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6C”i课堂模式下新闻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成效,聚焦新闻阅读如何在“6C”i智慧课堂模式下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批判性思维、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结合新闻阅读的“6C”i智慧课堂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理解、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此外,这种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促进了课堂内外的合作和交流。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闻报道阅读;“6C”i智慧课堂模式
一、背景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还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传统高中英语课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有限;二是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有限,无法关注到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三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较少;四是反馈不够及时和全面。为此,福州格致中学创新提出“6C”i智慧课堂模式,笔者结合新闻阅读,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二、“6C”i智慧课堂模式概述
(一)关于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在智慧校园基础上出现的一种精准化教学模式,其立足于各类信息技术手段,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课堂教学等融合起来,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的应用既丰富了教学资源,也促进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渠道获取新知,对于学生各项能力的锻炼也颇有价值。通过互联网资源和智能终端设备辅助教学,教师有效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解决问题,使课堂不再是单向的教学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与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关于“6C”i 教学模式
基于智慧课堂,福州格致中学提出构建“6C”i课堂教学模式,其内涵包含i课堂(Intelligent class)和“6C”Caring(关爱)、Change(转变)、 Collaboration(合作)、Communication(交流)、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Creativity Thinking(创造性思维),涵盖智能教育手段、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式转变、核心素养培养等几大方面的要求。在教育理念方面,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手段方面,注重借助智能终端和数据跟踪以转变教学方式。笔者借助希沃白板(教师端)、希沃平板(学生端)、希沃白板5以及希沃易课堂等软件创设智慧课堂,进行实践和探索。
三、新闻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新闻阅读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契合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理念。通过定期阅读和分析新闻报道,学生不仅能够拓宽视野,了解全球不同文化和社会动态,还能在真实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同时,新闻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讨论话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交流和合作。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要求,也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供了绝佳平台。因此,将新闻阅读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语言技能、思维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四、教学实施过程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对象。笔者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流程,设计了一堂新闻报道专题课。从翻转课堂再到智慧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一)课前:关爱(Caring)和转变(change)
1.个性化阅读材料。根据每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水平,笔者通过蓝思值(Lexile Score)这一普遍采用的工具,为学生量身定制不同难度的新闻阅读材料。在学期初,学生通过测试以确定各自的蓝思值,从而确保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精准性。学生的蓝思值在550L至860L之间,说明他们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在推送新闻材料时,教师从诸如Newsela和Breaking News English等专为青少年设计的英语新闻网站中挑选难度适当的3至4篇文本,并附上英文解释,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预习。比如,笔者通过希沃易课堂电脑端在课前给学生推送了关于“AI-Lonely elderly given hens to keep them company” 的三篇难度不同的文本及新闻视频,并对新闻里出现的生词作英文注释,帮助学生理解。
2.思维转变。教师引导学生从事实接受者转变为批判性信息分析者。在预习时,学生需阅读相关新闻文本并在线上提交自己的问题。例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有“Why did the project choose to introduce chickens in care homes for the elderly?”“Apart from reducing loneliness, what other objectives does the project have?” “What are Wendy Wilson's and Lynn Lewis's expectations and views on the project?” 等。笔者再从中找出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上呈现。
(二)课前:Collaboration(合作)与Commuaication(交流)
课堂活动中,教师通过希沃易课堂平台的互动投票和讨论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例如,学生使用希沃易课堂的投票功能对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投票,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共享他们的观点和结论。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方式,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沃易课堂中的“发表观点”功能,便于师生共享和探讨多元视角,尤其有效突出了那些得到广泛共识的观点。在学生探讨他们提出的问题之后,笔者提出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新闻报道包含了哪些部分?”学生的回答集中在“what”“who”“when”“where”和“artists'words”,表明他们对新闻报道结构的理解有限。因此,笔者指导学生深入分析预习的新闻材料,强调了英文新闻报道的典型结构,其包括导语(lead)、反响(response)、过程(process)、引语(quotes)和受访者态度(attitude)等关键元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新闻内容,还能提升分析和总结能力。
接着,笔者利用乱序的新闻文本段落考验学生的组织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用一个词概述每个段落的核心内容。随后,利用希沃易课堂平板的“互动”功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通过拖拽等操作进行段落排序。利用投屏功能,各组的排序结果被展示并共享。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进行了积极的小组讨论,还通过辩论和协作进行了深入的内容分析和结构理解。
其后,学生在笔者引导下总结新闻报道的基本内容(如下表),包括导语、主体和结尾,以及倒三角形结构。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开展合作和交流,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还提升了整体学习质量。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识别关键问题并总结出新闻报道的结构,从而加深了对新闻文本的理解。
之后,利用希沃易课堂“互动”功能中的“课件推送”,学生在希沃平板上进行自我评估,从而检测和反馈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并提交答案,随后希沃白板呈现了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结果显示,学生对新闻报道的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更快地定位问题并回答,有较高正确率。这种互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评估工具,而对教师来说则提供了班级学习情况的全面视图,帮助其识别哪些知识点已被学生掌握,哪些需要进一步强调和解释。此外,教师还能够关注到每名学生的个别表现。
(三)课中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与Creativity Thinking(创造性思维)
1.批判性思维的增强。批判性思维涉及对特定事物、现象或主张的深入审视,学生应运用逻辑推理形成见解。在本课中,笔者引导学生在详细分析新闻内容后,回答两个关于报道“态度”的问题,即“What's Lynn Lewis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ject? What's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ject? ”。笔者鼓励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观点表达,旨在让学生识别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并教授他们如何分析报道的视角,从而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比较两个问题的答案,学生探讨“受访者态度”与“作者态度”的区别,深入解读新闻内容,从而辨识新闻文本的语言特征。例如,受访者Lynn Lewis表现出明显的支持态度,而作者则较为客观地陈述事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数据、引语及第三人称表述,帮助学生理解报道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放和扩散性的思维,它在思维活动中具有创新和开创的性质。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笔者鼓励学生给新闻起标题,以此提升他们的写作和创新技能。课堂中,笔者设置了一个情景应用环节,通过展示同一新闻在不同媒体上的多样化标题,引导学生总结优秀新闻标题的关键特征,包括关键词、强动词、描述性词汇、提出问题、简洁性。接着,学生在这些指导原则下开展小组讨论,创作新的新闻标题,并利用希沃易课堂的“拍照上传”功能上传他们的作品。展示后,笔者挑选了几个典型的标题进行分享和点评,从而加深学生对新闻标题创作技巧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巩固
课后作业环节在巩固学生对新闻篇章结构的理解。通过希沃易课堂教师端,笔者发布了另一则分级新闻报道,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适宜的阅读材料。这项作业的要求为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用一个词概括每段主旨。深入阅读后,学生需完成对最佳标题的选择和报道态度的分析,并在线上提交作业。通过智慧课堂平台,笔者密切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根据他们的表现提供个性化反馈,以促进其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五、总结与反思
这一案例展示了“6C”i 智慧课堂模式在提升学生语言技能和思维能力方面的有效性。它不仅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为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环境。在“6C”i智慧课堂模式下,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即时反馈,强化师生、生生以及人机之间的协作与交流。这一模式促进了学生思维和观点的激烈碰撞,学生通过讨论和辩驳提高知识掌握水平,教师能够综合关注学生的整体及个体学习情况,助力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这种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知识和创新教学能力。总体来看,结合新闻阅读的“6C”i智慧课堂模式为高中英语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乃玮.基于智慧课堂的TPRS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英语广场,2022(25):124-128.
[2]丁畅,裴学梅.面向“智慧课堂”的高中英语阅读课任务设计[J].基础外语教育,2021(2):45-50,108.
作者简介:李舒(198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 “‘6C’i课堂模式下新闻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和探究”(课题编号:FZ2022GH0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