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更加倡导师范生的养成教育。师范生养成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相比大有不同,养成教育更加侧重注重素质教育。而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在我国还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通过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为例,在养成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路径、评价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进一步探索构建适合我国的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
关键词: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构建;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9-0092-04
养成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人的德行品质养成,行为习惯塑造,语言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过程性育人实践。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全方位、和谐、健康发展的人。是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相比更加注重个人全面素质养成的教育形式。具体而言,师范生养成教育是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关键阶段,其基本理念是确保师范生全面发展和专业成长。师范生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未来教育者,师范生的养成教育,更加强调以品德教育为导向,以专业的行为习惯和语言思维为标准,以“一践行三学会”为毕业要求,促进师范生对相关教育理论的理解,教育实践的领悟,内需驱动力的滋养。形成“学、思、践、悟”闭环的长效循环机制,构建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培养格局。培养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时代高质量、创新型、专业型的“准教师”。通过这一教育理念的实施,师范生能够全面发展并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的比较研究
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时代鼓励倡导培养专业型的“教育家”,而师范生作为其重要的主体之一,则更为凸显了师范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口。而我国关于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的研究及相关案例有待发展补充。故下文以建校历史悠久,在师范生养成教育方面有着全球影响力的哥伦比亚
大学师范学院为参考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养成教育的目标、养成教育的内容、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三个方面,以期对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构建有所裨益。
(一)养成教育的目标
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高尚师德、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实践性和多面性。具体而言,师范生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他们应该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师范生养成教育通过系统的学科培训和实践教学,旨在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师范生养成教育,我们期望他们能够成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培养优秀人才和推动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与我国相比,哥伦比亚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的养成教育目标更加注重思想性,长远性。培养目的是要培养社会性的,复合型的未来教师,为此会为师范生的终身学习而设计学程4。具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关注师范生的教育技能培养转变到关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的培养模式,在理论学习方面注重转换学习与工具性学习,在教育实践方面更加注重反思性实践。二是更加关注师范生的社会性培养。认为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和教学技能的高低,还更注重学生的品格修养和社会角色的培养。旨在培养具有社会参与感,责任感的教师。作为未来教师,不能对国家政治一无所知,而是要具有国家意识,集体意识。三是要培养师范生成为可以成为所有学校的儿童,青少年的教师。培养无论在多么复杂的环境都能教好所有青少年的教师,包括普通和特殊的青少年。四是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理念的转变,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创设能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积极主动探索的学程作为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正能使学习者受益良多。通过开设创新教育课程、组织创新实践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二)养成教育的内容
现如今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内容正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状态中呈现融合性的特点。师范生的养成教育内容以师德养成为重要依托,通过把师德教育的因子交叉应用到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之中,引领师范生师德养成,从而影响师范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师德水平、教育能力的不断提高。再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以培养目标为支点,通过教育课程、通识专业课程、教师教育、学科竞赛、科创项目等课程建设以及导师制度,社区制度的育人体系为抓手,以促进师范生师德规范,教育情怀,教育技能,综合育人等各个方面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发展[5]。
与我国相比,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师范生的养成教育内容呈现了多元化,灵活化的特点。在课程的体系结构方面,注重一般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专业知识为主,除开设专业教育课程之外,还包括与专业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教育实习课程、教育基础与方法课程、特殊教育课程、资优教育课程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需要。课程内容方面,体现多元文化差异性。课程设有全纳课程、残疾文化课程、性别差异课程、天才适应课程等,积极促进了异构课堂的发展,以此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多元思维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探究能力,实践与道德的决策能力[6]。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
师范生养成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实施路径上,我国侧重通过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过程方式,对师范生培养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提高培养质量。对此,我国还加强了师范生培养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涵盖了政策法规制定、教育改革、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质量监控和评估等方面。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现阶段我国师范生的养成教育实施路径,具体落实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育实习、导师制度三个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通过通识课程培养师范生的综合职业素养,通过专业课程培养师范生的专业的教育育人的能力,通过师范课程培养师范生在成为一名教师之前的教师专业能力。在教育实习上,通过教育实习检查并锻炼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在导师制度上,大多学校采取单一导师负责制,少数学校采取双导师制,即导师加校外实习导师。
而与我国相比,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以致力于培养出色的师范生,为教育事业贡献人才的目的出发,在养成教育实施路径方面,该:秉承着一系列专业的、系统化的培养计划,旨在为师范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胜任未来的教育工作[7]。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师范生的养成教育实施路径注重学科知识、教育实习和实践能力、教育理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系统化的培养计划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师范生将全面发展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这种养成教育的实施路径将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具体落实主要体现在,侧重于课程设置、培养方法、导师制度三个方面。课程设置体现专业性与灵活性,课程内在层次设置从理论到实践,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诠释了知识与精神相融合对师范生培养的影响。培养方法注重多种课堂方式与科研训练,包括情景式课堂研讨,探究式科研训练等。在导师制度方面,实行三层导师制度,包括助教、讲师、导师形成学术与监督互补的导师负责制。
(四)养成教育的评价方式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评价方式在教育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反映出教育质量,还能够指导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水平。
我国的师范生养成教育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首先,定性评价注重对师范生的品德、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怀进行全面评估。这种评价方式通常通过面试、问卷调查和日常观察等方法进行,以了解师范生的教育潜质和专业素养。其次,定量评价则重点考察师范生的学业成绩和教育技能。这种评价方式通过考试、课程成绩和实习表现等来衡量师范生的学术能力和教学实践水平。我国师范生的评价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基本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下又分别对应二级指标。具体落实时,大多学校采取模糊综合考评法,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其整个培养过程更侧重于结果评价,效能评价。
与我国相比,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的师范生评价的侧重点也在经历不断地更迭演变,评价方式不断趋于动态化,多元化的特点。在“基于学习的评价”到“为了学习的评价”的理念指导下,更加注重过程性的动态评价,注重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相互结合。具体体现在课堂能力表现性评价,导师多向性评价,以此对师范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与中国的师范生养成教育评价方式相比,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的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采用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评估师范生的学术成就、教育经验和专业素养。其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术成绩评估、实习评估和教育项目评估。在学术成绩评估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学术能力,通过考试和论文等方式评估其学术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准确反映出师范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为其未来的教育研究和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在实习评估方面,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注重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师范生在实习期间会接受导师的指导和评估,通过观察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等方式评估其教学实践水平。这种评价方式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师范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为其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8]。除了学术成绩评估和实习评估,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还注重对师范生参与教育项目的评价。师范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与各种教育项目和社会服务活动,这些经历对于培养其教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师范生参与教育项目的评价,可以了解其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和影响,为未来的教育工作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二、对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
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指导下,以“一践行三学会”为毕业要求培养“准教师”的视角下,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的师范生养成教育的比较研究,能从中得到一些关于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构建的启示和经验。
(一)在养成教育的实践情境中践行师德
在养成教育的实践情境中培养师范生践行师德规范。一是要多为师范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师范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以直接接受的方式体会师德规范,养成教育情怀。正如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会开设多种情境下的情境素养教学。其地点包括但不限于各个中小学,教室、社区等。只有在这样真实复杂的情境之下,通过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师范生才能真正审视自身发展需要,体悟师德规范。深化对教育的认识,从而提高内在驱动力,从而加深教育情怀。二是要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师范生践行师德。如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是立足于社会发展,培养师范生,注重师范生的社会文化教育,民主教育。开展且鼓励学生多参加教育性和非教育性的社会实践。从中帮助师范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师德规范,厚植教育情怀[9]。
(二)在养成教育的教育研究中学会教学
在养成教育的教育研究中培养师范生学会教学。一是创设多元化的教育研究方式,加强科研训练。如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确立多种教育研究方式既有学术研讨,文化沙龙等方式也有实地研究、个例分析、角色代入等,让不同师范生在形式不同的教育研究中能全面化立体化地不仅获得个人精神心灵的成长,从而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二是要在教育研究中多加入“批判性”元素。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要求教师是一名具有批判精神的公民。并要带着这个意思落实到教育研究中。要在教育研究中组织并鼓励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与讨论。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还会利于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质的增长。
(三)在养成教育的教育指导下学会育人
在养成教育的教育指导下学会育人。一是切实落实指导教师分工制度,在精细化的指导下,让师范生学会育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分为三层教师指导制度。由直接总负责的导师、负责学术方面的讲师、教师实践监督师即助教构成。各个导师分工明确且细化,能为每个师范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样的导师团队让师范生,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沟通与解决。完成理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让学生学会育人,具体而言即学会如何高效地且专业化的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二是在社会性的教育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学会育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社会文化素养和民主合作素养。其整个教育指导的目的是在培养未来社会性的教育者进行的。所以,在如此理念之下,师范生能在这样特定的“社会”文化的熏陶下,深切体会如何育人,并有利于把育人思想内化于心。
(四)在养成教育的多元交流中学会发展
在养成教育的多元交流中学会发展即学会反思,学会沟通合作。一是积极开展内部跨学科的交流。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通过对学:不同学科进行改组,其目的就是让在不同学科交流中,能跨学科统筹教育学重点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交流合作中注重反思性指导,以此不断促进学生再发展。二是主动开展外部的交流合作。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会举办跨校性,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师范生,打开视野格局。同时,也鼓励并支持师范生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去其他学校实地考研,交流研究。如此,在这样的多元交流中,促进了师范生的发展。也促使师范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内在学会发展。
三、结语
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从源头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型,创新型高质量教师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鉴于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的师范生养成教育中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找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师范生养成教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梁宏亮.师范生卓越养成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J].文教资料,2022(6):168-171.
〔2〕张立明,郑燕林,景丽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的重要论述对高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4):146-151.
〔3〕柳海民,杨宇轩,柳欣源.中国师范生:政策演进、现实态势与发展未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9-133+243-244.
〔4〕肖驰,任奕阳.小学教育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中美比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0):149-154.
〔5〕梁梅,田智新.地方高师: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路径探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学报,2023,38(1):100-105+72.
〔6〕杨柳.当代美国卓越教师的职前培养[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7〕靳雅淇.20世纪3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教师培养模式转型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8〕余闻婧.如何为学生设计学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读写项目的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8(9):86-92.
〔9〕吴蓉.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层次小学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方案评析[J].洛阳师范学:学报,2014,33(10):128-132.
(责任编辑徐阳)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Teachers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YUE Yan,KONG Kai
(Teachers College,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China also advocates the cultivation educ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Compared with cultivation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 is very different,and cultivation education focuses more 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ivation education system for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is still in the stage to be improved in China.By taking normal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making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ob-jectives,content,implementation pat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cultivation education,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cultivation educ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
Keywords: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Formation Education;System Construction;Comparative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