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 “五育融合”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19 00:00:00杨羡珠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2期

摘 要: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五育融合”教学策略,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有助于英语阅读教学与时俱进,更符合时代要求。本文在肯定 “五育融合”推动学科资源整合、有助于大单元教学、推动英语阅读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五育融合”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推进英语阅读教学水平提升、丰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理论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五育融合”教学策略

一、前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初中英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通过培养思辨性学习思维和提升英语学习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与“五育融合”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所谓“五育融合”,就是“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即对学生的培养不应仅仅注重于知识文化的吸收,而应该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关注。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对应试技巧的传授和阅读知识的教学,难以兼顾学生思辨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应用“五育融合”教学策略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优化。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五育融合”教学的功能价值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与“五育融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五育中,德育排在首位,这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智育则指知识文化的吸收和发展;体育表现为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美育则指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劳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所谓“融合”则是不同方面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由此可见,无论是核心素养还是“五育融合”,都是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体现。“五育融合”教学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

(一)有助于各学科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最不好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作为独立的整体,割裂了学生寻找课程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五育融合”强调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文章主题扩大概念外沿,并积极应用不同学科资源融合“五育”。例如,在教学与运动相关的文本时,教师可以通过“五育融合”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运动项目和体育精神,通过教学和运动相结合,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文章内涵,同时也促进智育和体育发展。在教学音乐题材的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延伸,体会音乐对人精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引发学生更多思辨和思考。

(二)有助于实施大单元教学

传统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科知识的整合。由教本位向学本位转变,由零散教学向大单元教学转变,是推动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级思辨转变的重要路径。“五育融合”强调全面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五育”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方向,强调教学不仅仅侧重于智育或者美育,而应该开展大单元教学。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the city park”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解析、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活动后发表感想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实施大单元教学,综合培养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英语阅读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李松林经研究提出,实践参与是“五育融合”教学的根本途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仅仅学会语法知识和单词意思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英语与人交流。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合“五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有利于提升其英语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演讲、辩论、讲故事、生活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对地球正在遭受的污染破坏以及人们的行动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将文本内容与保护环境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把“多种育人价值自然地融合起来”,从而发挥不同教学方法协同育人的价值。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应试教育环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显著的不足。

(一)课堂上师本位现象突出,教学理念陈旧僵化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学习成绩,课堂上师本位的现象突出,教师多采用单一输出的方式进行教学,形成教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记的教学怪象。课堂上,师生互动和沟通显著不足,教师对学生思辨性思维和全面发展的关注度不足。此外,为了提升课堂时间的利用率,部分教师甚至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有“不一样的声音”。这样僵化陈旧的教学方式会削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核心素养和“五育融合”相脱离

当前,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对文本的延伸以及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往往关注度不足。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组织学生思考探究、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讨论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较少。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五育”中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关注度不足,阅读教学仅仅立足于教材或教学大纲,很少将理论学习与英语应用进行延伸和扩展,制约了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英语阅读学习方式。

(三)阅读教学中“思辨缺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

布鲁姆认知能力分层理论认为,人要获得知识和技能,除了低层次的获取知识、实践操作之外,应该从培养逻辑思维、思辨创新思维着手。因此,英语阅读应该遵循“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路径开展。当前,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忽视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促进学生质疑和探究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缺席”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失去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对文本的阅读不够全面,对答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旦脱离阅读文本,学生便不具备思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难以提升综合阅读能力。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五育融合”教学策略的应用路径

综合上文分析可知,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面临更高要求。基于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可应用初中英语阅读“五育融合”教学策略。

(一)课前加强德育教学设计,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

教师在课前,除了针对教学重难点制订教学计划之外,还应加强对德育的思考和融合,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初衷。以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应用多媒体视频、图片等进行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开发和应用的道德伦理。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先抛出问题“Do we need robots in our lives?”“What robots do we already have in our lives?”“What issues do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when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robots?”,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以便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探究能力。在学生初步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对机器人开发应用背后的伦理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应用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和伦理道德,开展“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道德教育。

(二)课中融合体育锻炼理念,加强智育思辨能力培养

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初中阶段各学科相对孤立,并未形成融会贯通的知识体系。“五育融合”要求对学生的培养应融合智育和体育,也就是既要学会知识,又要加强锻炼,实现身心智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融合体育素材的文本或教学内容,应进行深度开发。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与体育学科相关联,以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思维,帮助其树立终身运动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阅读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重要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段落分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梳理。以人物或者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人物关系图,对人物主次进行划分,从而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 除了文字表达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以活动组织或讨论辩论的形式让思辨在语言中深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思辨结果进行归纳,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

(三)推动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和审美感知的培育

英语阅读语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美”的环境,如果仅仅立足于应试技巧和知识灌输,在匆忙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师生会忽视对“美”的感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感知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因此,教师需研读教材文本,学会发现、挖掘并有效利用教材与生活中有关文化和审美的元素。

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的教学为例。除了解析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感知“好吃的月饼”背后我国中秋文化的渊源。同时进行延伸和扩展,将中外传统节日及节日背后的文化意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知。此外,教师可以在教学后提出问题“What other stories do you know about the moon?”,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Delicious Mid Autumn Festival mooncakes”进行思考,表达“Mid-Autumn Day is a special festival for family reunion”的美好愿景。

(四)课后融合劳育,重视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除了通过课前的教学准备和课堂教学加强德智体美方面的教育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应用课后时间,通过阅读作业突出英语的实用性。如教授完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制作月饼。月饼的制作将英语阅读文本教学和课后劳动实践有机融合,既能让学生从一起做月饼的活动中感知到同学协作和劳动的快乐,又能让学生在月饼制作过程中深刻感知中秋文化的内涵和意蕴。

此外,教师应一改以往以考试成绩为单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应该推动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化,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思辨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将“德育”“体育”“美育”“劳育”纳入评价体系。

五、结语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也是“双减”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体现。本文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指出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课堂上师本位现象突出,教学理念陈旧僵化;教学方法与核心素养和“五育融合”相脱离;阅读教学“思辨缺席”,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五育融合”有助于各学科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助于实施大单元教学,有助于英语阅读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基于此,本文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英语阅读“五育融合”教学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松林.以整体的教育培养整体的人:五育融合教学的框架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21(11):64-69.

[2]陈佩瑶.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101-105.

[3]王宇欣.“五育融合”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英语广场,2023(24):126-129.

[4]徐晓娟.“五育”融合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策略设计与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10):61-62.

[5]郑航思,刘祯.混合式教学下高中英语阅读“五育融合”的渗透[J].天津教育,2023(10):178-179.

[6]叶雪璃.“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Unit 2 Students Who Volunteer为例[J].英语教师,2022(17):99-102.

作者简介:杨羡珠,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