受古代封建制度的毒害,显得荒废陈旧,令人深感惋惜与忧虑。正如吴菲吟指出的,“内藤湖南笔下沉滞衰老的中国,恰恰反衬出经过明治维新后年轻而活力的日本,此时的中国作为一个负面形象,无形中成为日本论证自身优越和存在价值的一面镜子”。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不同身份的日本人在旅华时所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笔下的河北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身为外交官的竹添进一郎侧重于对风土人情的观察,认为当时的河北是一块肥沃大地,百姓勤劳质朴,充满生机与活力;身为文学家的冈千仞侧重于分析社会现象,认为当时的河北环境寂寥,百姓生活贫困;身为史学家的内藤湖南则将目光放到了自然风景上,认为当时的中国“北衰南兴”,河北虽然有很多奇杰雄厚的美景,但已饱经沧桑,荒废陈旧。
通过这些游记,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日本知识阶层对中国的态度和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及其演变。这些游记不仅是对风土人情的描绘,更蕴含了政治、文化和社会思考。在晚清时期,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国家逐渐衰落。而与此同时,日本却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为东亚强国。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日本知识阶层对中国的态度变得复杂而多元。一些日本知识阶层在游记中表现出对中国的同情和尊重,他们惊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中国的诗词、书画、陶瓷等艺术赞不绝口。同时,他们也关注到当时中国民众的苦难和困境,对晚清的腐败政治和列强侵略表示愤慨。然而,这种同情和尊重并没有转化为对中国的认同或对中国未来的希冀。更多的日本知识阶层则在游记中流露出对中国的不屑和轻蔑。一方面,这些游记为近代日本形成对中国的“蔑视型”认识,提供了实证文字,使这种偏见得以固化;另一方面,这些游记也成为我们了解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视角。
参考文献
[1] 陈华. 从《观光纪游》看冈千仞眼里的中国[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7).
[2] 周羽乔. 竹添进一郎《栈云峡雨日记并诗草》研究[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2.
[3] 周辰. 近代保定城市经济发展研究(1840-1937)[D].苏州:苏州大学,2020.
[4] 吴菲吟. 内藤湖南与小林爱雄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燕山楚水》《中国印象记》为例[A].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
[5] 胡天舒. 内藤湖南的中国观——以《燕山楚水》为中心[J].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