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话理论的现代转换及发展路径

2024-10-19 00:00:00余文慧
中国故事 2024年9期

【导读】诗话自北宋欧阳修时代产生,至清代达到巅峰,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形式。诗话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专业化成果,也是诗歌理论批评的重要载体,顺应了文学批评的历史趋势。中国古代诗话理论的现代转换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文学理论的时代性和现代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古代诗话理论将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与现代文学理论和美学融合,继续推动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话理论自北宋欧阳修时代应运而生,至清代达到了巅峰。近代学者陈一冰在《诗话研究》中指出:“诗话,文学批评之一种也。”诗话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化的成果,更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理论批评的重要载体。它既适用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唐宋诗词繁荣的需求,同时也顺应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持续演进的历史趋势。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和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型,中国古代诗话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鸦片战争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我国古代诗话逐渐步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轨道,孕育出了崭新的现代诗话理论。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文学理论的时代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现代社会的崭新面貌。

一、古代诗话理论现代转换之原因

晚清时代,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中国的社会文化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型。这种社会文化大转型,导致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批评发生转变,其价值尺度及批评标准也由传统走向现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型发生在晚清时代,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结构变换和改革的需要。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了拯救国家,有识之士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爱国主义文学口号,促使了中国文学走向现代转型。新的文学观念、文学形态和新的美学思想、价值标准、审美情趣应运而生。资产阶级改良派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抬高了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地位。这种社会结构的变换和政治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走向现代转型的直接和现实因素。

第二,西学东渐的必然结果。在列强侵略的压力下,资产阶级改良派向西方和日本学习先进思想文化观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文学理论批评之中,从而推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从古典范式走向现代模式。具体而言,他们受西方民权论的启迪,强调文学艺术创作应当为政治服务。同时在康德和叔本华等哲学巨匠的影响下,王国维创建了“意境说”,系统地阐述了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审美规律。此外,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梁启超等人提倡文学的“自由主义”。受西方诗学中悲剧论的影响,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及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等作品,更是对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元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独到的诠释。

第三,近代文体发展的变迁要求。晚清时代,经历了欧美风雨的洗礼,资产阶级改良派发现一直备受冷落的世俗文学对于唤醒国民精神有着巨大的作用,于是他们学习日本和西方文体改革的经验,借重小说和戏剧,提出了“重视俗文学”的文体要求,这种文体之变,是中西方文学交融之变,是新旧交替之变。形式上走向开放;性质上转向资产阶级新文化;思想上融合西方哲学、美学、诗学思想,推动中国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二、古代诗话理论现代转换之特征

第一,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随着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文学与政治以及社会现实的关系也变得尤为密切,文学逐渐成了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首先就体现在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提倡“国民性”,提出加强国民意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把文学作为改造社会的武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开启了向现代转换的新路程。其次,这种政治性还表现为对“革命”的提倡,戊戌变法前,资产阶级改良派虽然有志于变法,但是大多不敢直言“革命”,直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在流亡海外时,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以及“革命”一词的启发,才提出了“诗界革命”和“文界革命”的口号,之后又提倡“学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号召小说创作应为政治服务,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政治小说”这个概念。因此,大量的文学社团和文学杂志创办,开始书写“政治小说”,将小说的政治地位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第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梁启超提出“革命”的各种口号后,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更加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例如在诗学批评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倡导的“新派诗话”独树一帜,以反帝反封建为主旨,敢于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清政府的投降势力,显示出不同于传统诗话的政治倾向性和批判的针对性。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其批评实现现代转换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三,具有独特的开放性。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此时的中国文坛,受到了西方文学观、审美倾向和批评标准的强烈影响,从内容到形式都逐渐走向开放。一方面,现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不再以探析源流、谈论得失为主,而是更加注重全面系统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这种情况在以往的文学理论批评中是极其少见的。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对象开始走向世界文坛,敢于大胆批评世界名家及其代表作品,并在批评的过程中吸纳西方诗学的批评精髓和语言词汇,引入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美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和范畴。这不仅加强了中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交流,还有效推动了我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第四,具有更强的学术性。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历代文学批评家都着重于批评作家的作品,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批评专著较少。直到晚清时代,随着西方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传入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更加具有学术性。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等都提倡“为文学而文学”,第一次在中国提出“纯文学”概念。许多作家展开专题性的研究,得出丰硕的学术成果,例如鲁迅的《摩罗诗力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都是比较系统的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批评著作。

第五,具有中西结合的融合性。梁启超、王国维、鲁迅等都比较注重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例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不仅汲取了康德美学与叔本华哲学美学的精髓,更在深刻洞察中国词学独特魅力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独具一格的“意境说”,从而为中国词学的研究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对话和交融,使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三、现代诗话理论发展之路径

关于中国古代文现代发展的路径与趋势,蔡镇楚先生早在《中国诗话史》一书中就做了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诗话向诗学演进,诗话与美学结合。

(一)诗话向诗学演进

首先,诗话创作偏向于诗学理论。这里说的诗学是指研究和阐述诗歌理论的专门著作。诗学一词虽然早在元代诗坛就已经出现和运用,但内涵仅限于诗法、诗格等,没有现代诗学理论化、系统化的含义,直至清代诗话出现日益增强的理论化、系统化、专门化趋势,诗话创作从闲谈走向了严肃的评论,“话”的故事成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论述。其次,现代诗话中以“诗学”命名的论诗专著数量大增。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西方的诗学、社会学等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广泛传播,文艺理论界也出现明显的变革和转向。人们对诗学的探究越来越向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大量诗学专著涌现。例如《中国诗学大纲》《诗学常识》《诗学指南》《中国诗学通论》《唐代诗学》《诗学》《中国诗学体系论》《中国诗学批评史》等,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这些著作的命名已经从古代的诗话转向了现代的诗学。

中国现代诗话表现出的理论系统性和思维严密性,散发着独特的理论光彩,推动着古代诗话与现代诗学相结合,也预示着现代诗话向诗学演进的趋势。

(二)诗话与美学的结合

中国古代对于“美”的追求由来已久,但直到现代中国才揭开中国古典美学的神秘面纱。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9770daa8db81d117c81026eb8f370d47代宗教”的口号,鲁迅发表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诗论《摩罗诗力说》,为中国古典美学走向马克思主义拉开了序幕。尤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产阶级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专著大量翻译传入中国,中国学者才开始自觉地运用美学原理来研究以诗歌为主体的中国文学。

近现代从事美学研究并有卓越成效的学者众多,例如宗白华,在德国留学期间学习美学和历史哲学,回国后从事康德哲学和西方美学的教学,是我国较早从事美学研究的学者,发表有《新诗略谈》和《中国诗话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又如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诗歌具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的“三美”之说,要求新诗的音节、辞藻、句子的匀称合乎美的规律。另外还有朱自清、梁宗岱等人,在美学上的成就也十分卓越。

现代诗话与美学结合,有必然性和必要性。蔡镇楚先生曾经谈到现代诗话和美学结合的三大必然性:

首先,中国诗话具有追求美、探索美的传统。从孔子到王国维,中国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美学传统。中国诗话传统虽然有局限性,但是总体而言一直都在追求和探索诗歌之美,尤其是宋、元、明、清的优秀诗话作品,都有意无意地在美学领域进行探索,寻找诗歌审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

其次,西方美学传入对中国诗话与美学的结合具有推动作用。五四运动以来,西方美学专著被大量翻译成中文,蒋维乔等人编写了介绍西方美学的小册子,宗白华和邓以蛰等人专门开课讲授西方美学,鲁迅也曾经介绍过西方美学,翻译了《苦闷的象征》,在中国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受马克思主义美学指导。在西方美学思想涌入中国的时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也以崭新面貌传入中国,学者积极响应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如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和以鲁迅为代表的“左联”,都在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以建立中国无产阶级的文艺。马克思主义美学开创了现代诗话的新局面,使诗歌理论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 蔡镇楚. 中国诗话史[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2] 童庆炳.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良运. 中国诗学体系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 马汉钦. 浅谈中国现代诗学的现代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 东方一鸣. 崛起中的东方诗话学[J]. 中国文学研究,2001(1).

[6] 陈伯海.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