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路径探索

2024-10-17 00:00谢云
华章 2024年15期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既有利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文化自信。要建设好该课程的思政教育体系,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和高水平德育经验的教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多角度、全方位推动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适当改进教学方法,开发课堂思政和课外思政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立德树人之目标。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立德树人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明确了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教学的必要性。要真正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教师需要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利用好课堂这个渠道,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效融合。本文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为例,探析立德树人视域下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现代文明建设不可或缺地依赖于具备优异历史传承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因此,以思政教育知识为基础,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关于“立德树人”理念的解读,一方面,应当明确“立德”首先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教学落脚点之一为培养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人才。另一方面,“‘立德’重在主体自身形成其德性、成就其德业,并以此影响他人,尤其强调位于上者——无论统治集团成员还是受其委任的管理者,还是教师等社会主导观念的代言人,还是家庭中的长辈——对管理对象、教育对象或后辈的道德垂范作用”[3],概括而言,教育者应当不断锤炼自己的品格,春风化雨,给学生起到模范引领作用,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此意。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能否取得好成效与专任教师对思政教育知识的把握程度息息相关,为了更好推行思政教育,教师必须深入领会立德树人理念,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文化概论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践行全方位育人目标。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应“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水平,也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对优秀文化精神的领悟能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提升综合实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教育体系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认同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是提升整个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推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优劣的鉴别能力,并在实践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国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二、中国文化概论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智育与德育水平关乎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对此,各级教育部门可组织开展思想教育理论学习与专题教育,推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应重视优秀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组织教师交流研讨会,鼓励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优秀成效的教师分享经验,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品格和高水平德育经验的教师。

(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包括中国文化根植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以及中国文化中的文史哲多方面的知识,每一部分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这些内容归纳为“道德修养”“文化认识”“处世态度”三个方面,具体梳理下:

1.道德修养方面

思政建设重在德育,当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时,他们将更容易认识到中国文化形成的伦理范式,它基于社会结构的宗法式特征,激发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引导个体注重道德修养,维护和谐人际关系。学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章,又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让学生熟知中华传统美德内涵,做到勤劳节俭、明礼诚信、孝为人本、义在利先,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2.文化认识方面

将部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可以实现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实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教材的绪论部分通过介绍中国文化的辉煌历史和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归属感。

学习“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了解古代中国交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交通便利的现状得益于祖国的强大,提升国家自豪感。学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认识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及其影响之下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这种特性影响下,我国区域文化显著,戏剧方面如秦腔、南戏、昆区、越剧等共同盛放于华夏大地。引导学生明白在新时代依旧要秉承开放包容的精神。

要学习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优秀精神,如欧阳修、范仲淹的理性精神,苏轼面对人生挫折时的乐观精神和自我平衡的人格精神,陆游、辛弃疾、文天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范成大勇于作为的精神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信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提升人文情怀、道德情操、人生智慧、审美旨趣。

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艺术”“中国古代史学”“中国古代教育”等,可以引导学生熟知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知识,领略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独特性和价值,吸取“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优秀教育理念,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3.处世态度方面

自古以来,国内各民族间、国内外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融合造就了现在如此繁盛的中国文化,由“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对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也要多与人沟通交流,不单打独斗,不闭门造车。学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科学技术相关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发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树立科学探索的志向,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经历了百家争鸣时代,通过学习古代哲学经典著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提高逻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领悟古代哲学的智慧,如“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等,可在生活上提供精神指导。

总之,通过挖掘中国文化概论中丰富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还可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三)适当改进教学方法

1.课堂思政与课外思政相结合

第一,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当前处于信息化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便捷、迅速的特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教学初期笔者便在学习通平台建立课程,创建授课班级QQ群,方便随时将涉及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频、书籍、文章等分享至群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第二,实践调研。“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6],除课堂教育外,要充分利用实践机会,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讲授“西周礼乐文化”部分后,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家乡的某一传统文化深入调研,完成一篇调查论文。客观来说,这项作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强化学生与家乡的连接,又可以让班级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深刻体悟我国风俗文化的多样性。

第三,以赛促学。2016年,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推出,该节目通过重温经典诗词,激发全民对古诗词的回忆,共享诗词之美,感受其中的趣味。而现在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种形式帮助学生感悟诗词之美。在《中国古代文学》一章的讲授时以时间为纲,将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串联起来,系统讲授文学史发展规律,以弘扬其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如苏轼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乐观精神、欧阳修“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又如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情怀。为了让这些传达民族精神的优秀诗词更加深入人心,曾精心筹办“中华好诗词‘硬笔书法’兼‘飞花令大赛’”,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与。比赛取得良好效果,学生表示,通过此类比赛,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开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新模式

传统的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侧重于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尝试开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新模式。

第一,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在讲授《中国古代哲学》一章时,让学生自由组队讨论,每队派出一位代表扮演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个代表人物,而后几位同学围坐起来各自表达各家中心观点,同时也可对其他家观点进行批驳。通过这种集讨论、扮演、辩论于一体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第二,建立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参与。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可以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例如,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的成果、辩论的质量等纳入课程评价中,并给予相应的加分奖励,让学生有所期待和动力。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种新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的主角和参与者。教师则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负责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总之,开启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概论课堂新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通过探索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路径,总结出了一种适用于该课程的思政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受到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限制,本次探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仍需刻苦探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0L].(2016-12-08)[2016-12-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EB/OL].(2014-02-24)[2014-02-25].https://www.gov.cn/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eqid=aaace91500077bb000000004645a0b4d.

[3]戴锐,曹红玲.“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6):9-13.

[4]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6-0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5]马永真.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6):38.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人民教育,2014(10):6-9.

作者简介:谢云(1998— ),女,汉族,江西赣州人,仰恩大学人文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研究。

基金项目:仰恩大学2023年校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探索”(项目编号:ZT20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