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机制研究

2024-10-17 00:00于佳宁
管理学家 2024年19期

[摘 要]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海洋经济作为新兴战略领域,其可持续发展亟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支撑。基于此,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的机制与策略,分析了数字经济对海洋领域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包括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能力,通过分析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的现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构建数字经济时代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的四大核心机制,旨在打造一个吸引、培育、激励并留住海洋领域顶尖人才的良好环境,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数字经济;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4)19-0054-03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资源宝库和战略空间,其开发与利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及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经济时代,海洋领域的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渔业、航运等领域,而是向深海探测、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方向拓展,这对海洋领域的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数字经济时代对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的新要求

(一)技术融合与创新能力的强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海洋领域的人才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海洋科学知识掌握者,而是要成为技术融合与创新的主力军。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精通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等基础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1 ]。例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海洋科学家可以深入分析海量海洋监测数据,揭示海洋环境的微妙变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海洋灾害的智能预警与精准应对,保障海上安全与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随着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海洋领域与其他行业的交叉融合日益加深。因此,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时代的需求焦点。这类人才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将海洋科学与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相结合,推动海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例如,海洋工程师与经济学家的合作,可以优化海洋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环境可持续性;计算机科学专家与海洋生物学家联手,可以开发出更加智能、高效的海洋生态监测系统与管理系统[ 2 ]。

(三)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数字经济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国际海洋科研合作、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常态。因此,海洋领域人才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建设,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机构和产业界进行深度交流与合作。这要求他们不仅要了解国际海洋法律与政策动态,而且要掌握多语言沟通技巧,能够在多元化的国际环境中参与合作。

(四)持续学习与创新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海洋领域也不例外。因此,海洋领域人才需具备持续学习与自我更新的能力,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最新的海洋科技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他们还需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方法,探索新的海洋科技应用领域和解决方案。

二、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的现状

(一)人才结构不合理与高端人才短缺

当前,尽管国内对海洋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中低端人才相对过剩,但能够引领海洋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高端人才则严重不足,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均衡,导致海洋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受到限制。

一是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稀缺。在海洋科学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如深海探测、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能源开发等,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不仅能够推动基础研究的突破,而且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二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匮乏。数字经济时代对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然而,目前这类人才在海洋领域中的比例仍然较低,难以满足产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需要。

三是青年才俊培养不足。青年人才是海洋领域未来的希望,但当前在青年才俊的培养和引进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成长环境、科研条件和职业发展机会有待进一步改善。

(二)人才引进政策缺乏针对性与吸引力

一是政策的制定缺乏针对性。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海洋产业发展特点和人才需求存在差异。然而,当前的人才引进政策往往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领域和地区的实际需求。

二是优惠政策力度不够。为了吸引高端人才,各地区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然而,部分地区的优惠政策力度相对较弱,难以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三是人才引进渠道单一。目前的人才引进渠道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传统领域。随着海洋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也需要引进海洋领域的高端人才。因此,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引进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3 ]。

(三)人才培养体系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海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却滞后于这些变化,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是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高校的海洋科学相关专业课程设置过于传统和保守,未能及时纳入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内容。这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海洋产业发展需要。

二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海洋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来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目前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完善,合作层次和深度有待提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共享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不健全

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保障人才权益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海洋领域的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仍存在诸多不健全之处。

一是激励机制单一。目前的人才激励机制主要集中在薪酬和福利等方面,随着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单一的激励机制已经难以满足人才的需求。例如,在职业发展机会、个人成就感、工作环境等方面提供的支持相对不足。

二是评价标准不科学。当前的人才评价标准往往过于单一和片面,难以全面反映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过分强调论文数量和引用率等量化指标而忽视实际贡献和创新能力等软性指标。

三是反馈机制不完善。对人才的激励与评价机制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然而目前的反馈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及时收集和处理人才对激励与评价机制的反馈意见,导致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受到限制。

三、数字经济时代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机制的构建

(一)人才引进机制

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是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优化引才政策,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税收优惠、科研经费支持、住房安居计划、子女教育保障等,以增强对顶尖海洋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同时,政策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确保精准对接、有效实施。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举办高端海洋科技论坛、国际会议、专业展览等活动,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参与交流,促进学术思想碰撞与合作机遇发掘。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招聘平台、社交媒体等,构建全球化的人才信息网络,提高人才引进效率和覆盖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建海洋科研创新平台。这不仅能为人才提供先进的科研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能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合作载体,实现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为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 ]。

(二)人才培养机制

优化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加强海洋领域相关专业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课程设置。通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与技能体系,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海洋科学知识,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海洋领域的实际问题。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鼓励学生参与海洋科研项目、企业实习和国际交流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强化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海洋科技创新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实践平台。注重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国际交流课程、海外研修项目和跨国合作项目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了解国际海洋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同时,加强语言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合作精神,为他们在全球海洋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 ]。

(三)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

在数字经济时代,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与评价机制,对于海洋领域人才高地的建设至关重要。要建立多样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这包括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将人才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结合;提供充足的项目资助,支持人才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完善职称评定体系,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获得应有的职业认可和社会地位。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与全面准确。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人才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而且要重视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通过引入同行评审、专家评估、用户反馈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每位人才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接受评价。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与反馈。将评价结果作为人才选拔、任用、奖励和晋升的重要依据,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并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个人和团队,帮助他们明确优势和不足,制订针对性的改进计划,推动其持续成长和发展[ 6 ]。

(四)人才生态建设机制

基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的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有必要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科研条件,为海洋科研人才提供先进的实验设施、充足的研究经费和舒适的工作环境。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推动海洋科研的深入发展,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完善服务体系,为海洋领域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这包括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开展高效的科研管理、提供完善的生活配套等,确保人才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同时,建立健全的人才服务体系,如设立人才服务专窗、开通在线服务平台等,为人才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海洋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为海洋科研人才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海洋领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拓宽海洋领域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合作空间。通过参与国际科研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立国际合作网络等方式,加强与国外优秀科研机构和人才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海洋领域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话语权争夺,提升我国海洋领域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数字经济时代为海洋领域人才高地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与评价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提升海洋领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卉,许尤厚,关杰耀,等.“双融合”视域下海洋科学卓越人才培养实践——以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4(11):23-26+46.

[2]付晓,王珉,陈永磊,等.经略海洋背景下海洋人才科教融汇培养体系研究——以山东科技大学“蓝菁”一体化育人体系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02):92-98.

[3]姚郁.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培育海洋领域科技领军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24(05):12-16.

[4]相雯,殷旭旺,王宏诗.提高海洋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海洋强国建设[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4(02):118-121.

[5]宋雪燕.国家级海洋人才市场赋能海洋人才高地建设的路径研究——以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山东)为例[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3(06):81-85.

[6]王江,高鳗渝,李强,等.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海洋学科发展现状及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0(03):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