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开展自主且独立的学习,鼓励学生亲身去探究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常常会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但是只是口头的要求,没有明确学生的预习内容与预期范围,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检查,趋于形式化的预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预习是引领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感知、分析、判断、思考、理解的过程,在不断的尝试性学习中,学生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与浅层的理解。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聚焦前置性预习卡,准确把握学习脉络,引领学生开展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学习,让学习真正实现可视化,在不断创新中让前置性预习卡为小学英语教学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预习卡;教学策略
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将会陪伴学生一生,并让学生终身受用。前置性学习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去感知新知识,从中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明确自己已掌握的和需要学习的知识,在后续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带着问题认真听讲,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前置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增强对知识学习的责任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成就感,并通过创造性学习拓宽自身的学习视野,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前置性预习卡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预习视野,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了更加清晰明朗的预习思路,从而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一、巧用微课,激发预习兴趣
英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也相对较低,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师课堂所讲的知识并不是十分敏感。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角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预习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领学生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方向。
例如,在学习“We love animals!”这一单元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动物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下发前置性预习卡,并为学生制作微课,让学生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完成前置性预习卡上的任务。前置性预习卡上的任务包括:听、说、认读单词dog、duck、bear、pig、cat;听懂、会说句子“What's this? This is...”并能够在语境中运用;结合颜色类词汇,尝试对动物进行描述;欣赏、感受、学说与动物相关的趣味故事。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动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动物,初步感知词汇的发音,一边看图片一边学习单词,如dog、duck、bear、pig、cat。当学生学习完单词后,可以为学生引入“What's this? This is...”这一句式并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将新学的词汇和重点句子进行巧妙地结合。让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进行自主预习,巧妙借助图文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正音。通过视频以及图片让学生竞猜各种小动物,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运用“This is...”进行描述,同时结合颜色类词汇等旧知,鼓励学生大胆描述和细心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图片以及视频讲故事,熟悉语音语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增加知识的联结。在预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向家人或朋友介绍自己身边的小动物,为学生推荐更多表示动物的单词,如kangaroo(袋鼠)、bat(蝙蝠)、whale(鲸)、dolphin(河豚)、eagle(鹰)、penguin(企鹅)、owl(猫头鹰)、snake(蛇)、lizard(蜥蜴),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为学生后续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前置性预习卡,教师能够充分地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明确学生在哪些阶段与环节存在疑惑,同时也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有效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适当地建立激励机制,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激励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激励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预习效率。
二、预习汇报,提升自学能力
拥有自学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在将来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由地去探索、发明和创造。新时代的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求知,懂得如何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育教学偏重于机械记忆以及浅层理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学生的自主预习方式,通过引入前置性预习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汇报,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现在教师以及同学面前,不断创新英语学习模式。教师引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前,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原文音频,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至少听2遍,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加听原文音频的次数,让学生了解表示月份单词的读音,鼓励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去寻找表示月份单词的规律,感受记忆单词的有效途径。教师为学生布置前置性预习卡,卡片的内容包括必背单词、必背短句、必背句型、语法知识,让学生自主去学习重点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统筹能力。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运用所学单词、句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文章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之后,让学生对预习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总结与归纳,并汇报自己的预习体会。有的学生说:“通过课前预习,认真聆听原文音频,我的听力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与之前相比能够听懂更多的英语对话与指令。”有的学生说:“通过预习学会了很多英语单词与短句,能够在预习过程中使用新学到词汇和短句尝试进行简单的对话与交流。”有的学生说:“通过前置性预习卡,我对要学的知识有了更为系统化的理解与认识,能够积极主动地去研究一些英语文章与故事,锻炼了自己的理解能力,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并理解了一些基本的语言表达。”有的学生说:“通过前置性预习后的自主汇报,我的表达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我提前进行了汇报的准备,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在大家面前,自己有更大的勇气去面对老师和同学,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学习方向。
教师仅仅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是远远不够的,要直面学生的预习结果。学生自主预习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评价,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要给予夸奖与鼓励,让学生看到教师对于自己预习成果的肯定。也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自身的预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自主预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反思自身在预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对自身的错误及时进行更正,进一步促进预习效率的提升。
三、合作互助,提升预习效率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也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基本前提以及必要准备,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及时进行课前预习,那么在上课时会心中无数,甚至仓促上阵,难以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有些学生的学生自主性相对较差,在自主预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存在一定的懒惰心理。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相互帮扶,每个人都努力去解决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前置性预习更为有序,促使学生真正学会预习,提高预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与进步。
例如,在学习“Shopping”这一单元时,由于购物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所以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单词描述商品的品质和价格,能在图片和学生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能够按照意群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中了解中国及英美的货币名词及其符号,这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理性消费。小组前置性预习卡的内容为:1.购物场所:了解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家人常去哪里购物,以哪种方式购物,猜想未来的商店会是怎样的。2.购物学问:什么是条形码?条形码的好处是什么?什么是“三无”产品?如何精心挑选购物过程中的商品?如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3.购物流程:模拟购物流程,注重购物过程中的文明礼仪。前置性预习卡,引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用英语去表达。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式的分层预习方法,引领学生开展前置性预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4人,分别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和学困生1人。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安排一定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分层次去完成预习卡上的任务,并进行交流与分享。教师要对本组成员预习情况进行统计,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优等生和中等生不仅要完成任务,还要积极帮助学困生完成任务。A层次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B、C层次的学生是A层次学生的助手,既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又能够向A层次的学生学习。各个层次的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教师要结合预习卡中的内容,对小组成员的分工加以明确,不能太过于繁琐,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预习所带来的收获,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鼓励学生去完成高层次任务,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在合作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不断奋斗,形成团队合力。每个小组成员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都要为完成小组任务尽一份力。如果有人做不好,小组效率就会直接降低。在合作预习过程中,每一个小组都讨论得非常认真,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就连一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相互之间能够共同受益。同时,小组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与舞台,让学生能够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解决预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千篇一律地为学生布置前置性学习预习卡,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采用更为精准化的预习策略,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准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通过针对性培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达到理想的预习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效率。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前置性预习卡让预习过程变得生动可见。前置性预习卡不仅帮助学生有效预习,而且集任务、兴趣和学习资源于一体。通过这样的预习活动,学生可懂得如何进行有效预习,进而尝到预习的乐趣,并逐渐爱上预习。教师利用前置性预习卡创新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力求将英语预习活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芳.跨文化视域下小学英语前置性作业的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2023(30):56-60.
[2]肖琳.前置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3.
[3]陈英杰.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前置性作业设计研究[D].河南大学,2023.
[4]孙蕊.“双减”背景下初中前置性作业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3.
[5]李芳.基于以学定教的中高年级英语前置性作业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2021(18):59-61.
作者简介:周樟女,杭州市余杭区大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