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的幼小衔接需要聚焦立场衔接、体系衔接及教育衔接三方面问题。本文从幼儿园、教师、家长和幼儿自身四个视角出发探讨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新时代幼小衔接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每一个幼儿构建适应时代的成长方案。
当下阶段,幼小衔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幼儿园忽略了儿童成长的持续性,将幼小衔接视同立场衔接。当前有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放弃儿童本位理念,教学以小学课程为主,向幼儿灌输小学行为规则。其次,家长忽视了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将幼小衔接视同教育“内卷”衔接,给孩子报多个培训班,存在不同程度的“抢跑”现象。再次,幼儿缺乏对小学的整体认知,将小学视为另一个阶段的“幼儿园”,而幼儿园则以概念形式向幼儿描述小学,无法让幼儿形成具体的认知。
立足幼小衔接,聚焦课程审议。幼儿园课程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手段,以幼儿为中心,对教材目标进行整合、修正、筛选,并充分利用资源,从而实现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审议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前、中、后全过程。教师需要审视选择的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是否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判断力和对幼儿个体差异的敏感性。
营造衔接环境,强化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有利于及时沟通幼儿习惯的养成情况,共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幼儿园可以开展“模拟小学生”活动,通过让幼儿学习整理物品、记录饮水情况、制定游戏计划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巧妙利用户外活动,如让幼儿照料班级种植区和养殖区的动植物,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和测量、记录等数学认知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记录日程、小学倒计时墙、模拟课间十分钟等形式,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采用以生带生形式,建立入学期待。走进来搭建幼小衔接“同心桥”。幼儿园可以邀请小学生走进幼儿园,向大班幼儿分享一年级的注意事项,如上课时身体要坐端正、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尺远距离、回答问题时要先举手、如何做早操和眼保健操、如何系红领巾等。通过以生带生形式,帮助幼儿建立入学期待。
走出去构筑幼小衔接顺风路。幼儿园带领大班幼儿走出去,到附近小学实地参观教学楼、功能教室、操场、体育馆、图书室,熟悉小学校园,并进入小学课堂,与一年级学生一起上课,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本组稿件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甘棠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