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24-10-17 00:00:00崔晓霞张杨王雪
华章 2024年15期

[摘 要]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亟需引入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目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教师权威角色面临转型压力,教育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创新。积极心理学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创新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挑战,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4.4%,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是互联网主要使用群体[1]。但互联网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隐患,网络信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匿名性,可能导致大学生接触到不实信息、有害内容,影响其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作为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心理学新取向,关注个体的积极品质、主观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满意度,强调发掘和培养人的优势与潜能。广大教育者应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寻找符合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方法。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挑战

(一)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日益复杂。海量信息在速度、范围和类型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特点,不同学生的接收和处理方式各异,由此产生的心理反应也更加多元复杂。新媒体普及也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和人际交往。过度依赖网络交往,可能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疏离和社交能力退化。部分学生还可能陷入“信息茧房”,接触同质化、片面化信息,形成狭隘视野和固化思维,产生“佛系”、消极避世心态,引发抑郁、焦虑等问题。

(二)教师权威角色面临转型压力

在新媒体时代的浪潮中,大学生获取知识和思想滋养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新媒体平台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使其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首选。教师在知识传播、思想塑造和价值引领方面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正在逐渐失去光环,师生关系的传统范式被颠覆重构。在真假交错的网络世界中,没有教师的引领和指导,大学生可能在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陷入复杂的心理旋涡和思想误区。教师权威的式微,意味着心理疏导和思想引导的缺失,将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危机也孕育着转机,新媒体时代呼唤教师角色的创新与重塑。

(三)教育渠道和途径不断拓展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的浪潮中,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通过这些平台,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爱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借助即时通信工具,他们可以向朋友倾诉心声,宣泄内心情绪;浏览短视频、观看直播等方式,可以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减轻思想负担;关注优质心理学博主,则能够自学心理学知识,初步掌握调节情绪、疏导心理的小技巧。然而,面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问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学生的思想诉求和教育需求。

二、新媒体时代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助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极大地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环境,强调发掘个体优势,培养积极品质,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如PERMA理论中的积极情绪、投入体验、积极人际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心理学还为实现心理问题预防和早期干预的教育目标提供了新视角。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积极品质和优势是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普及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开展积极品质培养活动,如感恩练习、优势识别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和抗逆力,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风险。

(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

新媒体时代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其中,可以极大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积极心理学领域有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研究,如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弗雷德里克森的积极情绪拓展理论等,这些理论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指导[2]。通过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普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积极心理学领域还有许多有趣、生动的案例和活动,如感恩练习、品格优势识别等,这些案例和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非常适合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广和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将这些案例和活动进行创新设计和呈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提升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此外,新媒体平台还汇聚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和爱好者,他们积极创作和分享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如科普文章、视频讲座、音频课程等。这些用户生成内容(UGC)是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重要补充,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将其纳入教学设计,或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利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资源。

(三)创新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强调预防为主,注重早期干预和教育。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样的预防性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同时,积极心理学倡导以培养积极品质为途径,通过发掘个体优势,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培养积极品质的网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此外,积极心理学倡导“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参与者”的理念,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理论实践相结合。这与新媒体的互动性、参与性特征高度契合。教师可以创设开放、平等、互动的网络教育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享体验,在交流互动中学习成长。

三、新媒体时代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一)利用新媒体信息资源,实现以积极体验为导向的教育目标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丰富多元的网络信息资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创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得积极体验的机会,引导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主观幸福感,增强面对未来的希望感。

1.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乐观的归因方式是积极乐观品质形成的基础。教师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一些励志故事、名人事例,引导学生学会用积极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乐观的归因习惯[3]。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线上积极情绪体验活动,如“感恩日记打卡”“微笑传递接力”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积极瞬间,感受生活之美,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提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总体评价,其核心在于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普及积极心理学的幸福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学会欣赏当下的美好[4]。例如,开设“积极心理与幸福人生”线上选修课,引导学生反思人生意义,创造有价值的生活体验。同时,定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起“我的快乐时刻”分享活动,鼓励学生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幸福点滴,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幸福感。

3.增强学生面对未来的希望感

在培养学生希望感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提升目标实现的效能感,增强面对未来的希望感。根据斯奈德的希望感理论,希望感是目标思维与路径思维的结合。其中,目标思维是指个体设定有价值、可实现的目标,路径思维则是指为实现目标而制定可行的行动策略[5]。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定期发布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文章和视频资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职业要求,启发其结合自身兴趣特长,设定清晰、具体的职业发展目标。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新媒体,设计一些促进目标达成的体验活动。例如,开展“我的大学生涯”线上成长规划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个人目标,规划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任务,并定期组织线上分享交流,让学生在相互鼓励和反馈中坚定前行的信心。再如,教师可以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各类发展机会信息,如学科竞赛、创新项目、志愿服务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历练中发掘自身潜力,提升目标实现的效能感。

(二)打通新媒体施教渠道,构建以培养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易受复杂环境影响,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积极心理学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利资源,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为创造良性的教育系统贡献力量。首先,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为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应按照国家规定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完善教育设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同时,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为教师开设相关新媒体账号提供支持,将线上教育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等。学校还可以积极倡导与家庭建立联系,开展线上家长课堂,促进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其次,学校应注重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学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如“阳光心态”线上征文、“微笑传递”接力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积极文化的熏陶。

(三)凭借新媒体技术手段,创造以塑造积极品质为宗旨的教育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优势,构建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这需要从知识学习、问题解决和体系完善三个维度入手,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合力。

1.通过新媒体平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与传播

从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来看,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进行自主学习。新媒体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慕课、微课等在线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典型案例等制作成生动直观的音视频资源,发布到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利用新媒体技术有效应对学生的复杂心理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即时性和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服务。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伊的“心流理论”为这一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他指出,当个体在与环境互动中获得及时反馈时,就能够保持专注投入的最佳体验状态,提升幸福感。网络平台恰好能够提供这种即时反馈的环境。具体而言,高校可以搭建集心理健康评估、咨询预约、在线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自我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当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随时预约心理咨询师,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元化的线上互动方式,与咨询师深入沟通,表达内心的焦虑、困惑,以获得及时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3.依托新媒体资源建设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平台

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技术为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教育网络提供了坚实基础。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多种新媒体渠道的独特优势,将其整合为一个集约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平台。通过平台,学校可以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普及心理学常识,传播正能量,营造一个关爱心理健康的良性校园氛围。同时,新媒体平台还可以成为连接师生、家校的纽带和桥梁。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共同探讨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结束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教育理念和方式,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智慧与新媒体的实践活力相结合,构建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助力学生成长为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周肃军.积极心理学融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4,40(4):88-90.

[2]贺小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山西青年,2024(6):196-198.

[3]蔡新华.积极体验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模式建构初探[J].科教文汇,2024(1):176-180.

[4]李漫云.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的路径研究[J].才智,2023(36):97-100.

[5]王梦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2.

作者简介:崔晓霞(1986— ),女,汉族,河北廊坊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情绪,积极心理学。

张杨(1992— ),男,满族,河北承德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语言与社会认知。

王雪(1995— ),女,汉族,辽宁锦州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