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标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逐渐将教学方向转向了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本文先对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提升策略,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具体说明。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学生阅读;思维品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是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以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为导向,在英语阅读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思维品质包括学生在阅读中所体现出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等。
一、新课标背景下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培养现状
新课标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阅读思维品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逐渐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资源。以此为契机,教师开始注重教授学生阅读策略,并在其中渗透思维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地阅读和理解文本,包括扫读、略读、详读等阅读技巧,以及提取信息、概括主旨、分析文本结构等能力。同时,新课标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阅读教学因而也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拓展阅读等。
目前,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缺乏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考,难以形成独立见解。另一方面,学生阅读思维品质培育路径单一。虽然新课标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逐字逐句讲解、填鸭式教学等。这些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其阅读思维品质。此外,相关培养教学资源匮乏也是影响学生阅读思维品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二、新课标理念下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阅读中高效获取信息、理解知识和拓展思维。从新课标出发,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具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新课标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正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阅读教学来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基础。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良好的思维品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快速捕捉到阅读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也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快速调整阅读策略;思维的深刻性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观点和论据;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评价,有助于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三)优化英语学习方法
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品质,学生可以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从而加深知识理解,提高记忆效果,使语言表达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新课标理念下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提升策略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角度出发,教师基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拓展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路径,同时激活学生的问题思维,开展深度的阅读教学。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读后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围绕思维品质培养,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来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实现也会影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方向,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
例如,在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A 3a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比如,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文中关于“strange noises”的猜测和推理,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中,学生需要调动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理解文中的生词含义,以及调动思维的深刻性来深入理解文中的隐含信息,如“Strange noises must make people in the neighborhood nervous.”。 又如,学生需要对文中的猜测和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思考must、might、could and can't 等情态动词的用法。
(二)注重情境阅读,设计教学活动路径
情境阅读可以带领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展开阅读,它强调阅读的实践性和情境性,这也是新课标所重视的。而教学活动路径是指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所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来提升思维品质。在情境阅读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实现自身思维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A 3a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话题和语言特点,设计情境阅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此,教师可以创设环保主题的情境,比如“You're a member of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要求学生为保护鲨鱼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个情境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为后续阅读活动做好准备。同时,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描述鲨鱼濒危现状的词汇和短语,如shark fin soup、 cruel、harmful、ecosystem等,让学生预测文本可能涉及的内容。此外,在情境当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鲨鱼和怎样保护鲨鱼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这些问题可以涉及海洋生态保护的实际效果,以及行动的可行性等方面。学生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思维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三)引入信息技术,拓展阅读路径
信息技术在思维品质培养路径中的应用是新课标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阅读材料,增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拓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阅读和理解阅读材料,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在Unit 7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SectionB 2b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与该课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开展预读活动,如“Sb. should(not) be allowed to do sth.”的主题阅读,并提供“青少年能否在家里自己做决定”主题的文章、图片等,学生在预读过程中可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预测文章内容;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词典、在线翻译工具等,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语言障碍。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四)激活问题思维,开展深度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思维品质的培养与问题的解决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构建高效的问题导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观点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学生对阅读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品质锻炼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活动的设计时需要关注到学生自身的分析能力,为文章解构赋予思维培养的性质,实现学生知识掌握与学习能力的双重发展。
例如,在Unit 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SectionB 2b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围绕“Emotion”的主题素材,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初读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为深度阅读做好准备。在之后的学生自主阅读阶段,可以采用问题思维的方法,提出与阅读主题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比如“How did Peter feel at different stages? Why did Peter think he was on a winning team?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am spirit is? How can we regulate our emotions in daily life?”等,同时,引导学生标记出关键信息和论据,以便在后续的讨论和总结中使用。之后,教师可以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如围绕上述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失败和挫折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比赛中除了输赢,还可以获得很多东西, 面对失败我们应该怎么办等,并鼓励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结合读后环节,进行思维交流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读后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总结、反思和交流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阅读内容的深层含义。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提升思维品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还能促使他们在交流中发现新的问题和观点,使学生在总结和反思时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Section A 3a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读后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果。在阅读教学的读后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包括电影的种类以及阅读中提到的电影名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整合。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阅读材料中的难点和疑点。比如,教师可以提问“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Why?”,或者“What influence do you think movie has on our life?”,学生可以展开讨论和探究。此外,在读后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和成果,以调整自己的阅读策略,优化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学生阅读思维品质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需求进行路径拓展,以保障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曹雪琴.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校园英语,2020(26):78-79.
[2]万艳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2021(51):181-182.
[3]冯蕴.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校园英语,2019(41):95.
[4]李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提升的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0(31):138-139.
作者简介:朱孟浩,临沂凤凰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