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024-10-19 00:00:00蔡银花
求知导刊 2024年19期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要素被划分为若干个知识能力训练的“点”,并且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的导语页中被明确标出,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通过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深入的学习环境。探讨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旨在为学生搭建系统的教学框架。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蔡银花(1985—),女,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街小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语文要素涵盖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的内容,基于语文要素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旨在让学生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综合、互动和富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一、逆向设计,理清单元脉络

逆向设计的主要原则在于从预设的学习成果出发,规划教学的内容,确保教学活动能有效地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逆向设计思路有助于精准地聚焦学生应当掌握的核心知识[1]。教材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作为编排单元的双重线索,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目标的一致性。人文主题反映语文学科的内涵,强调文化、历史、伦理方面的知识传承,语文要素则聚焦于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逆向设计的教学框架认为教学的起点应当是明确的学习成果,即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后应掌握的知识能力。基于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策划清晰的学习路径,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紧密围绕着最终的学习目标展开,避免教学内容重心的偏离。

以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猫》《母鸡》《白鹅》的教学为例,此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要素,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会作家对动物的感情表达。在授课前,教师要找准教学的目标,利用逆向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以及为何选择它们作为朋友。此环节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他们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紧接着,教学进入“相知”阶段,学生主要通过阅读《猫》和《母鸡》,探究老舍对动物的情感表达。通过课堂讨论和对比阅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老舍在不同作品中展示的对动物的喜爱及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作家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动物,并将这种感情表达与自己的感受联系起来。此单元中的《白鹅》提供了与其他两篇作品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丰子恺对白鹅的特别描述方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动物描写的理解。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完成“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作文。这不仅是对学生理解应用语文要素的检验,也是激发其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二、问题支架,贯通单元知识

构建问题支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问题的设计通常涵盖从基础知识到高阶思维的不同层级,旨在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发现这些问题与单元核心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这些问题转化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从基础的知识记忆过渡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构建问题支架能够促进单元内语文要素的深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设计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应用自身所学的语文知识[2]。通过这种方法,语文要素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必备工具,能让他们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文章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通过问题支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同时贯通单元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如何描绘母亲的?母亲的哪些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问题,可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具体场景,深入挖掘母爱的内涵。在《父爱之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文章中有哪些行为体现了父亲的爱?与《慈母情深》中的母爱相比,你觉得这种父爱有何不同?”这样的问题可引导学生对比两种爱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父母之爱。对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巴德的父母对他的诗有不同的看法,这反映了什么?你在家庭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通过思考,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本,还能将所学内容与自身经历联系起来,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环节,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慈母情深》的课后习题中,可以让学生分析文末母亲塞钱给作者的场景,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在《父爱之舟》中,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细节描写,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情感色彩。

三、任务驱动,构建单元情境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在于通过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语文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单元的主题内容设计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展现单元内课文之间存在的逻辑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也可以积极设计合作创作任务,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还可以通过设计情境任务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任务驱动法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任务以两个主要的语文要素为核心:一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些要素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促进了他们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对于《牛和鹅》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有效批注的任务。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已经批注的文本,并解释批注的目的和方法,随后,让学生自己阅读《牛和鹅》,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出批注,要求批注内容要涵盖体会、疑问、写作手法的分析以及从中获得的启发。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语句,从而使学生体会主人公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对人物心理变化的敏感度。对于《陀螺》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的语句,帮助他们理解“我”的心情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理解能力。在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仿照例子,使用动作描写来表达某种心情,完成从阅读到写作的转换。

四、比较分析,挖掘单元内核

通过比较不同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和情感,学生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角度进行比较分析,讨论不同作者如何选择不同的细节描绘类似主题;指导学生观察不同课文的组织结构,探讨这些结构选择如何影响故事的表达。在语言层面,比较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体和作者的语言特色。学生可以探讨不同课文中的词汇选择、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是如何反映作者的风格的。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语言的美感。

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的教学为例,教师要紧扣单元内核,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地自然人文景观特色的理解。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关注阅读理解以及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关注每篇课文在静态和动态描写上的特点。《威尼斯的小艇》通过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交织,生动地展示了威尼斯日夜变化的美景,在学习时,可以让学生积极探讨这种描写方式是如何展示威尼斯独有的魅力的。《牧场之国》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以及拟人化的语言,展现了荷兰牧场的宁静与闲适。通过比较《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的描写风格,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不同作者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表达手法来呈现景观的美的。《金字塔》通过静态描写结合想象来展现金字塔的神奇,采用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新的阅读挑战,帮助他们理解独特的文本结构。

五、联结拓展,引入课外名篇

教师可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阅读、生活体验以及其他相关主题或作者的作品相结合,形成学习网络,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加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共鸣。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后的“阅读链接”和课外拓展阅读来加深学生对某一主题的理解[4]。通过教师提供的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学生可以从多元视角来理解主题,提升阅读能力。通过联结扩展策略,教师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将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每篇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特点,把握《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智谋、《景阳冈》中武松的勇敢、《猴王出世》中猴王的活泼可爱以及《红楼春趣》中宝玉的率真。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课外名篇进行联结扩展。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章节,以更全面地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其他部分,以深入探讨宋代英雄人物的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西游记》和《红楼梦》的其他章节,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本中体验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六、读写结合,实现单元整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强调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之间的紧密联系,旨在通过综合运用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创造和表达能力,以促进单元整合教学。为了实现读写结合的最佳效果,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读写练习,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三篇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的静态和动态描写,增强文本分析能力。紧接着,教师可以将阅读理解与写作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写作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将所学的阅读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还能在创作过程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活动还包括对动态和静态描写技巧的进一步练习。通过模仿练习,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更好地表达情感。这种方法有效地将阅读和写作的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培养,还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表达。通过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和反思阅读体验,学生能够增强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结语

总的来说,逆向设计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系统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具体的语文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单元内容,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实际的学习成果。借助比较分析和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可进一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通过比较不同文本,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够发展批判性思维。联结扩展和引入课外名篇的教学策略,可以将课堂学习与更广泛的知识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将二者融为一体,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语文学习环境。同时,这种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对语言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种教学策略不仅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基于实践价值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4(2):75-77.

[2]陈蕊.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2):171-172.

[3]刘艳丽.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5):168-170.

[4]李修成.小学语文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析[J].启迪与智慧(上),2023(1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