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整合 重构阅读

2024-10-19 00:00:00陈梓萌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围绕单元主题的核心概念整合多个板块的英语知识,站在整体视角开展英语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主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大单元阅读打破章节之间的壁垒,强化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为了保障大单元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应从主题意义着手,依托阅读文本整理知识点,带领学生深度剖析单元主题,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探究主题意义,拓展知识面,确保学生能够在大单元阅读中领悟主题意义,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主题意义探究;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

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遵循生活性、思想性、可读性和系统性原则,在适度整合单元知识的基础上重构阅读框架和体系,拉近学生与英语文本的距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重难点知识,拥有开阔的视野和活跃的思维,实现深度阅读和深度学习。

一、主题意义探究与大单元阅读教学

主题明确了语言学习的范围,提供了语言学习语境。主题意义探究是学生语言学习中的重点任务,与学生对语篇内容的理解、语言学习的成效及思想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契合学生认知期待的主题,围绕主题整合阅读文本并开展主题阅读评价活动。英语主题阅读囊括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将情景学习、师生对话学习以及项目研究学习相结合,实现教学做的有效统一,充分体现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性、系统性和一致性。

大单元阅读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单位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以课本中的单元话题为参照,在延伸和拓展阅读内容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本进行阅读,确保学生能够对大单元中的多篇阅读文本有整体性认知,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形成良好的语言核心素养。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采取单元的形式编排内容,各单元的主题较为明确。经验丰富的教师从主题意义着手,针对性地开展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逐步深化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语感和学科素养。首先,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阅读教学能够打造活力课堂,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阅读教学能够弥补单篇阅读教学和单课时阅读教学的不足。阅读教学活动越来越丰富,对学生的吸引力cJngCfrkutxpxrkzyTw+WQ==更足,学生也能够保持高涨的阅读热情。

最后,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有助于拓展阅读教学的时空范围,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本学情着手,科学设计单元主题活动方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合作探究并完成自主阅读任务,掌握阅读文本的主旨并习得阅读技巧。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的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

在精心设计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认知层次,甄选有意义、有价值且趣味十足的文本,确保所选取的阅读文本能够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初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和行为养成的关键阶段,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学习语言知识。教师应严格遵循生活性原则,鼓励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自主分析和研究的语言文化,进而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将学生的大单元阅读推向新的高度。

(二)思想性原则

为了获得最佳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应跳出教材和课堂,积极超越教材文本,整合趣味十足、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阅读主题和阅读文本,将教材中的大单元核心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融入其中,严格遵循思想性原则,确保阅读文本具有深刻的社会人文寓意和内涵。新课标提出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主题范畴,教师应理顺教学思路,明确具体的阅读主题,鼓励学生围绕主题认真探索、深度品读,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习惯,通过阅读开启智慧大门,提升个人对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前期的充分准备不容忽视,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抓住阅读主题的核心要义,有机串联多个阅读主题,留出整块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品味文本的主旨思想及深刻哲理,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完善人格,提升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

(三)可读性原则

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许多教师结合学情开展拓展性阅读活动,逐步突破时空限制,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并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了充分发挥大单元阅读教学的多元作用,教师应遵循可读性原则,确保所选择的阅读文本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现一定的教育意义和阅读价值,同时在学生的阅读能力范围内。有的教师急于求成,所甄选的阅读文本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存在理解障碍,对文本的理解较为浅显,阅读体验不够理想。教师应适当降低阅读文本的理解难度,综合考量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用可读性较强的英语文本指导学生探索大单元主题意义。

(四)系统性原则

在整合拓展性阅读材料时,教师应理性分析阅读材料与教材文本之间的契合度,实现两者的有效统一,确保课内外阅读能够形成一个系统,让学生通过课内阅读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通过课外阅读开拓视野,实现高效阅读和快速提升,在英语知识的海洋中畅游,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意识。

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对策

(一)明确主题意义,依托阅读整理知识点

同一单元中的文本围绕相近的主题整合在一起,在基于主题开展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明确主题意义,实现各文本的有效连接,将单元内的离散知识点串联在一起,确保学生能够在静心阅读和反复揣摩中领悟主题意义。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理解偏差,教师可以从“What to learn?”及“How to learn?”着手,结合主题意义着力解决根本性难题,凸显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的育人价值及优势。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应深度剖析各单元板块的教学内容,明确主题意义,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鼓励学生调动积累的英语知识剖析主题意义,不再局限于文本浅层。比如,在开展“This is my sister”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单元题目,让学生顺利进入阅读状态。在初次阅读时,学生认为该单元的内容比较简单,只简单学习指示代词this、 that的使用技巧,了解mother 、sister等家庭成员的称谓。认知上的偏差导致学生的主题意义探究思路比较混乱,教师应顺势介入其中,从两大主题着手,逐步优化大单元阅读教学活动,设置验证主题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英语知识。在学生自主罗列知识点后,教师可以采取一问一答以及给出问题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文本阅读印象,比如“Who is the woman on the photo?”“That one is my sister.this one in red is my mother.”,将英语听、说、译融为一体,锻炼学生的语感,确保学生能够围绕主题开展阅读活动,掌握阅读技巧,积累丰富的英语知识。

(二)剖析主题意义,立足阅读掌握重难点

不同单元的主题有所不同,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语言意识,带领学生分析不同语境下英语知识的使用特点,围绕主题意义开展阅读探究活动,强化学生对各单元教学特点的理解及认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英语知识点。比如,在开展“Can you play the guitar?”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做好前期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应用能力,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主题意义,分析文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尝试站在句子含义和句子结构的角度了解主题意义。“Can you play the guitar?”是典型的疑问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句子中的定冠词the,将“the+乐器”的表达形式作为大单元阅读教学重点,针对性地设计阅读任务。教师以“你能做××”的句式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判断及分析the+乐器是否属于固定搭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可以出示例句,让学生翻译“你会打篮球吗?”以及“小明会弹吉他”,展示与乐器和球类相关的单词,引导学生自主利用理论知识进行提问和翻译。有的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素材,主动梳理语言知识点,区分 the的具体使用情况,在自由探究中了解该单元的语法知识。这种由学生自主探究主题意义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全面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三)探究主题意义,结合阅读拓展知识面

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教师以学生探究和理解主题意义为核心,结合教学预设讲解核心关键知识点。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存在思维依赖和思维定式,习惯于先阅读后理解的阅读模式,往往等着教师讲解主题意义,学生个人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比较片面,语言学习潜能未得到挖掘。教师应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度剖析对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新要求,以学生自主阅读文本、自主探究主题意义为核心,让学生经历阅读的全过程,进而深入理解和认识大单元主题。比如,在开展“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思路,避免直接讲解单元知识,而是让学生反复阅读,理解主题意义,在小组内部结合主题意义分享学习经验和所思所获,归纳总结个人的英语学习过程以及掌握的阅读技巧。为了避免学生天马行空,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语法和释义的视角归纳单元主题意义。在深度阅读和自主理解过程中,学生能够对“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的含义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能够做到流畅准确地翻译。但是一部分学生聚焦“How can we”…这一句式,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刻和透彻。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点拨这些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自主创作,结合阅读文本写建议书,灵活利用所积累的英语知识,将“my advice for this matter is ”“you should” “I think”融入建议书,独立自主地完成大单元主题阅读任务。在确保学生写出建议书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总结本单元的主题意义,确保学生能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掌握核心知识。

(四)领悟主题意义,结合阅读创建新思路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大单元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思路,不再一把抓、一刀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水平为目标,将课堂打造成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归纳和分析英语知识,深入领悟主题意义,明确核心知识点,带着任务和目标自主阅读,逐步拓宽知识面,形成良好的英语素养。基于此,教师应适当放慢教学节奏,深度剖析大单元阅读教学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基于主题意义的分析活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并主动跳出自己的小世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获。比如,在开展“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的大单元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从collecting、have been、 how long等关键词着手,引导学生分析该单元的主题意义。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在小组内探究“how long”的含义并尝试对习惯和行为进行提问。其次,深度分析“have been”,了解其含义。有的学生存在思维误区和认知短板,难以理解“have been”的具体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意义细致划分标题中的各个词组,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能够知晓“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是对时间长短的提问,“have been”并没有实际意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其他文本并证明得出的结论。在总结分析中,学生发现在“How long…”句式中“have been”经常出现,因此逐步转移关注点,实现汉语翻译向句子功能的顺利过渡。教师可以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结合核心语言知识与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能够在分析和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理顺思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大单元阅读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综合考量学情和校情,根据学生的课内外表现设计大单元阅读教学方案,一一落实教学计划。始终以主题意义为参照,围绕阅读整理知识点,强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并拓展学生知识面。鼓励学生探索新的学习思路,通过阅读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和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乐读善读和乐学善学。

参考文献:

[1]高媛媛.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探索[J].教学与管理,2021(13):61-63.

[2]李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探索[J].炫动漫,2022(20):118-120.

[3]赵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7):51-55.

[4]宋淑敏.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为例[J].教育进展,2023(12):9445-9449.

[5]程琳.适度整合重构阅读: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6):28-29.

[6]尤梦玲.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23(16):80-83.

作者简介:陈梓萌(1986-),女,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