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探讨农耕词汇如何从最初的农业含义泛化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并探索动因与启示。农耕文化不仅渗透到现代汉语的词汇、成语和谚语中,也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探究传统农耕词汇的现代泛化现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定价值。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明不仅塑造了中国的物质文明,也深刻影响了精神文明。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源于农业活动的词汇语义发生了泛化,含义和用法扩展到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领域,成为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极大地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这种现象不仅揭示了农耕文化对语言的深远影响,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价值观。
一、传统农耕词语泛化的类型与例证
传统农耕文化,不仅涵盖了农业技术和耕作模式,也孕育了相关联的丰富词汇与表达方式。在语言演化的进程中,一系列与农具、农业生产技术、农作物生长和农业社会生活相关的术语,逐渐超越了原始范畴,泛化至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获得了更加多元和深刻的内涵。
(一)传统农具和农业生产技术用词的泛化
传统农具和农业生产技术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经历了普遍泛化。“犁”字,除了指代农具外,也常用来形容开创性的工作或指代和平。如“耕波犁浪”的意思是说犁地的时候翻土像海浪一样,形容勇敢地在困难中开辟新路。“铸剑为犁”象征了人类长久以来对和平的向往。“挖掘”“厚植”“整理”“深耕”“耙梳”“耕耘”原指农业生产的技术流程,现已广泛使用于学术和新闻等领域。如“新闻话语中使用的‘深耕’,或学术表达中出现的‘耙梳’,往往比‘聚焦’‘研究’‘梳理’等词更能恰切、形象地描绘”。“播种”原指农业技术中的撒种行为,现已泛指各种形式的传播和推广。如“点播”“广播”等派生词,原意是播种的方式,现代则常用于描述信息的传播方式,如“播种希望”。“嫁接”原指一种改变遗传特性或提高产量的农业技术,现已被用以表示技术转移、知识融合、文化交流等更广泛的情境。“收割”原指农作物成熟后的收割工作,现在泛指获取成果,如“知识收割”。时代在进步,网络新词不断涌现,现代汉语中的流行语“割韭菜”“种草”“拔草”“绿色发展”“种子用户”等,其本义均根源于农耕文化。
(二)农作物及生长过程词汇的泛化
农作物作为农耕文明的核心,其相关词汇在汉语中的泛化现象尤为显著。如“稻谷”已经从单纯的植物名称泛指所有谷物或粮食,象征丰收和富饶。“麦穗两歧”原形容一株麦子上长出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现用来形容成绩突出或双喜临门。“芝麻开花节节高”源自芝麻开花时逐节升高的作物生长现象,现常形容事物步步高升。日常用语中的“纠结”“纠葛”“纠缠”等,原指植物藤蔓或根部交织,现常形容人内心的矛盾或复杂的人际关系。“密密麻麻”源自麻类植物的密集生长,现常形容事物众多且密集。“麻烦”原指麻绳搅在一起难以解开,现泛指繁杂琐碎之事。“良莠不齐”原指良种与野草混杂,现用来形容好人坏人混在一起。俗语“霜打的茄子——蔫了”常比喻人失望或气馁的样子。有关农作物及生长词汇的泛化例证不胜枚举,如“萌芽”“开花”“结果”等,甚至本文多次使用的“根源”一词也来源于农业活动。
(三)农业经济活动词汇的泛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演变,许多与农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词汇已超越了其原始含义,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如“丰收”“垄断”展现的泛化现象。在现代语境中,“丰收”不仅指农作物的收成,也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形式的成功和成果。“垄断”一词源自农业用语,指高地之间隔,现已泛指市场控制和独占,从农业领域泛化成为经济学术语。“一亩三分地”原指具体的土地面积,现用来形容个人负责的有限范围或个人的利益范围。“颗粒无收”原指农作物没有收成,现用来形容努力没有得到任何回报。“青黄不接”原指农作物收获前新旧交替的困难时期,现用来形容物资短缺或经济困难的时期。
二、农耕词语泛化现象的动因分析
语言的演变是一个动态过程,传统农耕词汇从具体的农业实践扩展到其他领域的例证十分丰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多种因素推动着农耕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持续变化,揭示了语言适应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创新WBcbBb1Yug6GY9BofgF2oA==机制。
(一)隐喻在农耕词汇泛化中的作用
隐喻是语言泛化的重要机制,是语言发展的催化剂。隐喻作为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农业活动与社会其他领域相联系,促进了农耕词汇的泛化。认知隐喻在推动农耕词汇泛化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是概念性的,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即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映射。隐喻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是新视角认知活动的一部分,拓宽了认识世界的边界。如“协田耦耕”中的“协”字已泛化为现代的“协作”之义。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语义扩展,体现了隐喻在语言发展中的触媒作用,实现了对原有知识的整合。
(二)语义推演与引申在农耕词汇泛化中的角色
语义推演和引申是传统农耕词语泛化的普遍途径。语义推演借用共同语成分推演,将一个事物的名称用于指代与之相关的事物,突破行业语与共同语之间的界限,使得农耕词语能够被应用到更广泛的语境中。如“栽培”从农业领域泛化到教育领域。引申则是词义发展的一种形式,它基于联想,从一个词的基本义派生出新的意义。上位词和下位词的扩展,以及动词和名词的转化,都是汉语词汇引申发展的体现。如“茬口”最初指作物收割后留在田中的残株,经过引申,扩展为“话茬”“善茬”“胡茬”“找茬”等词义。“话茬”指接过别人话题继续说下去。“善茬”常用在否定句中,常指不好对付的人。“胡茬”指剪而未尽的或刚长出来的又短又硬的胡子。“找茬”用来形容故意挑剔或批评他人的行为。
(三)农业生产活动的生动形象性
农业生产活动的生动形象性在汉语词汇的泛化机制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汉语中的比喻类、借代类和摹声类词语,是形象思维的有力证明。中国汉字以形象字为主,反映了中国人以形象思维见长的特点。农业生产活动本身具有形象性,为语言提供了丰富的隐喻推演和引申资源,例如,四川方言中称屁股为“沟子”,是因为“屁股”中间有一条很像农田灌溉排水的“沟”。这个说法很土很俗,但反映出生动形象性对词汇的泛化方向起到了关键作用。
(四)农业技术、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互动
农耕词汇的泛化现象是农业技术、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三者之间互动的结果。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农业活动及其相关词汇逐渐渗透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在新的语境中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意义,成为沟通农业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桥梁。这种互动使得农耕词语的泛化方向超出农业技术本身,而转向抽象的社会和经济领域。如“垄断”词义从“田埂高地”到“市场垄断”的拓展,正是语言演变适应社会变迁的结果。
三、传统农耕词语泛化现象的启示
从具体农业实践到抽象文化价值的转变,揭示了农耕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和生命力。
(一)农耕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与体现
农耕词汇的泛化不仅在语言上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影响,也在文化上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如“井井有条”等成语,不仅传递了古代井田制的智慧,也成为现代社会秩序和规范的象征。道家思想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农业生产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相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春耕、夏长、秋收、冬藏不仅是农业社会生活“不违农时”的体现,也被升华为顺应四季变化的现代养生之道,成为生活哲学。
(二)民族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生动体现
语言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它与民族的精神特性密切相关。”词汇的泛化现象不仅反映了民族的世界观,也体现着民族精神。泛化现象展现了汉语的开放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反映了中国人的创新精神。如“根深蒂固”原形容植物根系牢固,现用来形容观念或习惯难以改变。“针尖对麦芒”形象地描绘了双方尖锐对立的情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这种形象思维的传统,反过来又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如“春雨贵如油”生动传达了春雨对农作物的重要性。
(三)农耕词汇中的哲理与生命哲学
农耕词语不仅描述了农民的劳作模式,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农业活动的观察与理解,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春华秋实”“寒来暑往”描绘了自然界的生长规律,隐喻了事物的因果关系和自然发展过程。“精耕细作”强调了努力投入与收获之间的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传达了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拔苗助长”从反例警示不顾事物发展规律,急功近利的行为。“汗滴禾下土”讲述了付出辛勤劳动才能有收获的人生哲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表达的价值观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相反。在农耕社会,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与农民的情感紧密相连,农民与植物之间的互动不仅是生产活动,更上升为一种生命哲学。从春种的希望到夏长的繁茂,再到秋收的满足,以及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奈与惆怅,这一切都深刻体现了农耕民族对生命力的感悟。
四、农耕词汇泛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索
传统农耕词语的泛化现象是语言演变的一个例证,是农耕文化对汉语和中华文明产生影响的生动体现,更是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人类认知发展的一个缩影。传统农耕词语的泛化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道理,诠释着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挖掘梳理传统农耕词语在现代汉语中的泛化现象,对于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传递勤劳与坚韧不拔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心中厚植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胡雯. 农耕词汇在当代语境焕发生机[N].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3-09-21.
[2] Lakoff,G.,&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许颖. 专门领域动词的语义泛化原因探析——以农业类动词为例[J]. 皖西学院学报,2021,37(1).
[4] 威廉·冯·洪堡特. 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