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施困境和策略研究

2024-10-19 00:00:00袁小琴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有效推动了英语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可实现在主题引领下创设真实语境,借助丰富阅读素材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笔者从研究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和实施困境出发,围绕整合阅读材料、融合课内课外、巧设项目任务、加强读写结合、实施多元评价五个方面,提出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新课标;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英语教师愈加重视发挥学科启思赋能的教育价值,既引领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其文化认知。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主题为中心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围绕议题选取一组文章并设计系列化活动,促进学生串联知识形成结构化认知,并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基于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解读新课标,灵活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在轻松、开放的环境中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课标下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加强主题引领,创设整体育人环境

英语学习需要相应的语境。群文阅读是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多个文本的阅读。教师既要创设内容丰富的阅读情境、交际环境,又要创设“阅读、比较、探讨、整合”的学习活动,在主题引领下建设综合性教育环境。首先,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题。通过阅读多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提升对主题的敏感性,并学会通过文本信息去理解和解读主题。其次,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创设一个全方位的育人环境。通过与多种文学作品的接触,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这种综合性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提升社会文化素养,并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应注重创设群文阅读环境,以主题串联多种活动和情境,打造综合育人生态。

(二)创新活动方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新课标指导下,英语教学方式愈加多样,教师应注重创设实践性、启发性学习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英语课堂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能拓宽学生思考、分析和评价的环境,有序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性元素,开展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文学分享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教师围绕主题设计质疑表达、迁移创新等活动,依托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方式,给学生创设合作探究和跨文化交流的空间,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应注重围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创设群文阅读活动,在主题引领下串联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拓宽学习内容,充实语言知识储备

新课标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既要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掌握基本语言技能,又要具备语言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带来了更加广泛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各种文学作品、报刊文章等反映了不同领域和文化背景的知识和观点,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同时,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充实语言知识储备。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文本,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语言结构、词汇和表达方式,有效地拓宽的语言视野。学生还可以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掌握语言应用的技巧和策略。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群文阅读教学整合教育资源,搭建信息获取环境,促进学生走出教材去储备和运用语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二、现阶段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困境

(一)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忽视资源整合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目标逐步转向多元化育人目标。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更加注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记忆。首先,设定的目标聚焦能力。部分教师更加注重借助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忽视了其他潜在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等。这种单一目标设定导致了教学活动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资源整合侧重教材内容。群文阅读会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文本,然而教师在准备教学资源时往往只侧重于教材文本,忽视了其他类型的文本资源和趣味活动,使得教学目标、内容缺乏多样性和丰富性。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在目标引领下整合资源、开展活动,打造综合性群文阅读课堂。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交流互动

新课标指导下,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参与教学。然后在群文阅读活动实施中部分教师专注于讲解,忽视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究。首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有的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这导致学生对群文阅读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影响了活动效果的达成。其次,活动中缺乏学生间以及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而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师生、生生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无法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限制了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深入探究和个人成长。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创新教学,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等综合能力。

三、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主题,整合优质阅读材料

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开展趣味活动,引导学生获取语言和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确立主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围绕主题选取优质阅读材料,设计信息提取、交流互动和文化感知等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教师应综合考量学生的认知和发展水平,选取学生感兴趣、语言风格迥然不同、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提炼教材语篇主题,在主题引领下合理整合阅读材料,以主题加强阅读内容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促进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语篇“人与社会”“人与科技”的大主题择优筛选阅读材料,实现主题与学生认知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针对性选取课外文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细化分析。教师依据主题明确教学方向,整合网络资源、图书资源,选取趣味性、可读性较强的非连续性文本,如旅行宣传手册、景点介绍短文、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阅读多种体裁的文本,既激发学生表达旅行经历的欲望,又锻炼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加强课内课外融合,拓宽自主学习空间

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串联课内外教学,既拓宽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又利用网络引导学生接触丰富语料,形成自主阅读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可用课前任务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在导入环节,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学生作品,以群文共同表达的情感为基调,提出话题,引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开展自主探究。

例如,在“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课前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文本的背景,拥有自主阅读的空间。如教师借助交互平台设置课前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The Sound of Music”“The Rocker”等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What music stories do you know?”,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析和获取信息,并总结归纳,在课堂展示所思、所得。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阅读所得,让学生成为主题揭示者,课堂主导者。实现英语教学串联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比分析,在群文阅读中激发兴趣、锻炼能力。

(三)巧设项目探究任务,逐步引领深度学习

新课标强调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思维,且系统化问题便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话题、多角度思考观点,使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内化迁移。项目化任务便于教师围绕主题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针对文本的关联设置连续性问题,引导学生集体讨论、总结文本,促进学生思维和语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语篇中提炼主题,结合不同文本设置任务群,构建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阅读环境,落实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培育目标。

例如,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学中,教师结合“Full moon, Full feelings”“The spirit of Christmas”设置群文阅读活动,围绕单元主题设置项目化阅读分析任务。如,教师围绕共性问题设置“Project 1:How does the story begin? What happened?”等,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从不同视角描写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故事。同时教师可以针对本文细节设置“Project 2:Which aspects does the article describe the theme?”,促进学生感知语言风格、描述角度的变化,促进学生总结不同文章的语用特点、语言风格等。之后,教师针对文章主旨设置“Project 3: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并结合自身的认知进行表达和探究。教师以项目化任务为支架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利用系统化任务锻炼学生的语篇分析、独立思考和交际表达能力。

(四)设置读写结合活动,推动读写能力提升

教师应在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创设实践性活动,促进学生内化吸收知识并转化生成能力。在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带领学生学习文本中的语言知识,引领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句式,而且需要引导学生感知文本表达的情感,促进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体悟其丰富情感。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可以开展读写结合活动,实现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比较表达方式,深度理解文本,形成并表达自身独特观点,发展学生的阅读、思想输出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展示“Journey to the West”“Hansel and Gretel”等阅读内容,而且可以串联“The Emperor's New Clothes”“Houyi shooting the suns”等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对比传说、故事的创作思路、写作方式,从多角度理解故事传递的深厚情感。教师还可设置写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如教师设定“Read Chinese mythological stories and explore the implied meaning .”的主题,鼓励学生在仿写和扩写过程中使用阅读文本的语言技巧、结构框架,通过读写结合活动加深学生对群文主题的解读、文本的分析,并构建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提升的空间。

(五)融合多元评价方式,培育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创新提出的要求,也是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阅读活动中教师需搭建支架引领学生思考,还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为学生指明探索和学习方向。因此,在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目标设置多元化评价活动,既引进数字化评价方式,精准获取学生学情,又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构建多角度阅读探索的空间,从而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前准备活动中展示评价量表,针对问题解答情况、文本理解情况、学习参与情况、创新观点等设置评价指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实现思想碰撞和多角度探究。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评价活动,围绕文化、思维、语言和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设置群文阅读任务,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及时反思和调整,实现群文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教学实效,引领学生多维度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英语课程建设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师以核心素养目标为引领设计群文阅读教学任务,既在主题指导下开展情境式、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环境中巩固基础能力和充实语言知识,又从文本出发设置读写活动、评价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和使用意识,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立足教材有序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搭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文斌.以读促写的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J].校园英语,2022(44):62-64.

[2]林卫华.英语阅读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究[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2(24):40-42.

[3]雷永刚.英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群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7):231-233.

[4]普丽媛.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D].西南大学,2022.

[5]周闪.初中英语群文阅读的开展方法探究[J].中学生英语,2023(20):9-10.

作者简介:袁小琴,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