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语言等素养有突出的优势。李静纯在《中小学英语戏剧教学指南》一书中指出:“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态,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激活英语教学,使课堂热起来、动起来,使语言和情感融为一体,使思想和行动共同介入。”
近年来,由于教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设备和资源已得到极大改善,但提供给学生们展示的舞台和学习形式仍相对单一。农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他们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不具备用英语演绎和传播的能力。于是,我校英语组以英文戏剧为载体,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专业化的指导和展示平台,提升了我校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寻求支持,提升教师的英文戏剧教学能力。教育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手段,借助文化背景,以生动形象的演示艺术,帮助学生加深对戏剧及其背后文化的认知,是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要把英语、戏剧、传统文化三者结合起来,最大的难点在于英语教师对于戏剧知识的欠缺。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学校聘请了深耕戏剧表演教学的外教,开设了英文戏剧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帮助英语教师在短期内初步认知戏剧表演的语言表述、肢体表达、舞台设计与表演,学会用戏剧元素提升日常英文教学的方法。
改编剧本,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力点。以往的戏剧节,大部分学生倾向于选择已有成熟剧本的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或改编的西方童话故事。然而,如何运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是此次实践探索中的突破方向。在此次实践探索中,高中生和初中高年级学生选取了语文课中曾学习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鸿门宴》《武松打虎》进行英文剧本翻译和改编,既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故事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其英语语言能力。初中生和小学生则改写了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如此次实践探索中所呈现的剧目《哪吒闹海》《后羿射日》《花木兰》《年兽怪》等。
英文戏剧校本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既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还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文化意识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重温传统故事,又学习了如何运用英文讲好传统故事。以戏剧的形式演绎传统故事,能够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英语学科育人优势,深刻践行学科思政,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2022年度)课题“农村中学以英文戏剧促文化意识提升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