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智慧的结晶。其在表达方式、词语的意思上与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老师如何更有效率地教好文言文,是扫除学生文言文学习障碍的关键所在。通常,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会在实际教学中巧妙地把文言文中的“简”一点一点地丰富起来。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多用简短的文字通过叙述一件事去塑造人物形象,进而得到一定的启示。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通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沉着、镇定又富有智慧的古代少年形象,又如《守株待兔》《王戎不取道旁李》等。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补”哪些地方?又如何去“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补要素,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开展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讲的是什么,对文章有整体的感知,了解文章的脉络发展,这一步能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基础。老师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全班齐读。在读通读顺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注释找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用译文与文言句子相互对应的方式,挖出古今表达的不同。这既是对文言文学法的渗透,也让学生在补全了事件发展要素后,对文本的脉络有了整体的感知。
挖“血肉”,充分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叙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文言文,要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光靠文言文中的只言片语,是很难达到的,这时候需要补充人物的“血肉”,让其形象更立体、更丰满。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充分感受人物的魅力。比如,对人物进行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刻画,用场景、对比等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这些对理解人物有帮助的手法,都可以根据文本去补充。老师从动作、心理、语言三个维度补充文言文没有出现的内容,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更多的角度去感受文章,感悟文本的教育意义。
补思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思辨能力,这是语文核心素养中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要求。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辨是非、美丑、善恶,学会区分自己与他人,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图画和文字的呈现,教师要在文言文教学时从文本或文字出发,充分让学生去思考文图之外的意思,引导学生评价、鉴赏人物的行为,思考其背后的含义,同时培养思维和思辨能力。教师用思辨的形式,让学生去对比、去思考、去发表见解,在学生见仁见智的讨论和表达中,他们运用了对比、推论等思维方法,这使得学生的语言多样性和个性化表达得到了有效地训练。
补表演,让学生多元表达。小学阶段的学生,表演欲比较强烈,这是他们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内化。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入原来没有的情节或对话,这对于内化文言文知识素养来说再好不过。要想演得好,学生就必须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根据人物的语言、表情、心理、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表演变化,这既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语言的发展。只有真正理解了,学会了如何运用,语言素养才能得到培养。所以,很多老师在表演环节下足功夫,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设完美的语言环境。表演完成后,我们会从教师、表演者自身以及观众三个方面给予评价,这对帮助学生深化对文言文的理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文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