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变身”体育乐园

2024-10-18 00:00:00陈璨
教育家 2024年39期

体育游戏是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由于天气影响,幼儿有时无法到室外参与锻炼,教师往往选择在室内玩桌面玩具等,这使得幼儿每天的运动量难以得到保障。北京明天幼稚集团基于挑战式情境、现有的环境材料、教师的科学引导、游戏挑战层次的推进等衍生出一系列室内体育游戏,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展。

室内体育游戏存在的三大问题

场地限制。连绵阴雨天,我把轮胎、梯子、跳绳工具拿到走廊里。开始时幼儿很开心,他们在一起玩游戏。随着幼儿越来越多,想玩梯子的幼儿在狭窄的走廊里排队等待,洋洋等不及就推了排在他前面的西西,结果西西没站稳从梯子上摔了下来,还好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但我很是后怕。不一会儿,跳绳的小小找到我说:“老师,这里好窄啊,大家走来走去的,我只能等着,都不能连续跳。”幼儿园室内的场地以室内教学活动为主,开展体育游戏的空间预留相对较少,加上室内人员走动频繁,造成室内场地更加拥挤。这样的室内环境容易打击幼儿参与室内游戏的积极性。

材料单一。明天又下雨,玩什么好呢?我在室外场地上搜索着,皮球太危险,窗户容易被砸破;踩大高跷容易摔跤;袋鼠跳需要较大场地……实在挑不出什么,最后拿了6副小高跷和几个呼啦圈。第二天,几个幼儿在教室里玩起了踩高跷和转呼啦圈的游戏,可很快他们就玩厌了,在教室和走廊里跑来跑去。室内由于场地限制,很难利用室外的游戏材料,造成室内体育游戏材料单一。

引导缺失。一个雨天,我提供了报纸球、绳子、椅子,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材料做游戏。佳琳、萱萱等几个幼儿拿着报纸球玩抛接球,子杭、亦然等几个幼儿跳绳。亦然问我:“老师,椅子怎么玩?”我说:“你觉得可以怎么玩呢?”亦然说:“我不知道。”我又说:“那你动脑筋想想呀!”他围着椅子绕了几圈,又去跳绳了……一些教师习惯于开展户外体育游戏,对室内体育游戏的研究与组织较少,因此缺乏相关指导经验。

室内体育游戏的巧妙设计

小场地,巧超越。一是建构室外走廊,该走廊段有现成的柜子、桌椅等材料,可以将这些材料有序连接,并在此处设计钻爬、跳跃类游戏,锻炼幼儿的大肌肉、机体的平衡。二是阅读吧处走廊,此段走廊场地比较宽阔,可以提供一些体育器械,比如绳子、跳房子材料等,设计挑战类游戏。三是楼梯,可以设计攀登、行进类游戏。

小游戏,巧欢跃。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体验,幼儿在游戏中从最初对材料单一玩法,逐步向多种玩法过渡。在此阶段,结合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幼儿生成或参与适合自己水平的游戏。

室内体育游戏的多种玩法

材料设计与投放。一是用辅助材料增加室内体育游戏的挑战性。比如走廊建构区的桌子、柜子、凳子;空旷走廊的场地;楼梯的台阶、扶手,以及扶手栏杆等。二是用高、低结构材料增加室内体育游戏的挑战性。联合高、低结构化材料的优点,将两种材料拼搭组合,衍生出新的游戏。比如绳子和凳子两种材料的组合,可生成搭建障碍物游戏。三是利用一物多玩提升室内体育游戏的挑战性。比如软长绳,幼儿既可以握在手中进行热身活动、开火车、跳绳,又可以与同伴进行捕鱼、跳房子等游戏。

设计挑战内容。第一,运用材料,创设挑战场地。在走廊建构区域中,摆设着柜子和桌子,引发幼儿基于这两种材料进行游戏方法的探究。有的幼儿拼接桌柜,有的幼儿抬腿跨过桌子,还有的幼儿像毛毛虫一般,将柜子顶端两层的建构材料拿走,弯下身来从中间缓缓钻过……在参与室内体育游戏过程中,幼儿通过自主与同伴合作,结合材料创设挑战场地,比如桌椅的运用,能够将其平放、竖放、斜放等,从而满足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需求。

第二,自主合作,增加挑战难度。在楼梯区域中,通过提供铃铛、皮筋等材料,幼儿与同伴协商设置出穿越火线的游戏。该游戏需要幼儿合作,一人、两人、三人……每个人挑战成功后便在下次挑战中增加一人,直到最后大家全部通过,中间不能放开同伴的手,挑战中应避免碰到机关(铃铛)。随着游戏的推进,幼儿能自主且灵活地调整场地设置的器械,以提高室内体育游戏的挑战难度。比如楼梯穿越火线游戏中,幼儿会调整火线的高度,以增加游戏的难度。

第三,同伴竞赛,激发挑战欲望。在走廊区域中,提供幼儿熟悉的多种类绳子,幼儿在游戏中既可以用于热身,又可以设置游戏。比如有的幼儿按一定的间隔摆放,可开展走、跳跃行进的竞赛游戏,体验竞赛游戏的乐趣。大班幼儿已具备初步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为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同时调动幼儿对于室内体育游戏的欲望,教师在引导幼儿开展合作游戏的同时,应鼓励他们开展竞赛游戏,从而调动幼儿的游戏积极性。

增强游戏吸引力的策略

灵活运用辅助材料,及时调整各游戏区的游戏。识别手环、运动标识背心的出现,不仅可以均衡各游戏区的人数,还便于教师通过查看运动手环,了解幼儿对于三大挑战区游戏的喜好程度。在游戏后的分享、评价环节中,师幼可以针对游戏情况进行探讨,进而对游戏规则、材料等方面进行调整,增强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

游戏应具有不同的挑战水平,以符合幼儿个体差异的需求。游戏的挑战难度单一并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全体幼儿,教师需要考虑幼儿运动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了解每位幼儿的运动特点、已有水平,设置出既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战性的游戏。

游戏应以幼儿为主体,给予幼儿更多自主空间。室内体育游戏应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一次次的挑战和尝试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随着游戏的推进,室内游戏内容涵盖了走、跑、跳、钻、爬、匍匐、跨越等多项技能,其丰富性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双手,给予了幼儿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机会。游戏中遇到困难时,幼儿会通过同伴互助,教师的个别指导、难度调整等方式,解决困难并逐步提升相关能力。幼儿的运动水平便在一次次的挑战中积累起来,比如在建构室一段的走廊,幼儿最初基于柜子、桌椅等材料设计钻爬、跨越的游戏,随着经验和运动技能的提升,他们融入了更多运动技能,包括整合桌椅设计投掷游戏、运用柜子测量投掷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