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与作者共情

2024-10-18 00:00徐林玲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4年8期

散文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人生体验,读者只有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心灵交流,才能真正领会其作品的内在魅力。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散文时,仍然局限于对文字表面意义的理解,缺乏对作者心灵感受的把握。在阅读中与作者进行有效的心灵对话,是提高散文阅读能力的关键。通过系统梳理散文阅读的核心要素,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在与作者的心灵交流中,收获智慧,实现情感共鸣,从而在文学的熏陶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感悟作者情思,领会散文之“魂”

(一)体味情感,感知作者内心世界

在散文中,作者常常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这些情感时而欢快,时而忧伤。它们构成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缩影。因此,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用心去体味作者的情感,感知其内心世界。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父亲的背影:“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些语句,饱含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酸楚和不舍。透过这些语句,我们不仅感知到作者对父亲的感恩之情,更领悟到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二)把握意境,领悟作品艺术魅力

在散文创作中,作者常常通过营造意境来传达情感,表达思想。意境,是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能够烘托作品的氛围,更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因此,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把握其中的意境,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王鼎钧的《梦萝》中,作者以梦萝的凋谢,象征理想的破灭:“一朵朵凋谢了的梦萝,是我永难忘怀的哀恸。我常常站在那如雪的花瓣上徘徊,心里充满了惆怅。”品读这些语句,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彷徨,体会到理想破灭的痛苦。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梦萝的意象,创造出一种凄美而悲凉的意境,读者在欣赏意境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与作者实现了心灵上的交流。

又如,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荷塘夜色图:“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些语句营造出一种优美、恬静的意境,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荷塘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三)探究主旨,发掘散文深层内涵

散文虽篇幅短小,但往往言简意赅,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因此,阅读散文,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要学会探究其主旨,发掘其深层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会散文的精髓,获得心灵的启迪。

例如,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回忆了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种种经历。表面上看,这篇散文只是在怀念童年的快乐时光,抒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但我们如果深入探究,就会发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感悟。童年的纯真快乐的感觉,终会被现实的残酷所冲淡;生活的美好,常常掺杂着苦痛。这一主旨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二、把握表现技巧,探寻散文之“形”

散文之美,既在于其“魂”,也在于其“形”。语言、结构、叙事、抒情,这些表现技巧共同构成了散文的独特魅力。散文特点常被凝练为“形散神不散”,即形式自由灵活,但内在思想情感却十分集中。这种特点,源于散文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和思想的自由表达。因此,阅读散文时,我们不仅要感悟其情思,更要学会把握其表现技巧,探寻散文之“形”。

(一)语言:品味精妙词句,感受语言魅力

散文的语言往往富有诗意,令人回味无穷。作者常常通过精心雕琢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深邃的思想。这些语言,有的清新脱俗,有的典雅华丽,有的朴实无华,有的文采斐然。它们构成了散文独特的语言风格。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品味其中的精妙词句,感受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林语堂的《生死书》中,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对生死问题的思考——“生命既来之,则安之。生命有限,而智识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些语言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令人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二)结构:分析谋篇布局,理清思路脉络

散文的结构往往灵活多变,这种自由的形式正是散文“形散”的体现。但这种“形散”并非毫无章法,而是作者的谋篇布局,旨在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因此,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分析其中的谋篇布局,理清作者的思路脉络。

例如,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以追忆童年的形式,回顾了自己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种种经历。这些经历看似零散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最终汇聚成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这种结构,体现了作者缜密的思路和精巧的布局。

(三)叙事:梳理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特点

散文虽以抒情见长,但叙事也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法。散文的叙事往往简洁凝练,不事铺陈。作者常常通过生动的叙事,来烘托情感,表达思想。因此,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梳理其中的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特点。

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以回忆父亲送别自己的情景为主线,展开了叙事。这个叙事过程虽然简单,却极其动人。通过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作者深刻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种叙事简洁而有力,充分体现了散文“短小精悍”的特点。

通过对散文语言、结构、叙事等表现技巧的把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散文的独特魅力。这不仅能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也能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为我们的人生智慧增添新的养分。让我们在散文的海洋里徜徉,用心感受作者的情思,用思维探寻作品的形式,从而在文字的魅力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拓展思维空间,实现心灵之“融”

(一)联系生活,用生活阅历丰富阅读体验

散文,虽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许多散文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悟的结晶。因此,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将作品与生活联系起来,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丰富阅读体验。

以鲁迅的《朝花夕拾》为例,在这部散文集中,鲁迅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自己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种种经历。读到鲁迅描述“百草园”的景象时,我们是否也会想起自己儿时的游戏场所?那里是否也有着令我们难忘的美好回忆?读到鲁迅描述“三味书屋”的场景时,我们是否也会回想起自己求学时代的点点滴滴?那时的我们,是否也曾像鲁迅一样,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这样的联想,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心境,也能让我们的生活阅历得到丰富。

(二)思考人生,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养分

散文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人生体验,更蕴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许多散文作品,都是作者人生智慧的结晶。阅读散文时,我们要学会从作品中汲取智慧的养分。

例如,在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这部散文集中,梁实秋以优雅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人生如蒲草,当浮当沉,当浮且浮,当沉且沉,不必计较。”这一观点启示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境和挫折,关键是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不要过于计较得失。这样的人生智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也获得了宝贵的人生智慧,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滋养。

再如,在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这部散文集中,周国平以深邃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种种问题:“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最宝贵的是造就生命的时光。”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三)启迪心灵,在阅读中实现心灵成长

散文阅读本质上是一个启迪心灵的过程。通过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我们可以获得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启发,从而实现心灵的成长。

例如,在杨绛的《我们仨》中,杨绛以平实而动人的笔触记录了自己与丈夫钱锺书、女儿钱瑗的点点滴滴。读罢此书,我们的心灵也许会被这种深沉而持久的爱所打动。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中最宝贵的,是我们身边的人。它启示我们,要用爱去温暖身边的人,用爱去点亮彼此的生命。

再如,在季羡林的《牛棚杂忆》这部散文集中,季羡林以睿智而豁达的笔触,回顾了自己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季羡林始终保持着乐观和豁达的心态。这种心态启示我们要学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要勇敢地面对,并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使心灵得到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