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分析

2024-10-17 00:00黄雅
管理学家 2024年19期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协同发展,是连接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主要包括提升劳动力市场效率,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等。因此,文章就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究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发展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19-0069-03

国内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发展,不断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人力资源的质量与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化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升级,也需要提升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包容性,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当前发展背景下,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协同发展尤为重要,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流动,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为求职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为待就业人员提供更符合要求的问题解决方案。

一、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现状

(一)公共就业服务现状

当前,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覆盖城乡、多层次的就业服务网络。此体系主要由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nyvQu56xyYyXx1b3i8137+ysD0bn4XB8usVrS+b/ssw=构、职业培训机构等组成,承担着政策宣传、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等多项功能。

近年来,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在促进就业增长、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一方面,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部分区域和群体难以获得有效的就业服务;另一方面,服务手段相对单一,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难以满足求职者和企业的多元化需求[ 1 ]。

此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服务效能。

(二)人力资源服务现状

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服务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包括招聘、猎头、人才测评、培训、外包等多个领域。服务模式也从传统的线下服务逐渐转向线上线下融合、智能化服务等,更好地满足了企业和个人对高效、便捷、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

但是,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行业内部竞争激烈,部分机构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标准不透明等问题,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行业监管体系尚不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难以保障服务双方的合法权益。此外,服务机构无法更好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效能。

二、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服务载体建设滞后

首先,服务网络不完善,限制了服务的广泛覆盖和高效运行。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等问题。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信息网络,导致求职者难以获取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 2 ]。

其次,基层服务能力不足,制约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作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重要桥梁,服务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政策落实效果和服务满意度。当前部分基层服务机构存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技能欠缺、服务流程烦琐等问题,无法满足逐渐增长的就业服务需求,不仅影响了服务效率和质量,而且制约了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协同发展。

(二)服务质量偏低

服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随着就业市场的越来越复杂和求职者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一刀切”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公共就业服务在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需要更加精准地了解求职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同时,人力资源服务在人才招聘、配置、管理等方面,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当前部分服务机构在人才评估、岗位匹配等方面还是过于依赖传统经验,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导致服务效果不佳。

(三)数字化应用不足

在新时期,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服务机构数字化应用不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推动“互联网+就业服务”,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数字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水平依然有待提高。部分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导致信息孤岛问题严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了就业的效果和准确性。一些就业服务机构在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服务时,缺乏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只停留在简单的信息发布和查询层面,未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数据分析、智能匹配、在线服务等方面。此外,部分传统就业服务机构对新技术的认知不足,缺乏转型的紧迫感和动力,导致数字化进程缓慢。一些新兴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过于追求技术创新,忽视了将其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服务效果大打折扣。

(四)体制机制障碍

在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障碍的严峻挑战。障碍主要存在于制度体制层面,对劳动力和人才的市场化配置与自由流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首先,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性,增加了求职者的就业成本,影响了企业招聘的效率和效果,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匹配优化难度大。

其次,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传统方式以学历、职称等为主要依据,进行人才评价,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才的真实能力和价值,导致部分优秀人才流失。同时,激励机制的缺失或不足,导致人才缺乏持续学习和创新的动力,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一)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协同发展,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应推进行业内部深化改革,强化标准化与信用体系建设,为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加快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各项标准,包括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确保服务过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其次,建立健全信用评价机制,对服务机构进行信用评级和公示,引导行业自律,提升整体信誉度。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搭建线上服务平台,实现招聘信息、求职信息、政策咨询等资源的共享与对接,打破地域及时间的限制,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流通与资源优化配置。

此外,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发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推动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3 ]。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应构建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均设立服务站点,确保各类求职者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就业服务。加强各级就业服务机构之间的联动与协作,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方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建设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信息的实时更新与智能匹配,为求职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就业市场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就业政策的精准制定与实施。可以开发移动端应用、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服务渠道,方便求职者随时随地查询岗位信息、参加在线培训、提交求职申请等。加强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融合,为求职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体验。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就业需求。注重公共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加强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其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此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造力,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供需双方对接

为了进一步强化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协同发展,加强供需对接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首先,积极开展联合招聘活动,打破传统招聘模式限制,促进政府、企业、高校及职业培训机构等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聘平台,实现岗位信息与求职需求的精准对接,提高招聘效率与质量。

其次,紧盯重点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特别是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深入了解人才需求特点与趋势,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定向推荐人才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促进产业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最后,加强劳务协作,与劳动力输出大省、大市及重点劳务协作基地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劳动力资源的跨区域优化配置。通过信息共享、技能培训、劳务派遣等多种形式,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带动劳务输出地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素质提升。

(四)聚焦重点群体

聚焦重点群体,提供精细化服务,是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的重要策略。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应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通过提前介入、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实习实训机会等方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举办各类校园招聘会、就业创业指导讲座等活动,帮助应届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对于农民工群体,应关注技能提升和权益保障问题。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保障其合法权益。加强劳务协作,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最后,针对退役军人和残疾人群体,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就业服务[ 4 ]。比如,为退役军人提供转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岗位推荐等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就业环境、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等服务。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五)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

在推动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明确发展目标、任务与措施,为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相关政策的发布需要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用地保障等多个方面,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服务机构的健康发展。

其次,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所需的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充足。与此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最后,推动机制创新。政府应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鼓励服务机构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如“互联网+就业服务”、远程招聘等,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5 ]。

四、结语

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的协同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也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行业标准化、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供需对接,聚焦重点群体,以及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等多方面的优化改善,可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服务,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与此同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人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符杰.宁波打造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的实践探索与深化路径[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24(02):28-30+43.

[2]明亮.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蹄疾步稳行致远[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3(12):56.

[3]杨光.简析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3(17):60-62.

[4]叶媛.“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的思考[J].财经界,2023(21):174-176.

[5]邓焕烁.新时代公共就业服务与人力资源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23(03):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