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着眼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探索开展思维训练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思维;训练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教学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能力。英语阅读思维能力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逻辑思维、语言分析等。阅读思维作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英语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培养初中生阅读思维的重要渠道就是开展阅读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要结合初中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阅读方案,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学生后期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初中英语阅读思维训练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思维训练效果。
1.部分英语教师受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过于关注具体的知识点教学,忽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与感受,导致学生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表现为逐词阅读,读完后不明白文章主题是什么,进而影响到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2.教师应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阅读内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受到课时、教学进度等因素影响,教师给予学生较少的自主阅读空间,出现学生在教师“主导”下被动学习、被动思考和被动互动的现象,缺少尝试其他教学活动或新颖阅读方式的机会,造成学生阅读时依赖教师,影响阅读思维训练效果。
3.初中生虽经过了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仅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英语阅读能力有限。阅读作为一种较为高级的语言活动,如果学生缺少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加之听说能力不足,也就导致阅读能力不足。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不足,阅读时容易出现各种困难,产生挫败感,从而影响自主阅读的效果。
二、初中英语阅读思维训练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推理分析,开展阅读思维训练
对于英语文本而言,标题就是题眼,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属于聚焦点的存在。借助标题,学生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大概了解,并激活已有知识。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借助实际,引导学生针对标题展开读前预测,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预测能力。该训练能帮助学生有效抓住文章关键点,实现对内容更深层的理解。教师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时,通常利用具有情感色彩的词语与语境引导学生完成相应推理,常见的提问方法有“What does the word mean in the passage?”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ainly explain?”,可以结合文章主题与上下文关系,找寻解题线索并进行合理推导。 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7的阅读语篇“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时,因为此标题具有一定神秘色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教师一定要对此加以利用。利用多媒体将标题内容重点呈现给学生,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现有知识,针对标题展开联想和提问。学生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如“Why is Qomolangma dangerous?” “Who climbed the Qomolangma first?” “What happened to the climbers?” “Why do so many people try to climb the mountain?”等。教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计和罗列,引导大家一起探讨问题的答案,这种有目的性阅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深度挖掘文本,开展整体思维训练
阅读是一个逐步理解的过程,即理解才是阅读的本质。在实际阅读中,学生主要通过自身思维能力对语言本质进行把握,进而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整体思维模式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加强感悟。初中生进行英语系统化学习的时间较短,对语言的认知还未成型。 通常情况下,部分阅读材料的开头、结尾或段首部分有着总结文章内容与思想的语句,这就需要学生擅于挖掘与分析,常见的总结词有:in short、in a word、in brief、to sum up、to conclude 等,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一点。比如,针对“More and more housewiv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soon be standing in the checkout lines.”这一句进行分析时,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stand in the check-out lines”,引导学生针对整体内容进行体会和把握,实现英语思维能力的提升。指导学生将阅读材料、抽象思维以及直观思维等有效结合,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等,这才是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表现。
(三)培养学生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思维效率
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要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要从整个阅读教学着手,根据每个教学阶段的不同特点, 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针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预测过程以及相关环节中融入一些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散的内容,由此入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阅读和探究,在帮助学生培养自身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同时,为后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文章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计和罗列,找出相互间的潜在联系,引导学生一起探索问题答案,并将最终预测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验证学生的猜测是否正确。这种带着目的的阅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再如,针对英语阅读内容布置读后续写任务,续写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根据原文进行模仿创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续写时,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和锻炼,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
2.运用细节推测方法,猜测文章生词词义。阅读的基础就是词汇,学生在阅读中难免会遇到几个较为关键的但又超出认知范围的生词,此时就是考查学生的猜测能力,需要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和推理这些单词的含义。学生在阅读中会遇到生词,此时很多学生都开始紧张、心慌,教师一定要告诉学生放松,耐心品读,通过上下文推测出生词的意思。此外,还可以借助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甚至猜测、推理等方法进行生词词义推测,根据前后语句,对生词的词义做出假设。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8的阅读语篇“Thanksgiving in the North America”时,对于文章开头的“special”一词,学生感觉陌生,也会因为紧张影响到对下文的理解。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下文中“It is always on the fourth Thursday , a time to give thanks,”等句子来逐步猜测出“special”的意思。
(四)发挥思维导图作用,开展阅读思维训练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学工具,将其运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将抽象的英语知识以及学生的思维活动,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活动,可以满足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内容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主,而教材中的英语文章都是逻辑清晰且情感表达丰富的文本,甚至一些长篇幅的文章有明显的层次以及逻辑,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逐步理清文章的结构与逻辑。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确定阅读文本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学生在阅读中圈出每个段落的重点词汇以及中心句,明确各个段落以及文本的主旨,然后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思维导图。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以更清晰与直观的方式,将教材内容呈现出来。例如在人教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1的阅读语篇“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 ”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过程中圈出的段落重点词、中心句以及文章主旨,和学生一起在电子白板上构建思维导图。语篇所介绍的英语学习方法可分为四类:creating an interest、practicing and learning from mistake、developing study skills、asking questions。再通过思维导读分支,对每一种学习方法进行具体描述,并与学生一起补充与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主要结构以及各段落的主旨,明确阅读文本的思维逻辑。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部分学生克服对阅读的畏难心理。
2.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思维型阅读课中,在学生阅读后,教师还应该布置阅读任务,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识,并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以读后写作任务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围绕阅读与写作主题思考写作中的关键词汇,为后续绘制思维导图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将主题词填充在思维导图的主骨干上,然后将确定的关键词以及各段落主旨作为分支,并引导学生根据写作思路对各分支的关键词进行调整,使整个思维导图成为连贯的整体。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阅读思维训练的开展,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联想,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所学文本,达成培养与提升学生英语思维的目的。同时,通过这些阅读教学方式,活跃英语课堂氛围,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打造英语阅读高效课堂的目的,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唐琳.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探究[J].校园英语,2022(1):103-105.
[2]王世兵.核心素养视角下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思维教学的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9):40-41.
[3]姚盛春.探讨基于问题链教学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品质培养[J].英语广场,2020(36):131-133.
[4]曹雪琴.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校园英语,2020(26):78-79.
[5]朱匡吉.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方式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J].校园英语,2020(12):133.
[6]李甜洁,李青艳.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思维培养初探[J].中华少年,2019(36):146,149.
[7]李婷.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1(17):111-112.
作者简介:周丽娟(1980-),福建厦门人,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读后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