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以项目为载体设计综合性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提高项目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笔者利用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阐述项目化作业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在识记、理解、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改善当前作业现状,更好地发挥英语作业的功能与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项目化作业设计;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项目化作业设计缘起于项目式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项目任务,并以课外作业的形式驱动学生参与实践,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其核心素养将实现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应深入分析项目化作业的具体内涵,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项目化作业设计。
一、项目化作业概述
项目化作业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性作业,项目化作业也是项目式学习落实于作业体系的一种形式。区别于传统的作业形式,项目化作业更具有挑战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其内容指向单元学科核心知识,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对推动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第一,落实项目化作业能激活学生参与作业练习的积极性。传统作业设计中,大部分教师通常习惯直接给学生布置练习题目,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按部就班地完成,虽能起到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的效果,但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实现作业设计的真正目的。利用项目化作业,教师驱动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围绕核心知识进行能力的建构与重组。对学生而言,新颖的作业形式、充满趣味性的解决过程将极大程度地激发其参与意识,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心智自由的学习者。第二,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项目化作业的特点与新课标要求作出合理分析。在研究与探索过程中,教师将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作业设计能力,在驱动学生高阶思维发展的同时,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项目化作业设计探究
项目化作业设计并非直接提供项目,完全放任学生围绕项目主题参与课后学习活动。相反,教师要更加细致地开展教学设计工作,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实现学有所得。教师在设计项目化作业期间,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确保项目化作业能充分体现教材的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项目化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教材链接——项目化作业有目标
教材是项目化作业设计的重要参考,教师需要在设计前深入研读教材内容,基于新课标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科学提炼教学目标,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方向,从而设定项目化作业的主题和目标,确保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通过项目化作业应达成的目标,推动学生有的放矢地完成作业,为后续项目化作业的实践做好铺垫。
以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you” Unit 2 “My way to school”的项目化作业设计为例。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教师会发现本单元涉及交通工具、如何出行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应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能运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特殊疑问句来合理表达出行所选择的交通工具或方式。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化作业期间,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对这一单元的项目化作业目标进行预设,以清单的形式呈现,供学生阅览、分析。具体如下: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核心词汇by、walk、Ms、underground、take、after、hour,并深度探究上述单词的应用要点(提升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
2.在语境中熟练运用“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并能用“I come to school on foot.”等句子作答(提升语言能力)。
3.阅读教材文本,了解主人公在上班路上使用的不同交通工具,关注其动作的有序发生,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升文化意识)。
4. 能系统整合已知信息,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思维品质)。
☆项目化作业目标
1.巩固与交通工具以及如何出行相关的词汇与短语。
2.与小组成员合作调查班级同学的出行情况,并将获取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
3.掌握并运用所学词汇口头介绍小组作品,在表达与交流过程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体会出行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师通过项目化作业清单的呈现,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从而确保作业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借助作业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指导——项目化作业有抓手
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项目化作业,易出现盲从、缺乏主动性、思考僵化等问题,影响项目化作业的完成效果。针对于此,教师在布置项目化作业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少量时间为学生提供指导,带领学生梳理项目化作业的内容和目标,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其实现核心知识的再构建。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进一步了解项目化作业的组成以及参与实践时需要做的相关准备,确保其能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支架更好地完成作业,有效降低项目化作业的难度。
以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4 “More things to learn” Unit 2 “Festivals in China”的项目化作业设计为例。本次项目化作业的项目为“Festivals in China”,主要作业目标为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信息、主要习俗,感受、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对节日的喜爱,传播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求学生主动搜集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信息,选择某一节日展开深入分析与论述,以手抄报的形式为他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信息。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可知,许多学生缺乏主动搜集资料、思考的意识,习惯依赖他人。因此,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教师在指导期间需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引导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汇总资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our country?”,以问题驱动学生有针对性地寻找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资料搜集的方向。这样,教师给学生提供完成项目化作业的支架,能有效解决项目化作业难度较高、学生参与项目效率较低等问题,促进其迁移与运用已学知识。
(三)注重规划——项目化作业有生命
布置项目化作业的目的是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使其获得丰富生活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印象。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设计项目化作业,辅助学生将项目划分为多个阶段,驱动学生在各个阶段依托生活经验以及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使项目化作业更具生命力。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期间能进一步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连接,丰富对生活以及生命的体验,实现核心素养的深层发展。
以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Module 2 “My favourite things” Unit 2 “Cute animals”的项目化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设计“Talk about animals”项目化作业,并通过将项目划分为多个阶段辅助学生规划完成项目化作业的过程。
阶段一:信息收集——扮演“小小观察家”
前往当地动物园或搜集与自己想要描述的动物相关的资料,了解动物园常见动物的名称和基本习性。
阶段二:信息整合——绘制科学小报
制作关于动物成长过程的科学小报,要求图文并茂,通过图片展示动物的特点,并写出动物喜爱吃的食物,分享保护动物的方法和参观小动物时的注意事项,并通过文字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以及喜爱的原因。
阶段三:信息调查——调查班级学生喜爱的动物
按照教材中“Do a survey”部分表格的内容,清晰地呈现班级学生喜爱的动物,并在下方标柱这种动物日常喜吃的食品。巩固句型“What animals do you like?/What food does...eat/like?”的使用。
以上作业中,教师将项目设计为三个主要阶段,且各阶段都与现实生活关联紧密。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科学规划完成本次项目化作业的流程,完成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化作业。借助项目化作业,教师顺利驱动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巩固基础词汇、句型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等锻炼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内化所学内容,树立正确的动物保护意识。
(四)关注合作——项目化作业有趣味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倾听、乐于交流、大胆尝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互助”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要求。在项目化作业设计期间,教师考虑到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为确保班级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尝试设计合作类项目化作业,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实践。
以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Module 3 “Places and activities” Unit 1 “In our school”的项目化作业设计为例。本次项目化作业的主题为“Help parents make campus m864d931fba93e5178bcf1aa0ae2f36788010c3a142a3c08accc83d8507372690ap ”,教师创设了“学校开放日,家长前往校园进行参观”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所学有关位置、方位的知识,将校园内部地理位置以清晰的导览示意图方式呈现。为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指导学生参与训练。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指导小组成员自主推选出小组长,小组长牵头,明确本次项目化作业的具体实践安排。小组长可以先询问组员对学校内各处的游览路线的掌握情况,对大家的表述以及对游览图的设计意见做好记录。然后再安排组员对资料进行整理,尝试进行实地考察,在校园内进行游览,了解各建筑的位置及其内部情况,详细地为家长介绍前往不同地点的路线以及该建筑的名称与作用。各小组合作绘制导览图,并在导览图中标记小组各成员负责的项目。在小组合作共同绘制导览图后,组长要鼓励组员对作品进行描述,参考教材中“A visit to Rainbow Primary School”板块的句型“That's our ..../There is a... front of it.”等,通过成果交流的方式了解其他组成员的设计构思与模型方案,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交互氛围。
教师通过组织合作学生的方式驱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化作业,鼓励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共同动手创作,将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在激活学生艺术能力的同时,发展其创新思维与合作能力,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五)交流展示——项目化学习有成果
项目化作业是学生落实表达表现、探究实践、展示作品等任务的重要平台,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化作业后,应在班级开展成果展示活动,采用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根据其任务完成情况作出科学评价,确保教、学、评一体化发展,使学生能通过评价及时认识不足、完善自我,提高项目化作业的收益。
以牛津上海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 2 “Me, my family and friends” Unit 2 “My family”的项目化作业设计为例。围绕本课内容,教师设计了项目主题为“Introduce my family members”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单词设计并制作自己家庭成员的简介,以动漫的形式为每一位家庭成员绘制人物头像,清楚地表达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职业、外貌特点等。完成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成果展示,并关注其在表达、思维、创新、实践等方面的表现。根据本次项目化作业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评价表格(见表1):
借助评价表格的内容,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完成自评,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完成项目化作业过程中的素养形成情况,继而确保项目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作业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性小学英语作业模式,也是项目式学习在课后的一种实践方式。笔者系统总结了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项目化作业的设计方法,期望能推动小学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业巩固、复习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顾敏.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英语综合性作业设计探索[J].校园英语,2023(44):58-60.
[2]陈晓雯.“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项目化学习单元作业设计初探[J].小学教学设计,2023(Z3):142-144.
[3]郝丹.“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的设计[J].学园,2022(7):81-83.
[4]顾杨.探索小学英语作业新模式:以英语作业项目化为例[J].新课程,2022(7):169.
作者简介:孙怡(1994-),女,上海人,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灶实验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