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客观分析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应用微能力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型进行改进,结合区域教育实践经验,分析了微能力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型的应用策略: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为目标的实现制作量表;开展进阶式课堂教学,为素养的内化创造环境;开展反馈式课堂观察,为教学的改进设立机制。
关键词: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教育信息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科研课题“能力提升工程2.0——区域立体推进五维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TSGCKT202330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丽灯(1972—),女,广东省江门市教育研究院(市教师发展中心、市教育考试中心)。
一、问题分析
新课改实施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在课堂中组建合作小组、评优划“正”字、创建虚拟超市等系列课堂互动不断生成,但也存在小组合作赋分结果成“大概数”、“正”字统计不准确、虚拟超市成“糊涂账”的现象。如何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是每一位教师应思考的问题。当前,构建微能力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教师应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可操作性,让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真正落地。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学生当前学习状态的评价与反馈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激励学生以及释放学生学习能量。因此,微能力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对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的起点、终点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从起点到终点的行为改变量或表现的瞬时状态进行评价。课堂作为一个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材、媒体及所有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成分[1],元素众多,互动频繁,信息量大。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要采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如何采集,如何应用采集后的信息等,都是需要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改进与对策
面对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基于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践,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思路。一是搭建适合本地实际的以微能力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型架构,架构横向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课堂观察构成,纵向由28个微能力构成,以形成支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课堂观察等任务的多样本采集与跟踪的闭环架构(如图1)。二是设置评价量表,拓展教学设计,为教学实施及评价提供前期数据支撑,即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结合常规课堂教学,引入评价量表,支撑信息采集与分析并形成诊断数据,以规范教学设计。三是进行问题难度进阶设置,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贴近学生认知水平设计进阶学习活动,重构学习与教学方式,促进传统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四是进行反馈修正设置,促进课堂观察,聚焦学生表现性任务完成度,关注学生知识近迁移与远迁移的效果,对教与学状态进行分析[2]。
(一)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为目标的实现设计量表,使课堂教学有灵魂
信息化教学设计包括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是以微能力支撑起目标、任务、活动及评价环节的设计,推进素养导向、注重综合、进阶设计、强化指导、加强实践等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设计中的贯彻落实,促进教学核心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衔接、学科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匹配,为教学实施及评价提供支撑。支撑基于素养的学习目标的准确制订,使目标与学生的素养发展挂钩,与知识内容、思维训练及操作实践挂钩,促进知识、思维与实践的统一;支撑学习目标与教学任务关联,将教材中的综合性知识与技能融入教学任务中,强化学科知识的整合,强化核心概念或大概念的设计,强化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综合性教学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支撑教学活动的进阶设计,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相一致的教学活动,应用进阶式思维型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以螺旋上升式的教学活动激趣;支撑学业质量评价精准设计,将学生学业质量与学生学习行为结合起来,针对情境的复杂程度、知识的抽象程度和应用的综合程度等三个维度设置表现评价量表、制订学习策略并组织综合训练。将学业质量评价与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提高学业质量评价结果分析精度,准确诊断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实践性,促使教师设置的任务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学业质量等级相匹配。
二是以微能力支撑起教学目标的前馈数据采集及提示功能,落实对各环节实施情况的跟踪。
三是以微能力支撑起评价量表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情分析、反馈和预警功能,及时掌握学生学情,当学生学业达成值低于预设值时发出预警,及时调整下一步目标。评价量表是评估学生学业表现结果的主要工具,可以清晰地反映教学目标实现情况,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主要抓手。教师可从评价量表中采集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数据,进而准确调整教学目标。
关于评价量表,教师可设置两类评价量表。一是学业表现评价量表。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促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迁移,因此,进行迁移练习是实施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设计迁移任务评价量表是实施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重点。学业表现评价量表的质量是影响过程性评价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对此,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一致性的问题。准确把握教学评一致性的真谛,确保所教所学所评一致,确保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一致,提高效度,防止一个目标囊括几个标准。其次应该关注适切性的问题。确保技能目标与学生实践相适应,让学生掌握技能训练方法,聚焦“示范”与“实操”;确保知识目标与学情相适应,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握关键词汇、基本概念。教师可采取支架递进、区间增量等多种方式设计量表,防止出现由单一评价结果造成结论以偏概全的问题,防止覆盖内容、马上回忆等应试化倾向。最后应该关注迁移性问题。确保学生的新知识学习与原有知识学习相联系,确保学生的新知识学习有应用迁移训练,防止无中生有的迁移或超远迁移。二是行为表现评价量表,基于兴趣、信念、归因、目标、社交等动机,设置动机习惯、管理习惯及学习习惯三个维度的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优化。
(二)开展进阶式课堂教学,为素养的内化创造环境,使课堂教学有生成
只有设立明确的目标才能达成预期的学习结果,只有采用正确的策略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结果。教师可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修正)闭环管理思想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与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设计要形成目标、任务、活动与评价闭环,教学过程要始终关注起点行为与终点行为的改变量,始终关注学生尝试与纠错的生成,始终关注教师反思和修正的实现,始终关注持续、及时的描述性反馈,始终关注通过反馈调整目标,始终关注执行过程的学用转化。
一是应用微能力点转化难懂问题或抽象问题,使之可视化,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与抽象思维。二是应用微能力点理清真实问题情境因子的多少、相互之间的关联、相互之间的交叉性程度等,理清学习案例情境与真实应用情境的差异,培养学生适应真实问题中复杂性环境变化的能力。三是应用微能力点理清实际应用问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因子的多少、各因子之间的关联、相互之间的交叉性程度等,培养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综合能力。最终通过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环境适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迁移应用知识,促进学用转化。此外,在预期目标引领与任务驱动下,分解基础任务,实施结果迁移训练活动,进行学业表现评价,形成递进式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型应该支持自评、互评、小组评及总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其中,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是这一评价模型的重点。只有让学生明确预期学习目标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才发生;只有让学生自我评价,才能提高学生自我诊断能力;只有让学生相互评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动力,提高学生协作能力。
学生能自主领会并能够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情境,就表明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因此,必须为素养的内化创造环境,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经历由基本任务学习到现实任务探究,最终进行真实任务迁移的过程。因此,评价模型必须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来精准采集每一个数据,有一套“神经网络”来支撑信息流通,有一个超强的“大脑”来智能分析数据(如图2)。
如何结合教学过程实施信息采集是支撑评价模型实施的另一个难点。信息采集方式以人机对话为主。其中,学业表现评价依托采集工具收集评价量表及其蕴含的各类活动信息,采集工具采用简易微能力工具和快拍仪,成本低廉;行为表现评价(或教师课堂观察评价)采用描述性记录,采集工具采用安装配套功能软件的普通手机,设置学生点名功能,方便指向评价对象。教师可设置信息采集任务跟踪单(如表1),采集学生学业表现及行为表现信息并进行评价。
(三)开展反馈式课堂观察,为教学的改进设立机制,使课堂教学有升华
教学是教育者为促进学生学习而对学习环境加以操控的过程。评估涉及确定学习者学到什么、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者与学习相关的个性特征[3]。因此课堂观察的重点是教师教学效能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以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把握程度、课堂创设适宜条件的程度、教学中帮扶程度等要素支撑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反思精度,便于观察者提出准确的改进建议。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是课堂观察的核心点,评价模型的构建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作为数据支撑。课堂教学的讲、听、练是反映教与学沟通程度的主要内容,“讲了清楚吗”“听了明白吗”“练了会用吗”等问题蕴含了学生参与学习、理解知识、迁移知识等方面的信息。制作上述数据分析报表,通过数据表征学生注意力持续性,分析教与学的沟通程度,有助于教师决定是否要加大刺激力度,调整教学设计。
三、总结
微能力支撑的过程性评价模型借助机器语言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加快信息交流速度,提高分析精度,提供决策支撑,提高了评价效率。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调整和改进。微能力支撑的过程性评价模型的应用,是为了让教学目标更明确,学习任务分工更明细,教学情境的创设更适切,知识本质的揭示更清晰,问题规律的呈现更充分,学生思维培养的推进更有力,学生应用能力的迁移更到位,学生自主学习力的提升更明显。此外,其还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能效,提高课堂效益,进一步提高区域教学质量。
微能力支撑的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型是人机沟通的结果性描述,而非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展示。由于区域教育工作者研究能力有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区域教师课堂改革理念更新程度不足,信息化与课程融合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的限制,要真实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全貌,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究。希望未来的智能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支撑过程性评价,助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褚献华.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
[2]希尔.设计与运用表现性任务:促进学生学习与评估[M].杜丹丹,杭秀,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5.
[3]梅耶.应用学习科学:心理学大师给教师的建议[M].盛群力,丁旭,钟丽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