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推动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是我国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路径,是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形式。新型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端连接基础研究,后端连接产业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以期对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19-0075-03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动力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提出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要求和科研机构创新发展的使命担当[ 1 ]。
新型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新型科研机构以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重要创新模式,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新型科研机构是根据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落地实施的重要载体,对践行新型举国体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国家科技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前沿性和全局性意义。
一方面,新型科研机构承担着与国家重要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核心前沿技术的攻关任务,通过发挥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以及原始创新方面的优势,可为国家科技进步提供基础性、关键性支撑[ 2 ]。
另一方面,新型科研机构处于创新链前端,通过与创新链其他主体互动及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反馈机制,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补齐和强化创新链的同时打通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堵点,可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
新型科研机构的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紧密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催生新的产业领域、加速新的产业升级,这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契机。新型科研机构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建制化的组织模式,有利于开展集体性科研项目攻关,有利于调动优质科研资源,有利于提高科研组织效率。新型科研机构在承担国家重要科技任务的同时,有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
(二)新型科研机构对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发挥了重要枢纽作用,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这为“四链”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3 ]。
“四链”融合发展既是推动要素市场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效能的内在要求。“四链”融合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本质上是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在各环节、各主体间的有效配置。新型科研机构连着科技创新供给端和科技创新需求端,是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
目前,我国拥有产业门类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产业支撑,但我国产业发展在一些产业领域和发展环节仍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新型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部署创新链,通过不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达到以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不断提升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性,不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赋能。
同时,新型科研机构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新型科研机构形成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催生一系列新产业领域、新产业模式并可对既有产业链赋能增效。新型科研机构立足科学技术优势,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让更多创新链条的“好技术”变为产业链条的“新应用”,不断畅通产业化发展渠道,并构建集研发、投资、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培育体系,重点培育培养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并逐步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产业新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更新的支撑点。例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遵循“巴斯德象限”的创新模式,即以企业应用需求牵引科研机构科研,将立足形成产业创新初始源头与探索科技前沿技术联系起来,使商业价值和科学知识合为一体,通过发展技术科学,推动产业化“源头对接模式”发展,为科技与产业相互协同发展配置人力和资金等资源,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有效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和学科交叉优势,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有效衔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科研成果切实有效走向产业化,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深化院企合作,通过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新型科研机构具备解决产业行业共性问题、提供共性技术支持等功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新型科研机构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结合企业与科研机构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合作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产业联盟、产业创作创智空间,以及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有效缩短从科技创新成果到商品化产品之间的转化周期,有效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产品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特征,加速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例如,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深化院企合作,积极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江苏产研院通过与高校共建集萃学院共同开展人才的联合培养,从企业技术需求和创新资源供给挖掘两端精准发力,着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4 ]。在产业需求端,江苏产研院与江苏省行业龙头企业累计共建3 5 0余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工作机制如图1所示,累计征集企业创新技术需求1 8 0 0余项,企业意向出资超6 8亿元,组织全球合作项目6 7 0余项,引导企业投入近1 9亿元。在研发载体端,加强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1 2 0 0余家,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 0 0 0 0家,推动了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等7家集成创新平台建设。在空间生态方面,着力打造标杆性创新综合体,在南京建设1 0万平方米研发产业园区;在苏州相城建设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建设面积达3 5万平方米,积极打造创新资源深度融合的空间载体。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新型科研机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集中促进机构,可有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具有创新驱动力更强劲、知识溢出效应更大、产业自我升级能力更强的鲜明特征,这与新质生产力领域新、技术新、配置新的特征以及“积极促进产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的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相似度。新型科研机构作为集中促进机构,可以针对集群建设需求和战略发展方向,积极拓展、狠抓龙头企业战略合作,创建工研院的产业协同创新生态,联合行业协会成立产业联盟,构建以“竞争者合作”为基础的全面合作格局,建立服务网络共享机制,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资源整合,使产业集群实现由简单的“物理相加”转向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间互动合作的“化学相融”,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互助合作、产业链“上下游”专业化分工的新局面。例如深圳市信息通信产业集群,深圳先进院围绕集群长期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需求,以1+N促进体系结构为基础,建设了集群总促进机构及组织成立集群促进中心并积极培育子促进机构,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产业创新资源。同时,深圳先进院组织多家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人才培训及行业协会联盟等组成产业集群服务网络,积极为集群提供创新支撑,构建跨界融合、协同发展的网络化共生产业生态。深圳先进院充分发挥了产业组织“织网人”作用,通过实体项目攻坚和平台项目建设,协同创新推进网络化协作,积极组织集群交流与传播,有力有效促进了深圳通信产业集群发展。
新型科研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定位不清晰,以致在承接国家战略时难以最大化发挥作用。一是新型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技术开发方面职能分工模糊,缺乏明确使命和目标导向。新型科研机构整体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使得基础研究难以满足创新发展需求,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摆脱基础研究“两头在外”的局面。二是部分新型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分工不明确,导致资源浪费和无效竞争。三是新型科研机构在产业链中的定位模糊,在促进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角色和职责不明晰,缺乏与企业合作的明确路径,导致科研成果难以直接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
(一)提升新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
新型科研机构运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将国家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和前沿科技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布局,在应用型研究中应紧扣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各种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发展,逐渐打造跨学科、跨领域、产学研协同的高效科学技术攻关体系,持续强化基础性科研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积极推进多学科、全产业链交叉融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使得多学科交叉深度融合发展成为新常态,并由此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 5 ]。我国要持续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有效调控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以及创新机制等,促进战略协同协作机制互相配合,避免科技产业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同时统筹部署创新链、全产业链,从而逐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受制于人的困境。新型科研机构可从生产制造的工程能力提升开始,逐步向核心技术研发、科学前沿发现延伸拓展,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三)加大新型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人才是新质生产力最活跃、最重要的核心要素。新型科研机构应积极培养、引进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一流人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流动的体制机制,探索多层次、多渠道招才引智,延揽汇聚国内外一流人才,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新型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效促进新型科研机构创新发展,深化新型科研机构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推动新型科研机构在促进产学研供应链中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有力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1]陈曦,韩祺.新发展格局下的科技自立自强、理论内涵、主要标志与实现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21(12):95-104.
[2]邱丹逸,王春明,祝林,等.国内典型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经验特征及借鉴[J].科技和产业,2023(20):24-28.
[3]杜传忠,李钰葳.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理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24(01):100-109.
[4]施勇峰.加快杭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路径研究[J].杭州科技,2022(05)49-53.
[5]安敏,王琲.中西部地方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探索[J].新西部,2023(10):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