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效应引领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

2024-10-19 00:00:00陆敏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试卷中的一种新题型,近几年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传统的英语书面表达相比,读后续写将英语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在协同效应引领下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本文对协同效应引领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希望本文的观点能给相关教师提供启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协同效应;协同思维;语法结构

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试卷中的一种新题型,考生在阅读所提供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容、标示的关键词、段落的开头等进行续写,并在续写过程中注意材料之间的逻辑联系、结构和情节的完整性等。读后续写这一题型的出现,意味着高考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这一题型将语言学习和使用、输入和输出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学习效率。读后续写题目对续写内容与原作的协同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协同效应角度出发,对读后续写教学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存在的问题

(一)对原文情感与风格的理解把握不准

学生读后续写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原文情感和风格的理解不够到位,这将直接影响读后续写的质量,容易造成“跑题”“逻辑混乱”等现象。如果没有正确了解原文风格,就会使原文内容与续写内容不连贯、逻辑不合理等,严重影响续写质量。在协同效应引领下,教师注重学生对原文的理解。学生在阅读原文时若仅仅停留在英译汉层面,缺乏对原文意义、风格等方面的剖析,会导致读后续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读后续写技巧

当前的读后续写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阅读理解,忽视了续写技巧的传授。对于那些英语基础差、写作能力不够强的学生来说,缺乏续写技巧会使他们在续写时感到吃力,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楚、有逻辑地表达出来。如果学生没有掌握读后续写技巧,不仅会影响文章质量,而且会让他们在写作时感到吃力。

(三)续写思维培养不足

在协同效应引领下,教师应有效培养学生的续写思维。相对于读后续写技巧而言,续写思维的训练更具挑战性,它既要求学生对所读材料有深入的理解,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当前对学生续写思维的培养不足,造成学生创造性的缺失,续写内容空洞、呆板,从而影响学生对读后续写的热情,降低读后续写的成效。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

许多学生在进行读后续写时,续写部分在语言、内容、逻辑和主题等方面与原文存在偏差和矛盾,严重地影响了读后续写的质量。

(一)续写部分和原文在主题上不一致

读后续写是一种根据给定的阅读材料,用合理的逻辑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续写的写作方式。阅读材料的主题往往无法直接获取,如果未能深入理解材料并准确把握主题,可能会导致续写部分的主题与原文主题相悖。

(二)续写部分的内容和原文不连贯

学生进行续写前需要对原文进行阅读理解,因此“读”对于完成续写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许多学生往往忽视了“读”的作用,对原文进行粗略浏览后直接续写,忽视了原文中的p2Q2rJ0bEZZQKuHUjYxlOsTSgCuBQeS0BpvwtZNOsGk=一些细节和重点内容,不能很好地把握原文的主题和写作风格,在续写时往往会出现断章取义、前后不连贯等现象。

(三)续写语言和前文不符

进行读后续写时,学生除了要对原文的主题、情节、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基本要素有较好的理解外,还要对原文 的语言特征、表现手法等有正确的认知,以便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续写。但许多学生在续写时忽视了对原文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的剖析,仅凭以往记背的词汇和单词进行续写,容易出现文章前后语言风格迥异、观点不一致的情况。

三、读后续写协同效应

(一)相关理论背景

在人们的交流中,配合与互动常常激发出新的思考与灵感。这种从彼此的言谈举止中感知和领悟的过程,实际上是大脑间的协同效应。这一效应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质、人与工具的互动中。因而,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协同效应。通过与文章主题、风格和语言的互动,学生能够深化理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协同效应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协同效应并非必然是双向的,它可以表现为单一方向的促进。在读后续写过程中,学生与阅读材料进行互动,不仅可以增强与文本内容的共鸣,还可以强化对文本特点的掌握和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这种心灵上的共振促使学生在语言输出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在协同效应的驱动下,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将更为深刻,从而提升语言输出能力。

(二)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的相关研究

读后续写协同效应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所阅读的新词、新句等有比较到位的理解,并能较好地运用于写作中。这意味着在续写时,学生会从他们的“舒适区”中走出来,通过对原文进行续写,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可见,读后续写协同效应的实质就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输出,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学以致用。此外,续写部分要与原文在情境上协同一致,在语言风格上完全一致,二者可融为一体。

四、协同效应引导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一)把握故事主题,加强主题协同

进行读后续写时,学生首先需深入理解故事主题,明确故事意义,以便更好地展开想象,使自己的续作与原文在主题上相契合。其次,保持篇章整体性是很重要的,这需要通过加强主题协同来实现,同时还需激活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更敏锐地把握文章主旨。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产生强烈的共鸣时,他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大意,激活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读后续写。教师在组织英语文章朗读时,往往会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和情感倾向进行归纳整理。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还可以帮助他们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按照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相应的续写。

(二)创设合理情节,关注语言表达

读后续写的评价,主要是看续写部分与原文本的契合程度、续写部分各段落之间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因此,在读后续写时,学生应抓住文章中的主要信息,并由此推测出文章中的隐性线索。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科学的推理。此外,还可以根据给出的段首句,推测出后续的情节,让续写内容更有逻辑性,通过承上启下,使故事的主题更加突出。

此外,在进行读后续写时,学生还应注重言语的表现力,提高语言的协同效应。语言协同是指在续写时运用原文中的词汇或短语,使续写部分与原文在语言上保持一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可以通过创意模拟和语言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恰当复述原文,以便更好地把握原文的情感色彩。在复述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原文中的动词进行分类,进而对原文的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他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原文所表达的情感和叙述节奏,为续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深入研读文本,理清故事梗概

学者张强认为,必须通过细致的文本研究,为读后续写提供内容基础、语言基础、逻辑基础和情感基础。读后续写的文章大多是记叙文,在续写之前,学生首先要对语篇进行通读,对文章大意有基本的了解,还要梳理出文章六要素,这样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阅读框架,再对文章进行深度阅读,对文章梗概进行整体把握,这样能够提高读后续写的自信心。

以某篇记叙文为例,其大意是:主人公和家人利用假期,一起来到新墨西哥州的保罗叔叔家里。保罗叔叔有一个很大的农庄,养了很多动物。在这里,主人公父子二人不仅得到盛情款待,还体会到了与都市不一样的田园生活,喂鸡、放羊、骑马……这里的一切都让人觉得新鲜有趣。父亲和保罗叔叔悠闲地骑着马,看起来十分惬意,主人公便在这天中午向父亲和保罗叔叔提出了学骑马的要求,后面的故事以学骑马为主。

根据文章大意,教师设置如下任务:任务1: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故事的基本要素。

The keys: Dad, I, Uncle Paul; summer; farm→ moun-tains→...; The horse ride to the wild→got lost; treat me to a vacation like never before.

任务2:学生在小组内按照自己提取出来的要素,以填空的方式,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的概述。

Dad took me _____ to the Wild West during the ________. We experienced farm life and enjoyed it a lot on ________and then started ________ to the mountain.

The keys: on a trip; summer vocation; Uncle Paul's farm; a horse ride.

教师根据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对文章有总体的认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对文章的主要信息进行梳理,对其核心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得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生成结构化知识,为学生续写做好铺垫。

(四)增强读写结合意识,奠定读后续写基础

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密切相关。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学生要做到“读得好,写得好”,要对文章内容、题材、写作技巧、写作风格等有较好的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能把段首句和所标的关键词联系起来进行续写。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读写结合意识,学会边阅读边获取知识,找出阅读文本中的要素,为读后续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发展续写协同思维

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不够透彻,这是导致他们的续写内容与原文不协同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深读”习惯,即在阅读某一语言材料的时候,不但要对材料的主题和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还要对其文体结构、语言特色、作者观点等进行细致分析,然后让学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续写,从而培养学生的续写协同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解某高考试卷中的读后续写题时,可以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所提供语言材料的内容,并对其背景设置、人物、情节、写作意图、隐含的主题意义、文体、语篇结构等进行深度剖析,加深对所提供语言材料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和段首句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故事情节发展、语言风格、情感态度和语篇语境等进行推断,进而让学生进行续写。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续写协同意识,确保读后续写的内容与原文的一致性。

(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强化续写协同能力

为了使学生将协同思维进行内化,提高读后续写的协同性,在实践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养成“回读”的习惯,也就是在完成材料阅读后,对材料的内容进行梳理,进行二次阅读。在“回读”的过程中,多注意关键词句,思考理解不准确的内容,以便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思想情感。在“回读”的过程中,注意标注要点,以便更好地掌握文本的具体内容。同时,根据上下文进行推理和思考,使得续写部分与原文的协同性得到提高。此外,教师亦可于学生续写结束后,通过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形式,引导学生于反思与修订中逐步改善不足,并内化协同思维与能力。

综上所述,读后续写是新课程标准下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一种新题型,加大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力度。因此,英语教师应对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和文体风格。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将协同效应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协同意识,注重读后续写技巧的传授,提高学生续写部分与原文的一致性和协同性,以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和英语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康,张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评分质量保障研究[J].中国考试,2020(12):38-43.

[2]张琳,秦婷.读后续写对英语专业学生写作焦虑和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J].外语教学,2020(6):72-76.

[3]夏谷鸣.读后续写: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评价途径[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1-6.

[4]冯敏.例谈基于协同效应的读后续写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10):31-35.

[5]王初明.从“以写促学”到“以续促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4):547-556,639-640.

作者简介:陆敏,泰州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