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艺术的教育方式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美国的艺术作品以自由洋溢的风貌对全世界的审美观念造成了冲击,从好莱坞的电影、流行音乐,再到后现代诸多绘画流派,这些艺术作品都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
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义在不同的国家有所区别。如在中国,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些高校具体开设的专业,但在美国,其更多指的是一种教育思维。美国公共艺术教育是集合政府、学校和社会资源共同开展的艺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强调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呈现,使各年龄段的学生与大众能够接触、观察和创作艺术作品。同时,美国社会中部分公益事业基金会、企业或私人也会出资搭建艺术交流平台,邀请艺术家、高校教授或者文化界名流参与到艺术教育的过程当中。
多主体协同共育
公共艺术教育的模式对于大众文化素养的提高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它关乎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悠久,其创办初期保留了很多英国传统大学的教育模式,但在后来的发展道路上,哈佛大学形成了自身独立的办学路线,这种独立性尤其体现在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改进历程之中。在哈佛大学创建初期,他是一个保守的神学院,尽管如此,学校也秉持自由教育的理念开设了古典文学和语言专业,并强调以古希腊精神陶冶学生的心灵,主张发扬理性精神,摆脱蒙昧。在1869—1909年间,哈佛校长艾利奥特开设选修制度,让学生自由选修感兴趣的人文艺术科目;1909年之后,洛厄尔就任哈佛校长,开始大力普及艺术教育,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艺术课程学分才可以获得优等生称号;1945年,哈佛校长科南特组织成立人文科学委员会,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门人文学科作为全年课程,这种做法此后一直延续了下来;1975年秋季学期,人文科学委员会一致同意在专业课、选修课外,建立一套本科教育核心课程。在这套核心课程中,文学艺术教育科目达到6oQRhfsD/4g9fendiySFXfg==3门,占据总课程的四分之一。
哈佛大学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引起了美国高校的普遍效仿,也推动了社会机构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奥斯伯恩就在著作中写道:“自然不仅有真,它还有美,对于自然之真和自然之美的发现应当同时进行。因此我们需要艺术家加入我们的行列。”很多美国博物馆都注重科学知识和艺术教育的结合,例如费城非洲博物馆设置了“非洲艺术探索”专项展区,面向社会大众公益开设了“乐器演奏”“香料挑选”“传统非洲辫子造型”等课程,并表明该类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凸显地理和人们的生存方式如何最终塑造了独特的民族艺术品。这些课程吸引了众多美国民众的参与,在非洲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意识到他者文化保护的重要意义,这对美国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
反传统与个性化表达
美国的现代艺术具有与传统欧洲艺术、非洲艺术或是东亚艺术极为不同的特点,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历史相对短暂,其传统文化未同其他国家一样形成丰厚的积淀。所以美国哲学家德里达、詹姆逊、本雅明等人曾分析美国现代艺术具有一种不同于“高雅”艺术的精神特征:呈现出一种大胆、反传统、具有极强文化影响力的发展姿态。如果我们去探索美国现代艺术这种精神背后的具体成因,会发现美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方式对这种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美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强调实践性和个性化表达,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面对艺术品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释,并参与到艺术品的再创造中。这种教育理念在“实践性”的基础上加入了“交互性”因素,通过融合每个学生的创造力,艺术作品不再是单纯的、静止的无生命物,而是一种凝聚着文化精神、充满着社会历史记忆、等待与学生对话的符号化呈现。
美国公共艺术的教育模式,使得其现代艺术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体现其精神文化内核,德国人类学家、哲学家卡西尔曾指出,我们可以从每一个艺术品中,看见创作者的意志,领略这种意志的独特性。在美国现代雕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对于和谐的追求,美国的现代雕塑更加强调个性化表达,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街头雕塑上。俄国艺术理论家巴赫金曾经指出:和谐的美,往往会将自身呈现于殿堂之上,追求的是一种崇高的地位,但另一方面,真正富有创新性的文化精神会从民间诞生,并融入社会生活中。从美国的街头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们所强调的是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他们擅长用未完结的线条、处在行动中的姿态,来表现人不被定论的、追求发展的生存处境。同样,在20世纪美国现代文学作家海明威、凯鲁亚克和塞林格的作品中,也体现出了极其强烈的反传统精神和冒险精神,甚至这种精神早在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中就有所体现。这种反传统和冒险精神的背后,体现的是每个人应当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为社会贡献独一无二创造力的个人主义精神。
就艺术创作而言,艺术家们能够基于自己的审美,进行充分表达,社会对于一些新奇的艺术品也能够给予足够的包容。实际上,美国多权力互相制约的社会背景,反倒使得大众的审美观点也变得多元化。于是,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拥有高校、博物馆、艺术馆、私人资助方和公众等多方面的受众群体,不会拘泥于某一类单独的受众。在这种现实下,作者只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高作品完成度,就有很大被推广的可能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美国政府也努力营建了多元呈现、切磋共进的艺术交流平台,构建了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的文化艺术资助体系。美国公共艺术交流平台秉持的开放包容的理念,能够帮助一些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如没有足够经济支撑的艺术创作者可以向国家艺术基金会提出申请,获得资金援助,并且基金会能够利用平台拓展联络到私人资助、非营利组织资助、州政府资助等其他资金支持。但另一方面,这种开放包容也带来了一些争议性问题:一些超前的文化思潮,其蕴含的审美理念有时难以被大众接受,其背后的伦理价值观念对于美国社会的发展和走向而言,尚不能在当代被印证;一些敏感社会问题有时会以极端方式呈现在艺术家的作品当中,甚至对多数人而言难以接受。所以美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现在也在进行着有关爱国主义、核心价值的引导工作。
在交互中实现艺术教育
美国公共艺术教育的“交互性”理念,同样影响了现实中文化艺术资助基金会、博物馆、艺术馆、高校等多方单位的艺术工作。美国政治“三权分立”的结构影响着教育体制的形成,美国的高校在管理上同样是分权化的。一方面,1791年宪法没有赋予联邦政府直接管辖高校的权利,因此州政府保留了高校管理权,但是联邦政府会制定相关财政拨款、税收条例以及保护公民受教育权利方面的法律,形成与州政府的联合管理。另一方面,美国高校内部的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长和校董事会把握着办学理念和基本方针,院系级别工作者则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和授课内容。这种组织框架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就形成了政府—社会—高校共同构建的艺术资源库,给予了学生“交互式”学习的基本条件。这种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在美国得到广泛运用,在高校、博物馆和艺术区等机构中发挥了显著的艺术育人作用。
在交互式理念下,除了传统的艺术文化,现代艺术作品也能够加入到与公众的互动过程,纽约的切尔西画廊艺术区展览了许多当代的艺术作品,日本艺术家Yoko Ono的作品就曾经被呈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Yoko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呈现为一种崭新的互动方式,一些打碎的白瓷片、麻绳和胶水被凌乱地摆放在展台上,拼贴完全依赖观众的想象。观众的创作过程,一步步触及Yoko的艺术理念:“弥合之难”。这种交互式的公共艺术教育方式更加鲜活地展现了作者的理念,也得到了很多美国当代艺术家的效仿,充分体现了美国公共艺术灵活的教育机制。
(作者为河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