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在手 出彩有我

2024-10-18 00:00姜有荣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4年8期

综观2024年高考优秀作文,可以看出考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可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以下六个亮点尤为令人瞩目。

一、立意:高扬核心价值

考生需要深明当代青年在强国复兴中的使命和责任,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发展、自己的前途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紧扣时代脉搏,高扬核心价值,谱写出“强国有我,未来我来”的青春乐章。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①求索于未知,难免一路荆棘,但正因如此,终点的繁花才更加迷人。从进军南极的前赴后继,到探索地心的愈挫愈勇;从“蛟龙深潜”的艰苦奋斗,到“嫦娥探月”的迎难而上——真理的分娩往往伴随着阵痛,而未知与已知之间,正是不惧泥泞的双脚踏出了通衢,正是不畏艰险的双手构筑起桥梁。“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与其视途中坎坷为重重阻力,不如视其为对勇者的淬炼,那是自限于舒适圈的人所不曾领略的胜景。

(新课标Ⅱ卷《求索寰宇,奔赴群星》)

②敢于“自定义”,勇往直前,彰显风华。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穿越时空的隧道,只有那些敢于“自定义”者方可留下生命的印记。君不见,陶渊明敢于“自定义”,秉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返归自然;君不见,革命先辈们敢于“自定义”,为打破一个旧世界,在嘉兴红船上点燃中国革命的火种;君不见,钟芳蓉敢于“自定义”,在众人的冷眼嘲讽中坚持自己的考古梦,以纤细的双臂擎起保护中国文物、守护中华文化的梦想。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吾侪青年应敢于用“自定义”彰显青春的锋芒,在勇往直前的历练中塑造自我。

(天津卷《满天霜月花边宿,无复庄周梦蝶狂》)

例①列举我国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旨3dfb90beeb8fb8fdfe062d8ff0d1a47a1711c01e4bbb81447cf374cdb02019ba在增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激励青年迎难而上,接续奋斗,探索未知路,建功新时代。例②列举陶渊明、革命先辈、钟芳蓉的例子,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青年传承文化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勇于“自定义”,当好接棒人。

二、见解:焕发夺目新意

有些考生对生活的体验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人生的经历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对社会的观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因而能够从众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其见解焕发着夺目的新意。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①不可否认,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反映事物的受欢迎程度甚至社会价值。然而一味追求认可度,则可能导致个性的消解和创新的缺失。当所有人都以获得他人认可为目标时,独特的见解和创新的思维就可能被压制。因为,创新往往意味着与众不同,在短期内难以获得广泛认可。如果社会只看重认可度,那么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创新,就可能会被忽视。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认可度这一评判标准。它可以作为参考,但绝不能成为唯一的准则。我们应该学会在认可度之外,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独特风格和创新火花。

(上海卷《识认可之弊,握心中之尺》)

②更进一步而言,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如果花朵只有一种颜色,春天将不再绚丽多彩;如果乐曲只有一种音调,世间的乐章将变得单调乏味。事物无论认可度高低,都有其独特风格与存在意义,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差异,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反观当下,对于高认可度的事物,人们往往会过度推崇,甚至奉为圭臬;反之则嗤之以鼻,漠视乃至鄙弃。我们应当给予违背“认可度”的“差异性”一些尊重,以谦卑之心去认识、了解事物,而不是一味用认可度区分高下,划分三六九等,将自身的傲慢置于事物的本相之上。

(上海卷《于“认可度”中着一冷眼》)

例①独具慧眼,洞察了低“认可度”的另一种成因——事物具有独特性、创新性,认为“认可度”有一个“延宕”的过程,并发出了“握心中之尺,破认可之弊”的呼吁。例②反弹琵琶,对仅用“认可度”来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行为本身展开反思,指出事物间的差异性造就了世界的丰富性,不应用认可度将事物划分三六九等。其见其识,不拾牙慧,让人耳目一新。

三、选材:关注社会热点

有些考生能够走出“三点一线”的狭小天地,踏入万家灯火的大千世界,与时代同频共振,既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展现出当代青年的开阔视野和家国情怀。如:

①抛坦诚交流之砖,引社会和谐之玉。坦诚交流能营造和谐氛围,是解决矛盾、化解分歧的钥匙。稽古,廉颇负荆请罪,对蔺相如坦诚相待,成就将相和的佳话;揆今,有“枫桥经验”——浙江枫桥镇通过依靠群众、坦诚相待来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良好的基层管理经验。历史和现实都在警示我们,唯有坦诚交流,才能打破社会中的壁垒,让大爱流淌,关系和谐。

(全国甲卷《坦诚交流,和谐世界》)

②固然,事物“历久弥新”少不了时间的涤荡。但事物若只有时间上的“历久”,而不能与时俱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无法实现“弥新”。北京故宫博物院成立至今已近百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谓“历久”不衰;而如今,它又顺应电子时代,以虚拟形象、文创产品、潮流直播等形式,突破实物易损易腐的限制,在大众生活中不断强化自身价值,走出了一条祛弊革新、历久弥新之路。

(北京卷《历久弥新》)

例①中,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经验(画横线处),其内核是“交心交流,化解矛盾”,考生以此论道,显格局,有温度;例②中,“博物馆热”折射出人们日趋深厚的历史自觉,而故宫博物院更在“历久”中积淀,在转化中“弥新”,考生撷此说理,直击热点,使得内容接受度高。

四、构思:闪烁创新之光

有些考生不仅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对文题有精准的理解、深刻的思考,而且有过人的才气,对思想内容形成创新性表达,其文形神俱妙,领异标新,绽放着不一样的璀璨光芒,故而“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让人击节称赞。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我们被未知之境深深吸引,身怀信念,收拾行囊,踏上了探索之路。对此,我有三问。

出发之问: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未知之境?

史铁生曾言:“它有无限的未知,我有无限的知欲;它有无限的阻障,我有无限的跨越阻障的向往。”探索未知之境,是蓬勃的生命力对不断前行的必然需求,它转动着个体不懈求索的命运齿轮。每个人对未知之境的不断探索,一步一步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

行路之问:我们怎样才能稳步探索未知之境?

“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要迷失方向。”是啊,只要你敢想——找对了路,又敢做——迈出了第一步,探索未知似乎就不再那么困难。屠呦呦、加来道雄正因为敢想前人所不敢想,敢做前人所不敢做,才走到了前人不曾走到的未知秘境中。作为新时代青年,亦需要“敢想”和“敢做”两个助力,方能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结果之问:我们探索未知之境能收获什么?

或许有人会问:“探索未知之境有什么好处呢?待在舒适区不好吗?”我会回答:“舒适区固然轻松,却失去了生命的趣味。”探索未知之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物质上的丰盈,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奖励。它充盈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有了向更远、更深处探索的不竭动力。

(新课标Ⅱ卷《探未知我有三问,赴山河吾辈同行》)

考生仿教材中苏轼《赤壁赋》“主客问答”笔法,连发“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样”这“三问”架构全文,既敦促自己将“探索未知”之理想深想透——“推动进步(因)”“敢想敢做(径)”“精神动力(果)”,又使议论逐层深入地展开,牢牢吸引了阅卷者关注的目光,可谓一箭三雕,四两拨千斤。

五、思维:彰显高阶品质

有些考生能够摆脱简单、幼稚、浅显的线性思维和“非此即彼”“非真即假”的二分思维模式,而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并展开多维度的思辨,彰显出有深度、有广度的思维品质。如下面的作文片段:

①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曾提出的 “知识圆圈”理论,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我们画的“圆圈”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虽然越来越多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圆圈”之外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创造工具,追求答案,继续求索,享受思考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发现圆圈之外的无垠,岂不快哉?

(新课标Ⅰ卷《圆圈之外》)

②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人类的问题并不会减少,反而更加复杂。人类为什么会产生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好奇心,它是问题的源头活水。人类的好奇心是永无止境的,浅显问题的解决,更容易引发人类进一步的思考,激发其探索世界更深层次的好奇心,从而提出更具挑战性的深刻问题。

(新课标Ⅰ卷《提问不息,深思不止》)

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联手,可以让我们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解答。我们一遍一遍地走着省时省力的捷径,并逐渐上瘾。殊不知,我们也在一步一步丧失着攻克问题的关键能力——深度思考。假如我们只懂得疯狂抓取圆内事物,却从不通过思考来扩大圆的面积,就不能以更大的边界拥抱更多未知的问题。

(新课标Ⅰ卷《芝诺的圆》)

同论一个热点话题,三篇文章的思辨维度各异:例①从问题的“多与少”展开,科技应用可以拓展认知边界,圈内问题解决得越多,圈外新生问题就越多;例②从问题的“浅与深”展开,指出“问题”源于人的天性——好奇心,浅显问题的解决助推人类向深刻问题探寻;例③从问题的“得与失”展开,科技应用给人带来的既有解决问题的便利,也有沉溺其中、丧失思考的危险。可谓见仁见智、鞭辟入里。

六、论证:建构说理模型

有些考生在论证过程中能够借鉴建筑学上的框架结构理论,建构起“列出观点+事理阐发+举例论述”的说理模型,即先讲清事理,浇筑框架,再佐以事实,砌上“砖块”,使得论述理直气壮,逻辑性强。如:

国与国之间的坦诚交流是维系“地球村”必不可少的基石。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恰似细水长流,源源不断。而坦诚相待,便是这交流中的清泉,滋润着各国人民的心田,为共赢之花的绽放提供养分。中国作为这一理念的首倡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共舞。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不仅让绿色的希望之稻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更在交流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同时,敞开国门,热情拥抱外籍商人,坦诚展开对话交流,编织合作共赢的锦绣画卷。

(全国甲卷《以坦诚心墨,绘交流画卷》)

考生先以“春风”“清泉”为喻,将“坦诚交流→润心暖心→实现共赢”之理讲清说透,在“理”上让人“信服”;再举中国“开放共享,外输内引”的实例加以佐证,在“事”上让人“佩服”。“理”“事”深度关联的建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文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笔者相信,广大考生只要从上述六个亮点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写作素养,扎实开展作文训练,就一定能手握“利器”,写出更加出彩的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