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研究

2024-10-19 00:00:00王烨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高考改革后,英语试卷增加了读后续写的题型,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不仅需深入理解所给文本,写作时还要有一定创造性,同时还须兼顾前后内容的连贯性及逻辑性。相对于应用文写作而言,读后续写的难度更高。本文在分析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及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读后续写教学活动,探讨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过程中,如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读后续写的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读后续写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高中英语;读后续写

为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5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写作部分增设了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和所给两段首句的基础上,续写一篇语意连贯、逻辑自洽且内容结构完整的文章。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阅读和写作两种能力融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任务。为了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应对这一新题型,提高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教师需要采取综合化教学方法,在日常的高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中。这种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强化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教学的效果。通过整合教、学、评活动,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提升,从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续写活动单一

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即过于依赖单一的学习活动形式。教师在对学生的读后续写成果进行评价时,只进行打分以及给出简短的评语,然后指导学生抄写范文、词汇和句型,忽视了学生语言水平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同时也无法应用所学知识去展开相关练习,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也遇到了瓶颈。

(二)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进行评价时主要依赖于以自我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方法,导致学生不能从自我反思的角度进行深度评价,同时大部分学生无法发现自己写作的亮点。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结果导向,过分关注学生的续写成绩。教师往往只看重学生的续写是否符合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学生在续写过程中的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有关读后续写活动的概述及重要意义

(一)读后续写的定义

王初明教授提出了“读后写作”的教学理念,将其定义为将语言输出和语言理解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这种创新方法是在指定的阅读段落中抹去结尾,让学生阅读剩余部分,然后继续写作,补全整篇内容,阅读段落的主题不受限制,只要保证连贯性和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即可。高考改革后,在2016年10月的高考英语试卷中“先读后写”题型首次亮相,该题型要求学生阅读一篇300词以上的文章,然后根据试题提供的两个首句,对文章进行续写。

(二)读后续写的价值

首先,读后续写能够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这种题型中,考生需要通过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语境等信息,准确把握文章的含义和情感,从而进行合理的续写。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意图和作者的观点,从而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其次,读后续写能够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续写过程中,考生需要准确地使用英语词汇和语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有效的写作。最后,读后续写能够培养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续写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从而进行创新性续写。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读后续写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题型,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只有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写作技巧,才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原文意思,并在续写中保持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和准确性。此外,读后续写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写作,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这就要求教师教授学生丰富的阅读技巧,如在短时间内概括文章大意、提取关键词和对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

要设计出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方案,应包含教、学、评这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2“The stone in the road”为例,分析“教—学—评”框架在读后教学续写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运用这一框架,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实施读后续写教学。在这一案例中,学生需要根据本单元的主题重点,续写文章要求如下:

续写段1 :But when she saw the stone in the road, she stopped.

续写段2 :Just then, the king stepped out from behind the tree.

(一)分析文本,厘清文章脉络

该段落采用了叙事结构,这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叙事文本六大基本要素,通过全面了解这些要素,学生可以深入分析和概括文本主题。第一步是概括主题。了解了主题,学生就可以着手组织段落的结构和情节,对学生来说,理解原文的结构和故事情节可以让他们明确续写的方向,合乎逻辑地展开续写。这篇文章在展开发展部分,突出人物行动的时空变化,这些变化是揭示文本内在含义的关键线索。最后,结尾部分是对所描述事件的全面分析、评价或情感唤起。第二步集中分析情感线。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国王和女孩)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站在国王和女孩的角度进行思考,和主角产生共鸣,思考这些人物可能发生的情感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章的语言特点,并强调在后续写作中与原文语言特征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以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二)关注“三点”,续写美文

1. 优先考虑两段的导语,精心设计故事情节。通过对首段首句的分析,学生可以对后续事件进行设想,但是设想的内容应该符合逻辑,同时与前文相契合,根据段首句对前面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并对之后的发展进行预测。在第一段中,学生可以描绘女孩搬开路上的石头以挖出金币的过程,探讨她如何处理新发现的金币,与原文中的情节和情感轨迹保持一致。在第二段中,学生可以描述国王向女孩赠送金币,国王的情绪变化,可以用curious-expectant-disappointed-hopeful-satisfied-approving来丰富主题意义。也可以从女孩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其不断变化的情感和思想,如可以用curious-worried-surprised-delighted来表达,从而凸显主题意义。

2. 确保上下文连贯,使句子和段落之间无缝衔接。在续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续写内容与原文的连贯性,保证上下文过渡自然,句段之间紧密结合。从上文的案例来看,原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基于此,学生在续写时也应该遵循时间顺序,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多使用一些连接词,如First of all、Firstly/First、Secondly/Second、next、And then、Finally/In the end/ At last等。同时在续写时学生应该注意写好三个连接句,第一个就是第一句的首句连接句,第二个就是第一句的尾句,第三个就是第二段的首句,保证续写的内容与原文无缝衔接,过渡自然,如第一段的首句是“But when she saw the stone in the road, she stopped.”,从这里可以推测出后文的续写句应该强调的是女孩看到路边的石头,想到石头可能会给其他路过的人造成障碍,因此她可能会采取某种行动。由第二段的句首“Just then, the king stepped out from behind the tree.”,可知国王之所以从树后走出是因为看到了想要看到的画面,因此可以推断出前文女孩看到石头后做出的举动就是搬开石头,然后发现了石头下面的金币,续写的内容应该围绕女孩发现石头的心理和接下来搬开石头的举动展开,在最后句尾应该从两人对金币的归属探讨入手,升华主题,弘扬正能量。

3.强调语言特点,使学生内化并有效运用在续写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原文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进行续写,此外,直接引语是原文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后续写作中使用直接引语时,应注意人物性格特点和对话的语言环境。人物所使用的语言应与他们所处的具体环境相适应,文章中的人物面对不同的障碍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情绪反馈,所说的话也不同,这反映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延续原文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完善情节发展。

(三)写后多元评价,以评促写

1.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英语高考题型中的读后续写的打分标准一般包括主题延续和发展、逻辑衔接和连贯性、情感表达和情感色彩、语言表达和准确性等方面,这些评价标准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核心素养。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评价标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在完成读后续写后,教师可遵循自评优先、互评补充、师评总结的形式进行多余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可以从主题、情感、衔接、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设定评价标准。例如在主题方面,续写内容是否符合主题规范。在情感方面,续写内容可增加对主人公情感变化的描述等。在衔接方面,是否使用了一些地道合理的连接词和过渡语。在语言表达上,续写内容的语言表达是否准确和丰富。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中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让小组内的学生进行互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丰富性、语言的准确性、句子的流畅性等。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小组成员。最后将小组中推举的优秀作品提交给教师,教师对这些作品再进行评价,最后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展示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创作内容,同时还包括同组成员的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这样的小组互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经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活动,研究发现这种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阅读原文、续写实践和评价反馈的机制,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还培养了创造力和逻辑思维。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婉玲.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3(49):82-84.

[2]雷艳.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48):104-107.

[3]蔡丹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23(33):141-143.

[4]于诗涵.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行动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3.

[5]程雯.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评”一体化实践[J].英语教师,2022(19):130-133,137.

[6]王初明,亓鲁霞.读后续写题型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707-718.

[7]刘伶. 基于“支架式教学”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J].基础外语教育,2023(6):67-76,111.

[8]高洁.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山西教育(教学),2023(12):87-88.

作者简介:王烨(1988-),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分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现代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