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2024-10-19 00:00:00陈志平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的实践与效果。首先,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其次,介绍了中华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如音乐与传统乐器、戏曲与表演艺术、茶道与口语交流、传统节日与民俗、文人字画与写作训练等,详细阐述了这些方法的实施途径和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效果分析,可知融入中华文化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促进效果。本研究为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通过融入中华文化,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体验。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中华文化;实践;效果;融入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日益增强。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使得跨文化交流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不仅需要进行语法和词汇学习,更需要深刻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教师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因此,本文将结合丰富的中华文化资源,探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的实践与效果,以期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将中华文化元素有机融入英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培养其跨文化交流能力。这符合当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国际社会。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应该放弃对本国文化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其文化素养。

融入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这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只有在英语学习中明确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学生才会逐渐对中华文化更为重视和尊重。将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总的来说,在英语学习中融入中华文化能够展示出我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英语教育体系完善的客观需求。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将不仅具备英语交流能力,还能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桥梁。

(二)有利于英语和汉语的相互诠释

汉语和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将两者相互融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融合成为一种重要趋势,而正确看待英语文化则是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的关键。在我国,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汉语,进而涉及中华文化。

尽管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和文化上存在一些差异,但在很多方面两者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相互诠释的。将中华GxuQHe1DcAxAgha+lzmi7w==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共通之处。这种相互诠释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还能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涉及中华文化的英语教材、引导学生讨论相关话题、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来促进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互诠释。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也能够增进他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实现双赢。

三、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话题

(一)中华传统食物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写照。通过学习有关中国传统特色食物的词汇,例如rice dumplings、steamed eggs with meat、boiled eggs、tomato and egg soup、steamed fish、steamed prawns with garlic等。教师可以有机地引入中华文化。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食物词汇,不仅扩大了英语词汇量,同时也了解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食物图片、食材介绍,向学生展示中国传统饮食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兴趣。通过对食物的讲解,学生将更加生动地感知中华文化,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和地域、民俗特色。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满足英语教学的词汇扩展要求,又能够使学生在语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中国名胜古迹

中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通过对名胜古迹的介绍,教材巧妙地引入中华文化。学生在了解名胜古迹的同时,也深入体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是对教材中提到的名胜古迹的简要介绍:

1.The Great Wall(长城):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事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2.Summer Palace(颐和园):位于北京,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之一,以其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湖泊而闻名。

3.Kunming Lake(昆明湖):昆明湖是颐和园中的湖泊,它与颐和园的其他景点共同构成了一幅宛如画卷般的美丽画面。

4.Yu Garden(豫园):位于上海,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古老园林,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特色。

5.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上海科技馆):作为现代科技的代表,上海科技馆展示了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在当代的发展实力。

6.West Lake(西湖):位于杭州,是中国最著名的湖泊之一,以秀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厚的文学底蕴而著称于世。它是中国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胜地之一。

(三)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教育意义。中国传统节日包括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通过相关内容,学生有机会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深入体验其中的传统习俗和仪式。

1.春节(Spring Festival):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中国的农历新年。初中英语教材对春节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包括阖家团聚、走亲访友、互相拜年等传统习俗。这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为何重视家庭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

2.清明节(Qingming Festival):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和扫墓的节日。学生通过教材可以了解到人们在清明节时的祭扫习俗,感知中国人对敬老和尊祖的重视。

3.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的夜晚是月圆之夜,教材呈现了人们共赏月亮、品尝月饼的场景。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秋节与家庭团聚、感恩之情的联系,同时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四)中国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优良的道德品质、民族精神。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关爱环境和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学生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在跨文化交流中展现出更好的形象。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将不仅仅提高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也会有所提升。这种整合性教学方式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路径。

四、中华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是一项挑战性且具有巨大潜力的任务。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中华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使其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一)音乐与传统乐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乐器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通过播放传统音乐和介绍古筝、琵琶等乐器,学生不仅能感受中国独特的音乐文化,还能了解这些乐器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可以组织音乐会、开展专题讲座,或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对音乐的理解。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戏曲与表演艺术

另一个有效融入中华文化的方法是引入中国戏曲元素。通过戏曲表演和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剧目,鼓励学生进行表演,从而激发他们对语言表达和戏曲文化的兴趣。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戏曲欣赏课、戏曲表演比赛等形式应用,使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三)茶道与口语交流

利用茶道介绍中国茶文化是培养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茶道的体验,学生不仅能学习有关茶的词汇和礼仪,还可以进行情境对话,提高他们在实际口语交际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茶道示范课、茶艺角逐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并促进他们在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四)传统节日与民俗

在教学中穿插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是另一条有效融入中华文化的途径。通过讨论相关的文化活动和习俗,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并将这些知识融入英语学科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节日庆祝活动,引导学生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知,同时提升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五)文人字画与写作训练

通过介绍文人字画,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同时,引导学生根据中文诗歌或名言进行英语写作,促使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种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作文比赛、书法展览可以展示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融入中华文化的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方法并非孤立存在,可以相互结合运用,形成一套系统而有机的融合中华文化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合理调整教学策略,确保中华文化的融入既能丰富课堂内容,又能达到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标。

五、实践效果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学生反馈的数据,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观察到学生在接触中华文化元素后表现出浓厚的学科兴趣。通过引入中国传统乐器、文人字画等,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积极投入英语学习中。

其次,融入中华文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学生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文化意识。

进一步分析学生的语言水平发现,融入中华文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英语表达和语言运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更主动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并使他们更自信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六、结语

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本文强调了融入中华文化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多种方法,如音乐、戏曲、茶道等,并验证了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研究发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总体而言,通过融合中华文化的方法,初中英语教学将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文化体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朱世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3(11):66-68.

[2]孙昊月,莫美阳.文化自信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路径探索[J].科教导刊(电子版),2023(5):253-255.

[3]胡萍萍,蓝怡琳.初中英语阅读优质课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3(9):27-31.

[4]陈浩.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意义与策略[J].情感读本,2023(11):72-74.

[5]王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黄河文化的育人价值开发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3(11):120-123.

作者简介:陈志平,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