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硬件设施不断完备、学生学习环境日益改善,但一些初中生受到不良风气影响,责任意识淡薄、担当精神欠缺。分析担当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当前初中生在该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担当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策略,旨在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关键词:担当精神;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黄钰(1999—),女,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重新审视党的青年工作,对于新时代下青年担当精神的培育进行了新的解读,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青年为什么要树立担当精神、青年需要担当什么以及如何树立担当精神[1]6。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思政课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本文从担当精神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共性角度出发,分析将担当精神有效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策略,为一线思政教师探索培育学生担当精神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一、担当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意蕴
担当精神内涵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整体框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习近平总书记根据青年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对青年要担当什么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划分:作为个人和家庭的一员,要对自身和家庭负责;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一员,要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作为一个大写的“人”,要对世界和全人类负责[1]7。而从宏观视域看,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从个人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探讨“我”与家庭、学校等集体的关系;八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正确认b6056d24c5db74ff97ac2a2eac96cfa5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遵守社会规则、勇担社会责任;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则上升到国家层面,上册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关键词展开,下册则放眼全球,帮助学生树立国际视野。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担当精神培养密切相关,将担当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具有可行性和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学科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2]。担当精神是一种积极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不仅激励个人直面困难与挑战,还要求个人关注集体和社会,履行必要的社会职责。义务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价值主要体现在知识性与思想性两个方面,学科知识是实现学科价值的基础,思想观念指引行为取向,升华学科价值,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体现育人的学科目标[3]。我国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需要广大青年挺身而出。将担当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引导学生在认知和情感认同基础上树立“愿担当、敢担当、能担当”信念并自觉践行。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增强教学效果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4]。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发挥教师群体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自我驱动力。“成大才”是“担大任”的必要条件,“担大任”是“成大才”的目标。新时代青年应坚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信念,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将担当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既能培养一批奋发进取的热血青年,也回答了“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
(三)有助于增强责任意识,实现育人目标
有了责任意识,必然要有担当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6]。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用理想信念之光指明前进方向,用责任担当之魄提供奋发动力,用实际行动书写灿烂无悔的青春画卷,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担当精神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彰显担当精神。
二、新时代培育初中生担当精神的现实困境
(一)功利主义和网络负能量导致初中生不敢担当
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发展为初中生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实时热点的途径。而随着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其内容的复杂多样对初中生的价值观塑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前,部分初中生受互联网不良因素的影响,价值观念趋向功利化,具体表现为缺乏长远规划、追求当下短暂快乐,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更注重追求物质幸福等[7]。功利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部分初中生在选择做与不做时以对自己是否有用为依据。再者,初中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网络舆论风波容易盲目跟风,面对海量信息难以分辨是非和坚定正确立场,这不利于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培养。此外,社会上一些负面新闻的报道也让初中生意识到好人难做,做好事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导致他们在遇到问题时畏首畏尾、不敢担当。
(二)躺平精神和摆烂心态致使初中生不愿担当
“躺平”是当代青年群体焦虑、颓废等社会心态的重要表征,其常常与懒惰懈怠、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等挂钩[8]。“双减”背景下,各学校按照要求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但初中生课业种类多,同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升学压力较大。面对这种情况,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低,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最后选择“躺平”或“摆烂”。这属于一种学生面对现实压力与挑战的逃避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动摇他们的理想信念、涣散奋斗意志和抑制前进动力。
(三)自我角色定位不清晰导致初中生不可担当
“青年强,则国强。”从个人维度来看,部分初中生重视个人休闲娱乐,对国家发展和社会时政的关注度较低,对自身发展缺乏长远可行的规划;从国家维度来看,部分初中生未能将个人未来和国家未来相结合,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要担负的责任,没有奋勇前进的斗志。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到,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不准确会导致初中生责任意识淡薄。因此,认清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是树立担当精神的前提和践行担当精神的必要条件。
三、担当精神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厚植家国情怀,传播网络正能量
担当精神与家国情怀不可分割,担当精神源自对家庭、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担忧。家国情怀是一种社会精神表现,彰显人民对家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提升社会凝聚力、增强社会感召力和增进国家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9]。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单纯给学生灌输知识点,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利用短视频的可视化特点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营造积极正向的学习环境,传承红色血脉。
如在讲授九年级上册“凝聚价值追求”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分组,让各小组负责收集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和代表人物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同时,可以播放有关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对比的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我国的飞速发展。教师还可以联系“我们的梦想”一课,形象具体地解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联系,引导学生立足实际树立远大理想,并脚踏实地朝着理想前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作为国家的一分子和祖国未来的希望,有责任和义务投身于祖国建设事业中。
(二)发扬“自讨苦吃”精神,锤炼担当意志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说:“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优渥的生活条件下,部分初中生产生了“怕吃苦”想法,遇到问题不愿担当,长此以往,将失去担当大任的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机制不断完善。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需要教师和学生“自讨苦吃”,在吃苦的过程中坚定担当精神信念,在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提高担当时代使命的本领。从教师层面来说,思政教师要坚定立场,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通过精心设计作业,延伸思政课的时间和空间,并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观念和言行。例如,在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层面的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观察,发现自身和身边的不担当行为,通过自我反省和他人提醒,反思日常中的不担当、不作为;在课中分享“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榜样,发挥典型模范的引领作用;在课后参与“我是中华小担当”活动,养成自觉担当的行为习惯。思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创新课堂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学生层面来说,单一背诵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已不适用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应该从“知”上升到“行”的层面,深入挖掘课本知识,在师生互动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共鸣,由思想上认同转化为行动上变化。
(三)明确角色定位,主动担当使命
新时代的青少年需要将自己定位为促进家庭和谐、弘扬社会正气和追求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认清个人肩负的责任才能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初中生应在担当责任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我认同感,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的内容重点说明了孝亲敬长的原因和做法,以及如何构建和谐家庭。笔者在课堂中询问学生“当家人之间发生矛盾,你的做法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袖手旁观;而对家务分工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由家长承担,自己只需要负责学习。由此可见,在家庭这个小集体里,大部分学生尚未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责任意识淡薄。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对家庭责任的主动担当能为学生后续步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做铺垫。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设置情境,以正向和反向案例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通过对角色的体验进行价值判断和自我定位总结,最后感知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培育需要立足家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学校班级小集体和国家大集体,家庭为青少年成长提供健康底色,学校教育起引导作用,社会风气塑造榜样形象。由此,以定位明确方向,方向引领进步,指导学生在担当中成就自我、奉献社会。
结语
培育具备担当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要想培养“肯担当”“能担当”的初中生,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引导,营造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明确人生目标、激发内生动力,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担当精神向担当行动的转化,从而成为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翟征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担当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理路、内涵要义和时代价值[J].新生代,2023(6):4-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8.
[3]欧捷.价值性和知识性:思政课教学的应然追寻[J].教育参考,2019(6):80-83.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5]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1).
[6]颜炳罡.梁漱溟先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J].走进孔子,2023(6):69-73.
[7]陈锐.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8.
[8]张小玉,张宥.以新时代奋斗精神纾解青年“躺平”困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1):29-33.
[9]李闪莉.家国情怀教育:初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异同及其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