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教育生涯中,徐特立扎根中华文化的沃土,在曲折探索中确立信仰、坚定初心,在革命斗争的政治淬炼中肩负使命,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师德观,主要包括心怀家国的使命观、经师人师合一的人格观、做园丁不做樵夫的仁爱观。徐特立师德观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怀有仁爱之心,立德树人躬耕教坛。
[关键词]徐特立;师德观;师德师风建设
徐特立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作为跨世纪的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智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教学相长,能者为师,以民教民,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他理想信念坚定,教育实践丰富,在教育理论成果上颇有建树,特别是在师德理念方面,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师德观;作为一个“身教主义者”,徐特立更是为人师表、身体力行,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了经师和人师统一的楷模与典范。
一、徐特立师德观的养成逻辑
(一)文化底蕴: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成长于中华传统文化背景的进步分子,徐特立具有扎实的中华文化积淀和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认知。他熟读四书五经,但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反对考秀才的八股”;饱览史书典籍的同时敏于西学;关心劳苦大众,坚持“有教无类”发展平民教育。
在28年的乡村生活中,徐特立主要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师德观深受传统师德的影响。徐特立出生于穷苦家庭,在少年启蒙时期有两位私塾老师对他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位老师注重教导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在学习知识之前先给学生以文化陶冶和情感启迪,曾使得徐特立满腔激愤、热泪盈眶;还有一位擅长用白话文启发教学。他们都令徐特立终生难忘。从18岁起,徐特立就在乡村蒙馆一边教学一边苦读,钻研八股时文后,在一些诸如“身不正窃恐有人窥我也;心不正窃恐有人疑我也”的言论中看到了试图掩盖变节的丑恶面目和虚伪道德,因此他“反对考秀才的八股”。
为克服盲目读书的弊病,他制定“十年破产读书”计划,博览群书积淀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博览经书子集的同时,并未沉没在故纸堆,而是积极阅读进步书刊;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并没有弃之如敝屣,而是辩证吸收、自觉借鉴。先贤孔子“有教无类”的朴素平民教育思想无疑对徐特立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倡议筹备后,他创办的平民夜校在1910年底开学,这是他推广平民教育的首次实践,为没有机会读书的穷苦百姓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道路选择:曲折求索中坚定使命初心
青年时期的徐特立目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民族苦难,曾断指血书以激励国人奋起抗争。他的一生历经了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走过了一条艰苦曲折的救国求索之路,从开始信奉康梁,后又主张教育救国,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真理;他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从此真正获得新生”。这条道路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前进的正确道路。
1927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五十岁的徐特立在这革命危急时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低潮期,徐特立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洪流当中,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历经淬炼。因此,徐特立的入党堪称教科书。这本没有字的教科书,比什么教科书都好,也比什么教科书都重要,用行动捍卫真理,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1934年,他更是以年近花甲的高龄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长征队伍中最年长的人。白头白马渡乌江,雪山草地留战迹。他用坚强的意志品质为红军队伍树立了榜样,鼓舞着红军战士不要悲观失望、不要掉队,振奋了队伍的精神风貌、提升了红军士气。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在曲折求索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其师德观的养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和鲜明的信仰底色。
(三)政治淬炼:革命斗争中坚守理想担当
1930年底,徐特立在中央苏区任教育部副部长、部长。长征胜利结束到达陕北后,他历任边区教育厅厅长、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等职务,继续奉献于党的教育事业。从中央苏区到陕甘宁边区,面对艰巨的扫盲任务,徐特立满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迎难而上。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后,徐特立根据毛泽东“为着革命的需要,要发展教育事业,要开展扫除文盲的运动”的指示,起草扫盲教育方案,到根据地各区乡指导和编组识字委员会、分会和识字小组,把农民组织起来识字学文化。“江西红军在三四年中扫除文盲所取得的成绩,比中国农村任何地方几个世纪中所取得的成绩还要大”。当时,陕北的文盲率高达95%左右,“若是换了任何西方的教育家,谁都会感到颓丧和力不从心”。但徐特立毫不退缩畏惧,充满革命斗志推进扫盲教育。他自信地表示:“如果有时间,我们在这里是能够做到使全中国震惊的事情。”为了进一步提升扫盲教育的效果,他在总结中央苏区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更加广泛的群众路线,“把小学办到村子里,办到农民的家门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徐特立老当益壮,继续以满腔热情投身到文化教育事业,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徐特立师德观的核心内涵
(一)心怀家国的使命观
心怀家国的使命观是徐特立师德观的首要标准。作为人民教师,要有家国情怀,爱国是第一要义;要从家国情怀出发认识和看待教育事业,承担起为国家教书育人的使命担当。1958年11月,徐特立在长沙接受《教师报》记者采访,谈教师应当如何爱国时指出,爱国主义和个人主义是不相容的,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是从来不计较个人利益的,甚至个人的生命也不计较[1]。心怀家国的使命观形成和熔铸于徐特立的师德实践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心系家国与使命担当的徐特立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教育生涯中,培育了大批党和国家领袖人物和杰出人才,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都是他早年的学生。1913年2月,徐特立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教员,兼教育实习主任,讲授修身、教育课程,所教学生就有毛泽东、蔡和森等。“学生遍天下,春风无不被”。毛泽东曾给他致信,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2]”徐特立还经常结合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大家热爱国家、热爱党,引导大家投身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并以“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对追求进步的青年谆谆教诲。
(二)经师人师合一的人格观
教育是立国之本,经师人师合一的人格观是徐特立师德观的核心要义。首先,教师的人格应是经师和人师二者合一。教育教学由教者和学者双方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尤为重要。关于教师的人格问题,徐特立提出,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是教学生为人处世,教做一个模范的人的问题。“经师”立足于书本,而“人师”关注学生的品质、作风、生活、习惯等,使其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求知,更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如何成为一名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教师呢?徐特立认为,教师既要有丰富广博的科学知识,又要有爱学生的热情。“教员一定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如此才能给学生以知识,“要和学生生活相结合,就使一般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知识”。教师应该有扎实学识,更要有热情,热爱祖国、乡土和人民,最直接的就是爱学生。
(三)做园丁不做樵夫的仁爱观
做园丁不要做樵夫的仁爱观是徐特立师德观的关键要素。徐特立认为,“我们要做园丁,不要做樵夫。”教师要有教育家的风度,热爱学生,热爱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以园丁的心态倾注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1936年,徐特立得知从国民党统治区来陕甘宁边区的学生晏景山、罗锦华丢了被子、鞋子,就将自己的被子、鞋子送给他们。
做园丁不做樵夫意味着对于教育惩戒也应当“以不用为是”。对于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应该如何处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说服而非惩戒的方式: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服引导,要避免单方灌输片面注入;说服的目的是增进对问题的了解,而不是压抑学生的坚强意志,从而教育引导学生克服无知盲动行为,“用教育批评的方式和他对话,采取同志的态度帮助他教育他”。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严格,但不要严厉。徐特立认为,严厉是封建的,如体罚等,教师与学生不应当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应当用严格赢得学生的尊重,而非用严厉让学生害怕教师。
三、徐特立师德观的当代价值
(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师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3]”新时代高校教师要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汲取智慧,深化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学思践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师德修养的思想资源来熔铸自身师德培育养成。既要传承和践行“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传统师德的精华,又要根据新时代新特点,将新时代师德师风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做“四有好老师”,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回顾徐特立的成长历程,在走上革命道路之后,西方文化成为徐特立学习的主流内容。但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他一直持有坚守和认同的态度,“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服从,而是批判地接受它”,特别是在师德观中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师德观的理念——传道授业解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后,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互动当中,徐特立成长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二)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四有好老师”中,有理想信念是第一位的,这是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担当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也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三观”的根本保障和行动指南。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教师要通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理论的清醒夯实政治的坚定;在新时代,就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懂得“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涵养德行,以身作则。师德师风既是教师价值观的总体反映,同时也会对教师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
(三)怀有仁爱之心,立德树人躬耕教坛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是塑造灵魂的崇高事业,是以心灵撼动心灵的育人过程。要立德,教师首先要涵养德行。不仅要胸怀对家国的热爱,怀有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要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对不同的学生,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要严管厚爱、宽严并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传道授业解惑中,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喜爱,成为学生能够受益终生的良师益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和毕生智慧。
正是怀有“仁爱之心”,徐特立不辞劳苦,克服路途遥远奔波在学校与家庭之间,也正是怀有“仁爱之心”,徐特立为穷人办教育,几十年来让拉车夫等普通百姓对他满怀感激。
结束语
徐特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华传统师德观的丰富养料、在曲折探索中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淬炼中坚定了使命初心,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师德观,为新时代高校教师争当“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树立了楷模。他关于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教师队伍的师德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师风;要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要怀有仁爱之心,立德树人,躬耕教坛,培育真正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徐特立年谱》编纂委员会编.徐特立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4]靳诺.加强高校教师价值观塑造着力培养“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J].中国高等教育,2023(22):25-28.
作者简介:马晓敏(1995— ),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党建。
基金项目:天津中医药大学2021年师德师风建设研究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基于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师德师风融合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