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10-19 00:00:00尤秀蹄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本文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与实践方法。针对传统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用信息技术、重视支架式教学、注重讨论式教学、开展课堂比赛等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实际运用。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法;教学设计;高中英语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英语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规则和形式的教授,导致学生缺乏实际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语法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逐渐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关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在英语学习中,语法是语言的规则,是语言交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语法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以及其英语交流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对于我国学生而言,缺乏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实践机会。而语法是语言的内在规律和结构,是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重要工具。通过系统地学习语法,学生可更快地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律,减少语言学习中的错误。这样的规律和结构认识能够帮学生更快地记忆单词、理解句子结构,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和交流。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而交流需要学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语法规则,才能在实际交流中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否则,无论是口语还是写作,都可能因语法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误解。因此,语法教学不应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结合实际语境和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掌握语法规则,从而提高语用能力。

(三)避免学生养成错误的语用习惯

在语言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养成错误的语用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往往会伴随学生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影响其终身的语言使用。通过系统的语法教学,学生可避免出现常见的语法错误、形成不良的语用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其英语成绩,还能帮助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正确、流利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瓶颈

(一)缺乏实际运用语境

尽管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缺乏实际的语境。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过于注重语法的规则和形式,而忽视了语法的实际运用语境。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无法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无法有效地进行英语交流。这种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如何在语法教学中创造更多的实际运用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更好地运用语法知识,是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让学生了解一些语法规则,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运用语法知识。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具体而言,教师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语法的内在逻辑和规则,学生练习的方式虽然有助于巩固知识,但如果只是机械重复,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其效果也是有限的。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也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语法知识本身就比较抽象,如果教师不能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讲解,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也是当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其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三)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只有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才能更好地掌握、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因此,如何在语法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改进策略

(一)重视信息化教学,强化语法知识整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语法知识。近年来,“互联网+”教学手段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可积极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将抽象的语法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通常情况下,高中教材中的很多语法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相对抽象的,如表语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状语从句、虚拟语气此类句型的变化,对于学生而言就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可尝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元化的素材,展示语法知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语法规则和结构。例如,教师可制作一些涉及语法知识的小视频、思维导图,通过生动的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知识。

例如,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when与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等,就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在讲解此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使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类语法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的知识,构建系统化的语法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List below three more Chinese festivals that you know.”这一例句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复习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定语从句,并强调“定语从句中如果that不作主语,就可以省略”的语法规则,将这些语法规则以导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从句知识中,宾语从句的时态用法、if的用法等零碎的知识,也可用类似的方式加以整合,呈现明确的知识脉络,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二)实施支架式教学,建立语法知识结构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教师需采取一系列教学策略。其中,实施支架式教学、建立语法知识结构,就是一种关键策略。具体而言,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通过构建知识框架,可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知识。在语法教学中,支架式教学同样适用。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语法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运用语法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需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即构建语法知识框架。在搭建脚手架的过程中,教师需将复杂的语法知识进行分解,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各个语法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一些较难的语法点,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语法点展开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有序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互相讨论和交流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语法知识结构。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就某个语法点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除了小组合作,教师还可采用其他多种教学方式来实施支架式教学。例如,教师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通过具体的语言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语法知识的用法;也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交流。通过搭建脚手架,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三)注重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为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教师还可采取讨论式教学策略。具体而言,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在语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结合所学语法知识,加深对新的语法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设置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话题或情境的设置,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兴趣、原有的知识结构相关,这样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中,学生可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可通过听取他人的观点来拓展自己的思路和知识面。例如,针对“can't have somebody doing something”,其汉语意思为“无法接受……做……”,这一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存在认知冲突。学生通常认为have的主要用法是使役结构,如“have somebody do something(让某人做某事)”,是省略to的动词不定式。针对这类知识,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分析这一重难点知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为更好地实施讨论式教学,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需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教师需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表达;最后,教师还需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开展课堂比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比赛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课堂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参与比赛,掌握和运用语法知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

举例而言,教师可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法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比赛可涉及填空、选择、改错等不同类型的题目,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比赛,教师可检验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再如,教师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讨论、解答题目。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进步。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4“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教师就可结合本课中“过去将来时”的语法知识点,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活动。教师可首先确立“过去将来时”的语法教学主题,要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这一语法知识的构成、运用及其他变式结构,并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对这一语法知识展开实践运用。

除了上述学习活动,教师还可将比赛活动与探究式学习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教学一些篇幅较长、学习难度较大的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挖掘文章中的语法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需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这些语法知识,并注意控制课堂纪律,确保比赛公平和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法教学设计与实践,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也是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使用信息技术、重视支架式教学、注重讨论式教学、开展课堂比赛等策略,教师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这些实践经验对于未来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如何更有效地平衡语法知识学习与实际运用,仍需广大英语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广大教师能进一步深入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法教学策略,为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梦鑫.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探析[J].海外英语,2023(22):190-192.

[2]李明泽.着眼新课程,构建新课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探析[J].高考,2023(30):51-53.

[3]孟咪咪.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中学生英语,2023(34):3-4.

[4]孙倩.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析[J].英语教师,2023(17):131-133,137.

[5]高志广.着眼新课程,构建新课堂: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8):65-67.

作者简介:尤秀蹄(1987-),女,福建晋江人,福建省晋江市紫峰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