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4-10-19 00:00:00楚成慧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教师需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合理应用英语教学资源,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促进学生成为喜思考、善读书、能应用的阅读者。本文结合实际,首先简要分析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其次探究了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相关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教师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个人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到英语实践场景当中,实现对语言文化知识内容的内化,从而让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形成对学科知识的新态度、新认识。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概述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学生在教学主题的引领下,分析英语文章内容并主动学习,灵活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增强生活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内容,独立解决问题并加强对问题的分析,以强化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强化自身的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运用能力。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分为三个类。第一,学习理解类活动。以英语主题语境为基准,激活学生的英语经验或已知知识点,创建出全新的英语知识结构。第二,应用实践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描述、阐释、判断以及分析等英语交流活动方式,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旧知识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第三,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注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引导学生解决新情境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可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英语学习活动具有关联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将英语学习活动观应用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

教师可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根据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充分挖掘学科内容的育人价值。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英语阅读课程内容的设计,摸清单元育人工作的主线以及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完成课堂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开展相应的思考类活动,从而让学生有效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互动中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可以在同学、教师以及家人等的帮助下,形成自我认知,增加自身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师应根据单元中的听力、语法内容以及阅读知识进行教学活动的整合重组。教师可将一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注重学生听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录音并和同伴分享自己所听到的内容。同时,强化这部分英语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引导学生梳理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其英语表达能力。 第二部分,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语篇,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对语言知识的内化。 第三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告知学生怎样独立理解课程内容,如何自行开展阅读类活动,使其可以独立面对并解决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难,确保学生可以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在英语写作课中,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完成写作任务,实现英语语言的迁移和创新。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带领学生梳理语篇信息,让其了解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阅读,从而了解教材内容中的语言特点以及特定含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改编,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在课堂进行表演。这样一来,可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确定阅读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文本内容

教师为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材内容,需确定阅读教学的目标,注重学生的深度学习。从“What”“Why”“How”这几点入手,教师结合当前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教学文本的选定,以达成阅读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

“What”:教师应引导学生确认英语课堂阅读环节的主题以及内容,确认单元模块的话题,了解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注重章节内容之间的关联。这样一来,学生便可提高自身对课程内容的学习理解层次,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重点英语知识。学生自行概括梳理并整合本单元的英语知识,从而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结构。

“Why”: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列、举以及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单元主题。使学生掌握作者想要对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这样,学生便可知道应该从哪方面着手开展阅读活动,并且能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

“How”:教师应带领学生了解语篇的文体和语言特点,明确语篇的线索,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文章结构。教师可采用举例佐证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文体特征和文章结构。比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作者使用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方式来创编语句,使句子之间的逻辑更加清晰。又如,作者通过“because”“but”等词进行连接,目的在于增强语句之间的关联性。学生掌握这种语篇的创作方式,在后续的写作环节,便利用连词来衔接语句,保证文章的通畅性。

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阅读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内容,掌握语篇中各段落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加与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分析,顺利开展课堂内的应用实践类活动,从而确保学生在后续的英语教学中能够进行迁移创新。

(三)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促进学生理解英语文章

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并创设语言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对英语课程内容的学习热情,可以自行阅读英语文章,并进行分析,提高自身的阅读技能。

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组织学生定期或非定期地开展课堂阅读活动,使其能够掌握教材中的英语知识,能够正确地理解文本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加强对英语阅读内容的分析、阐释以及判断,理解应用实践类活动的开展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的主题,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让学生自行对活动内容进行描述、分析、阐释以及判断,从而强化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需要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印象。教师需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现实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主动参与、主动观察,并提高自身的思维活跃度,对所学阅读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互配合的方式,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开展前制作英语教学课件,将图片、视频、文本等内容融入课件中。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前,观看课件并总结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师采用此种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热情。教师需将学生作为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领悟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探究性。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在以往的语篇学习基础上进行拓展,强化自身的语言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文化意识。教师通过英语阅读思维导图的使用,让学生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内化及应用,使学生重视语言知识学习的整体性,参与到英语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的英语阅读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

教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应用实践类活动当中,以奠定良好的创新根基。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握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有目标地开展英语阅读活动,并且深入分析文章内容,以了解英语文章的主题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学生通过探究类活动,了解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从而明确学习主题。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文章内涵,让学生对文章所倡导的价值观进行挖掘。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语篇内容,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取向;学生分析英语语篇中的文体特征,学习修辞手法并明确语篇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性,学会评判文章、评价作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等。学生可以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形成多元思维,即便在陌生的情境当中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通过迁移创新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语篇内容展开想象,领悟语篇的内涵,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要确保学生对英语知识有全新的认识,能够将所学到的内容进行迁移应用,确保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动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并理解英语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其学习效果及质量。教师应加强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确定阅读教学目标,深入分析文本内容;开展应用实践类活动,促进学生理解英语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展迁移创新类活动。教师运用上述策略,以期达成学生英语学科素养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查苏.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

[2]曹宝利.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延安大学,2023.

[3]张洁玲.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应用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3.

[4]聂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

作者简介:楚成慧(1976-),男,山东菏泽人,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李庄初级中学,初中英语教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菏泽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