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

2024-10-17 00:00:00刘雷
华章 2024年15期

[摘 要]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对如何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认识和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具体化、实践化和时代化的改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丰富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推动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历史;启示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将引起生产力的巨大变革,体现了对科学技术本质、作用和规律的科学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创新是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在内的各方面创新,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科技创新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力量,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践成果。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我国科技创LZ0zSS/jAias4DC2dIdjOYi8PEbkE1KGMUV9uZr9Tv0=新工作,有助于增强全社会对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认识和信心,激发全民族科技创新热情,提振干部创新创业干劲。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是不同历史时期指导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根本方针。长期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改革创新原则,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到市场经济体制下重点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再到新时代主动抢占全球科技高地,始终与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并行前进,基本构建形成了聚焦中高端产业链、质量先行与内涵发展为主、统筹资源配置和动员大众创新相结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在科技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内外交困的不利局面,现代科学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一九四九年后,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发展环境,我国明确提出了“打基础、除空白”战略目标,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举全国之力,集中优势力量,组建新的科研机构,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行业科技开始萌芽,科技体系初步建立,我国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1956年,党中央“向科学进军”号召的发出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国家科技管理体系确立,科研力量得到逐步加强,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科技迈开了独立前进的坚实步伐。“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排除动乱造成的严重干扰,科技工作在困难中逐步恢复,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在战略方向上,确定了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事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举全国之力发展科技事业,我国实现了科学技术与国家事业的协同发展;在战略部署上,统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国家建设开展科学研究,围绕科技事业建立了多个组织,组成了实力较强的科技人才队伍,支撑我国工业技术体系、国防技术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战略实施机构逐步开始建立;在战略落实上,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制度和保障措施,科技发展得到有效规范和协调,在实施大型项目、编制规划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符合我国国情的探索实践,改变照搬照抄、片面学习苏联的局面。

这一时期我国科技体系初步布局,逐步形成了涵盖中科院、高等院校、中央产业部委所属科研院所、地方科研机构和国防研究机构共同构成的从战略决策到具体实施的科研体系。拼搏精神影响深远,一大批海外专家学者破除一切艰难险阻归国效力,带领全国科技工作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首创成果举国振奋,迅速涌现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2012年11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重视科学、教育的方针。邓小平强调“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形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3],为我国科技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恢复和重建科技机构,落实科技人才政策,大力开展智力引进和国际科技合作,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党的十二大重申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牢牢抓住科学这个根本环节,把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1985年,党中央全面启动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研经费配置制度改革,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设立重大人才专项大力引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不断深化国防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科技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极大增强,逐步形成了服务经济建设、发展尖端技术、加强基础研究三个层面的纵深部署,扎实构筑了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框架。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作出重大判断,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多项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跨世纪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995年,《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体制。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科技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并作为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科技工作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新跨越。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我国持续增加科技经费投入,不断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大力改善科研基础条件,我国在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深入,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前沿技术实现新突破,农业科技取得新进步,科技惠及民生再上新台阶,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创新的主体日趋多元化,科技创新的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的活力不断提升,由此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实现从有到优、从弱到强的重大转变。

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在战略方向上,提出以当代世界先进科技水平为起点,密切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需求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目标任务;在战略机制上,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开发体系与科研院所为主的服务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协同作用;在战略部署上,从制订实施宏观科技创新计划向专项科技创新计划转向,集中解决我国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积极引导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在战略实施上,从国家到企业自上而下地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国家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战略格局。

这一时期我国深化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广泛地将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中,科技人员的活力得到激发,科技与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方式与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方式同步进行改革,实现了国家主导和市场化并重的重大突破。我国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从对发达国家的跟踪和引进,逐步向部分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自主转化的重大转变,这也标志着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由举国计划性质向市场化、现代化性质的过渡和转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球科技水平的急速发展,我国科技创新事业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升级等严峻形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目标和任务再次深化调整。党中央审时度势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大部署,推动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重点、体制创新为保障的国家创新战略体系,实现了我国科技创新从优到精的深层次转变。第一,牢固树立“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中央统筹布局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重要科技人才计划,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行更加积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人才创新活力得到激发。第二,强化基础研究布局,加强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加强基础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国家实验室、科研条件和资源共享建设,科技基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瞄准国家目标、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全面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不断深化重大专项管理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科技支撑国家竞争力明显提升。第四,围绕重点领域,聚焦核心技术,传统产业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科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第五,加快农业农村科技成果培育,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支持县域开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化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农业农村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第六,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生物医药科技改进民生福祉成效显著,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持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技支撑民生改善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第七,科技支撑重点区域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高地加快形成,国家自创区和国家高新区改革先行先试成效初显,区域创新发展引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初显新态势,区域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4]。

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在战略定位上,坚持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并逐步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战略目标上,明确科技创新是提升生产力效能和国家核心实力的支撑力量,稳步推进创新驱动“三步走”战略目标;在战略部署上,采取差异化推进策略、选择非对称发展路径,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在战略实施上,一方面,确立了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以企业为主导的研发创新体系,另一方面,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核心瓶颈和关键环节。

这一时期我国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实现历史性突破,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科技产出成绩喜人,科学论文量大质升,专利发明惠及民生,知识产权质效明显。重大成果居于领先地位,原始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科创基地和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增强,区域创新梯次联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服务、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提升供给质量、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新动能的能力进一步彰显。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变表明,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整体演进趋势是科技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之间始终紧密结合、相互推动、共同发展;落实方式由单项政策到配套政策不断转变,竞争力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日益加大;创新方式从模仿创新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不断深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将再次实现历史性超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科技创新地位、作用和规律的认识,这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科技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政治保证。事实证明,确保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向前发展并取得历史性成就,就必须始终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必须坚决执行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科技创新要以国家战略为大局、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民众为目的,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树立科技自立自强理念,走中国特色科技强国之路,保证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正确方向。

(二)走自主创新道路

自主创新是重要基点。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为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提供保障,为我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因此,我们要立足时代科技前沿和我国科技实际,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利用全球资源积极融入世界科技发展进程,不断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三)科技引领经济

科技引领经济是主攻方向。实践证明,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就必须革除束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畅通的顽疾,扫清科技创新链条上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坚持激励、松绑原则,推动各类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先锋力量;要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破长期以来横置在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藩篱,促进科技发展与产业需求有效衔接;要聚焦我国科研工作短板和科技强国战略布局,建立系统完整的基础科学研究体制。

(四)满足人民需要

人民需要是最终目的。科学技术是改善民生福祉、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现科技创新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愿景的支撑作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始终贯彻“科技发展为了人、科技发展服务人”的宗旨,以全体人民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科技,同时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使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满足他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需要。

(五)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根本保障。人才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必须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能动性,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全面贯彻党对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的创造激情和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使其成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走自主之路,下大力气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把握战略主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创新体系是强大推力。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实践表明,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步伐就是要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着力构建全局性科技发展新格局。

(七)创造良好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重要条件。要促进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有效开展,就必须营造创新的良好环境。科学研究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实践活动,需要调动个人积极性,要倡导学术自由,支持学术创新,鼓励学术探讨,按科学规律办事。全社会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和外部环境,凝聚起各领域创新的强大合力,形成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良好局面[5]。

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理论之源,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实践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科技发展大势,就“什么是科技创新、为什么要科技创新、怎么样科技创新”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面回顾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我国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4]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19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9.

作者简介:刘雷(1981—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创新战略等。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深化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特色思政课‘马老师来了’为例”(项目编号:2022JGZ172);2024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第一期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支持计划专项)“‘大思政课’视域下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24SZ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