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中。时事新闻与思政元素相结合,在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厚植家国情怀,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辩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英文报刊;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承载着丰富的语言知识,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索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以及思政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影响。
一、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思政概述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拓展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思政教育实施路径为:通过对英语报刊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语报刊新闻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学生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提高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将最具前沿性、时效性的报纸杂志引入课堂,有利于宣传中国文化和对外交流。学生阅读英语报刊中的文章,不仅可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而且可以加深对中外各国文化的了解,拓展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语报刊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利用
教学素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和依据,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英语报刊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是很好的英语学习读物。课堂中引入英语报刊,如《中国日报》(China Daily)、《环球时报》(Global Times)、《今日中国》(China Today)等,可大大增加学生的选择范围。但太多的选择往往让学生更加迷茫,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英语报刊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获取政治、经济、商业、科学、技术、生活、旅mP1/pEMY/uHKqh2RTJEwEpgaZ3Tdjw5L5/EImj9q+IM=行、文化、体育、娱乐等方面的信息。报刊栏目众多,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思政元素,教师需要关注报刊内容,发现新闻亮点,结合英语学习规律和方法,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
阅读政治经济类文章,一览国家政经要闻,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最新形势,当前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文化类文章充分展示瑰丽的中国当代和传统文化,如“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腊八粥”(Laba porridge)、“剪纸艺术”(paper-cutting)、“中国传统汉服”(Traditional Chinese hanfu)等,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的新的光彩。文娱类文章贴近大学生课余生活,热门电视剧及电影《漫长的季节》(The Long Season)、《封神1》(Creation of the Gods I)、《长安三万里》(Chang'an)、《满江红》(Full River Red)等充分展示了我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创作者的才能。旅游类文章深受大学生喜欢,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领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各地的风土人情。体育类文章展现了运动的魅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运动锻炼,强健体魄。各类报刊文章,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见识,丰富他们的头脑,还可以使他们从多方面了解国家发展的状况,提高其思辨能力,助其树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思想理念。
三、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一)课前准备阶段
教师选择符合学生英语水平和兴趣的报刊文章,做好前期工作。如选择刊登在2021年9月28日China Daily上的一篇名为NSOs contribute to educational equity的文章。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阅读,自行解决单词、短语和长句的难题。同时教师提供书面的词汇和句子讲解(如NSO、educational equity、 rural school等),供学生选择使用,使其在课前就对文章有较深入的理解。
(二)课中教学阶段
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填空和选择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文中的词或句子的理解情况。随后,再一次阅读文章,寻找其中的关键信息,并以问答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然后开展讨论与互动,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切入,分享他们对教育公平这个话题的理解,畅谈文章观点或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就教育公平、教育不公平以及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开展的行动三方面进行交流,实现思维碰撞。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畅所欲言,借鉴文章语句或是自行组织语言,言之有理即可。某学生发表观点的过程中,其他学生需要仔细倾听,做好笔记,抓住他人的主要言论。持有相同观点的学生4人组成小组,组内进行信息交换与整合,罗列观点与论据,再将观点发送到线上教学平台,供大家打分评价。
(三)课后任务阶段
指定两个小组在下一次课上作课堂报告,小组成员完善资料,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观点,查阅更多的新闻报道、图片,使报告内容更加丰富。评价分为三部分,线上检测学生对英语词句的理解程度,课堂上学生讨论后开展互评,教师对小组口头汇报情况进行评价。
四、英语报刊阅读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语言也在不断发展。为了准确表达信息,报刊文章里会出现新词汇,学生可根据上下文内容推测其含义,认识新词汇,如metaverse(元宇宙)、Goblin mode(哥布林模式,俗称“摆烂”)、Quiet quitting(躺平)、Partygate(聚会门)等。另外,新闻中的许多小词、替代词、生造词、缩略语以及时髦词,不仅可以调节文章篇幅,还可强化表达效果,使人印象深刻。学生在阅读时可整理归纳记忆单词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连词成组,将孤立的单词与上下文联系在一起理解,以词组的形式来记忆会更加高效。在涉猎各种内容的新闻时,“主动词汇”进一步得到巩固,“被动词汇”在重复学习中转化为“主动词汇”。类似话题的文章,单词和词组的重复率高,这就使得学生可以不断地巩固,从而积累更多的词汇。
(二)帮助学生灵活应用语法知识
首先,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极具特点,与平时常见的英语句子有所不同。为了吸引读者注意,标题常常省略冠词、连词、系动词等虚词,仅保留有确凿含义的词。标题句子的常见时态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和一般进行时,动词既能传神达意又兼具表达新闻事件时间的作用。语态方面,常常省略被动语态结构中的“be”以及by和它引出的动作执行者。学生若能明确英语新闻标题的省略用法,便能更好地理解标题含义,掌握新闻的主要信息。第二,新闻遵循新闻写作的“ABC”原则,即报道内容的精确性(Accuracy),语言文字的简洁度(Brevity)和语句结构的清晰感(Clarity)。句子中省略介词on、连词that,镶嵌插入语,长难句众多,时态灵活,定语多重,使得新闻中的句子较长,但因其内容和词汇的指向性,学生可比较容易地通过语法分析抓住句子的主体部分和附加部分。这种“找主干,理枝叶,联系上下文”的分析长难句方式可应用到其他英语学习材料的学习中,如四六级和考研英语阅读。
(三)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一般来说,新闻事件包含新闻六要素(5W1H),分别是who(谁)、what(发生了何事)、where(何地发生)、when(何时发生)、why(为何发生)和how(如何发生)。教师需加强学生对六要素的辨别,并对细节内容进行筛选。大量阅读报刊文章有利于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提高信息提取的敏感性和快速性,学生可在短时间内抓住新闻要点。在课上,教师通过分析讲解具有代表性的报刊文章,引导学生寻找六要素信息,传授相关方法与技巧,降低学生的心理焦虑。在课下,学生独立完成阅读报告,进一步强化信息提取技能。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大量的英语报刊阅读,涉猎各种话题和写作类型的文章,学生能了解到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新闻热点,获得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不同主题、不同文体和不同观点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让学生对相同主题的不同报刊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中外媒体的不同侧重点。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学生可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进行分析,从理论高度看待时事,密切联系日常生活,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培养其对文字的深刻理解力。海量的信息摄入,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使其对各方面信息有所了解,让学生在日常交流、课程学习和小组讨论中能有所启发、言之有物。学生有了足够的信息输入后,教师再根据相关话题布置任务,让学生开展讨论和分享。信息输入与任务输出相结合,促使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辩证地看待新闻事件和讨论的相关内容。重复此类课堂任务,不仅有利于夯实学生的听说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辨能力,使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理性,全面分析,深入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五)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阅读英语报刊,学生可以开阔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观点和文化,从而强化全球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英语报道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促使他们形成辩证的、独立的、全面的见解,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家国情怀、有文化素养、有道德修养、爱国爱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同一事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中、西方国家角度进行思考,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和新闻动态,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五、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英语报刊阅读,学生可以积累丰富地道的英语语言表达,提升整合资料、口语和书面输出的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此外,大量的英语报刊阅读有助于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语报刊文章中众多的思政元素有待挖掘,教师应将其更好地融入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姜燕.论报刊英语中国特色时政用语的修辞翻译策略[J].中国报业,2018(18):101-102.
[2]黄海琦.浅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以外刊为例[J].英语广场,2023(14):85-88.
[3]赖安.《英语外刊选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海外英语,2022(16):85-86.
[4]万文应.英语教学与报刊阅读[J].英语广场,2016(1):84-86.
[5]吴志杰.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的思考与建议[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3):113-115.
[6]徐锦芬. 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外语界,2021(2):18-24.
[7]杨成青.论英语报刊阅读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12):23-25.
[8]张健.新编英语报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陈丹,四川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