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皮影戏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艺术珍宝。在当前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形式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对于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建平皮影在文旅产业中的价值和优势,对建平皮影的发展现状及目前在文旅开发中的情况进行了概述。建平县皮影戏文化内涵丰厚,具有很强的开发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潜力,但就如何可以正确引导开发该项目的问题还存在一些限制条件,如表演形式守旧、缺乏复合型人才、对皮影戏重视程度不够等,限制了建平皮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以此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为促进建平县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皮影戏;民俗文化;文旅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2.7;J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9-0031-05
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响应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的号召,对延长旅游产业链、强化知名度、整合资源利用、经济复苏等具有重大作用。建平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建平县将皮影与文旅开拓相结合,形成一种更具特色、更具创新性的旅游产品。皮影戏又名野灯影戏冶野土影戏冶,是一种民间戏曲。皮影戏利用兽皮或纸板裁剪成人物轮廓,通过点燃的蜡烛或者酒精为光源,使之将形成的轮廓映照在幕布上的人物互动演出。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来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具有很强的乡土地方特色[1]。但目前,建平县的皮影戏在文化和旅游产业中的价值和开发还不够充分,致使该文化旅游项目在建平县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将皮影戏与旅游文化产业相融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皮影戏发展概述
(一)皮影戏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皮影艺术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叶汉书窑外戚传曳是最早关于皮影戏的相关文献书籍,其中记叙了汉武帝宠爱的妃子李氏逝世后,武帝悲痛欲绝,辞去了朝官。一位官员用棉布织成李夫人的画像,在上面画了颜色,又在她的四肢上插了一根木棍,把李夫人的形象投影在屏风上,以此来缓解武帝对她的思念。这段历史上流传着的一段爱情故事,被一些学者称为是野皮影冶的起源[2]。
在汉朝时期,皮影戏是一种起源于民间的表演艺术,主要通过讲述故事和传说来娱乐观众。唐朝为了宣传佛教以及传授更多教义,很多和尚都会用比较简单的方式来讲解佛经,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好地知悉佛经,让更多的人前来礼朝拜佛,而皮影戏,也曾经是和尚们传教的一种途径[3]。皮影戏的发展逐渐扩大,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其中包括了以乐亭方言为基础,唱功见长的唐山皮影戏。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影戏开始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传播。
明清时期,皮影戏开始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走向高峰。皮影戏成为各种节庆和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影的发展,皮影戏的地位开始逐渐下降,许多传统的皮影戏表演室和工作室开始衰退。
20世纪后期,皮影戏得到了重视和保护,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重新发掘和推广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特别是在21世纪初期,皮影戏开始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举办了皮影戏表演和展览。
如今,皮影戏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不仅在中国,也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比较典型的就是陕西的华县皮影、华阴老腔和阿宫腔的皮影。皮影戏的剧目很多,有演义、民俗逸闻、爱情叙事、神话传说、民语寓言等无所不包。许多现代艺术家开始将皮影戏融入他们的创作中,为这种传统艺术形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而对于传统的皮影戏表演室和工作室,他们也在努力传承和发扬这种艺术形式,为全球观众呈现出更具吸引力的皮影戏表演。
(三)建平皮影的发展
建平县是辽宁省朝阳市下辖县,东邻朝阳市区,西邻内蒙古的赤峰市、宁城县,南接凌源市、喀左县,北接内蒙古的敖汉旗。据史料记载,河北省、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的皮影,最早源于北宋时期。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掳掠了包括影剧:等各种艺人到了北方,才发展起来的中原皮影的分支,后明成祖实施“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的措施后,江浙移民从南方带去了影戏[4]。
建平皮影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语音较直,唱腔干净利落,节奏较快[5]。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辽宁地区的皮影大体可分为北派和南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建平县许多乡村大都有皮影戏班。目前,活跃在建平各地的主要皮影剧团有榆树林子镇青梅皮影剧团、喀喇沁镇文才皮影剧团、深井镇兴隆皮影艺术团和国营热水畜牧农场刘家皮影戏班等。但是,随着新型娱乐方式的出现,建平皮影的发展逐渐衰落,这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皮影在未来的发展路径。
二、建平皮影在文旅开发中的价值分析及开发现状
(一)建平皮影的价值分析
不同地域的皮影戏无论是在造型、唱腔亦或是表演形式上都极具地方特色,其蕴含了历史各朝代所累积的精华。近几年,伴随着旅游热潮的高涨,“皮影”文化也通过旅游的东风,将其所蕴含的地方传承文化特色被举国上下所热爱,更是让国际都领略到中国皮影戏的文化魅力[6]。而皮影艺术依据本身的特点一方面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另方面体现出文化旅游价值。
1.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故事的题材大多源于历史典故或日常生活,演出内容多为惩恶扬善,保家卫国,忠孝两全来宣扬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7]。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人们既能分清善恶,又能分辨是非,还能学习到中国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和睦互助、勤奋朴实、善良敏慧的性格,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得到提升,同时也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弘扬了民间文化
影剧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有许多节俗礼俗题材的影剧,如“喜影”“寿影”“敬神影”“太平影”,这些都是影剧的节俗、礼俗内容,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此外,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皮影戏的品种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8]。发展皮影戏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传统艺术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促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皮影戏也顺应时代潮流带动了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搭建起展示当地文化的窗口,通过非物质文化和旅游业共同开发,为传承人、演绎团队带来了固定的收入,保证皮影戏不失传,同时也宣传了当地皮影文化。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皮影市场前景是无限的,若能够将皮影文化形成完整的经济链条,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可以为旅游业做出一份贡献。
(二)建平皮影开发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对建平县皮影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传统的皮影戏演出受限于场地和设备,在传播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今,通过互联网平台,观众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观看建平皮影戏的表演。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建平皮影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比如,在皮影戏的帷幕下面,安装了一块电子显示屏,让那些即使听不懂戏曲腔调所演唱的文字的观众也能全面了解这出戏的内容,把“看”和“听”相结合,共同享受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另外,已经在一些乡镇建立了皮影产业园并组织皮影公益演出,让游客们可以近距离地观看皮影戏的表演,感受这门传统艺术的魅力,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推动建平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建平皮影戏不仅提升了自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缺乏创新型人才
将建平皮影与文旅开发相结合,有助于形成一种更具特色、更具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建平对皮影在文旅产业中的价值理解和发掘还不够充分,致使该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在建平的成长并不尽如人意。因此,要突破建平皮影艺术的发展困境,就需要在剧目编排、演出方式等方面进行革新,并与时代特点相适应。但是,现在的建平县,大部分的旅游项目还是局限在剧:里,不利于皮影文化旅游产业的推动与发展。
在文化旅游产业中,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平县的皮影行业历经多年,但当前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多数人未受过正规培训,缺乏创新理念。受制于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导致鲜有年轻人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这也导致了我国目前缺乏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使得皮影艺术的传承变得更加艰难。这严重限制了建平皮影文化的承继,也限制了文化旅游项目的推广,难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旅游演艺的发展是表演艺术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需要既懂表演又懂旅游的复合型人才。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和表演,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进行创新和调整,创作出有内涵、有底蕴、受欢迎的旅游演艺品牌性节目。随着建平县旅游业的发展,人才缺乏问题日益凸显,如专业的旅游演艺创作人才、策划人员、营销人员等。
2.受众范围小、年龄结构老龄化
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这对于传统的皮影戏来说,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皮影戏的受众正在逐渐减少。尽管在建平县喀喇沁镇洼子店村广场上,有超过100多场的皮影戏上演,包括《杨怀玉扫北》《文武状元》等经典剧目,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前来观看,但其中只包括了大量的老年人及儿童,中青年人来此观看大多出于陪同家人或孩子的目的。针对这个问题,想要推动建平皮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扩大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皮影戏处于建平文旅产业附属地位,缺乏重视度
建平县始建于清代,境内有多处人文旅游景区。慕名而来的游客的数量远远大于皮影戏游客数量,目前来看,建平县的皮影戏尚处在旅游业中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重视程度不够。换言之,建平皮影戏旅游产品在大多数游客心目中处于次选位置,甚至了解甚少。然而,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戏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旅游项目中,如在建平县的红色教育打卡基地,皮影戏作为重要的表演项目,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建平皮影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建平就已经是燕国的领地,其境内的燕秦长城至今仍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长城之一。建平县还拥有众多红山文化遗址,例如牛河梁遗址、东山咀遗址等,这些历史人文景区,不仅为建平皮影的文旅开发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还可以作为建平皮影的展示和传播平台,进一步扩大建平皮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如今的建平皮影旅游业开发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有以下开发策略。
(一)扩大宣传力度,提升产业知名度
要使建平皮影文化旅游繁荣发展,必须在观念上进行革新,可以通过短视频、动画、民间活动直播纪实等新媒体平台,以多种形式展现建平皮影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特点。例如建平县喀喇沁镇洼子店村广场的皮影戏演出,利用广场的演出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观看,同时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运用新媒体平台,将建平皮影的创作、表演全流程通过摄像、录像等手段推广,构建建平皮影新媒体的系统化平台。
另外,可以举办皮影技艺展示和比赛,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在展示环节中,可以完整呈现皮影人影件的雕刻制作过程,并邀请游客亲自参与其中,感受每一个步骤,包括刮皮、浆皮、下料、着色、上油、重压和组装等。通过这些互动环节,让游客深入了解皮影制作技艺的奥妙和独特之处。
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渠道,提高建平皮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二)优化整合资源,树立皮影品牌
旅游业的开发需要地方文化的支撑,而地方文化又是旅游开发的主要载体。民俗表演艺术的旅游业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外在条件作支持。只有拥有一个好的发展媒介,以及各有关方面的有力支撑,民俗表演艺术旅游的发展才具有可行性[9]。
皮影戏本身是文化旅游业的一种辅助性产业,如果独立进行发展,其规模与效果很难吸引人。在皮影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过程中,除了推动传统的皮影剧表演、皮影制作体验等活动外,我们也需要不断拓展开发模式,以吸引更多游客的注意,扩大影响力。其一,值得考虑的开发模式是建立主题公园。这些主题公园可以结合旅游资源,例如融入皮影珍品的元素,通过展演的形式呈现建平皮影的魅力。其二,在假日期间,我们也可以与周边景点合作,开发出一条假日休闲体验地方文化之旅。这既能加强建平皮影艺术的宣传,又能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针对历史悠久的红山文化,我们可以借用皮影仿照制作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先人的生活场景或者有地域特色的文物,让参观者把它当作手工艺品带回家,使皮影戏变得可以直接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不是藏在幕后。例如,以皮影戏为题材,制作出互动日历、挂件和茶杯等小商品,也可以利用皮影元素来开发和设计儿童玩具。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加以改造,拓宽建平县的皮影文化旅游市场所含项目及内容。
无论是以上述哪种形式进行开发,都应积极与当地的皮影戏的演出团队或聘请外地的皮影团队进行合作或相互学习,分享演出经验,鼓励皮影戏的从业人员参与到旅游开发的工作中来。同时,还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存的各类影箱、影卷等历史文化遗产,并结合游客需求,创新皮影戏演出的主题和内容,进一步促进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
(三)利用好博物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展览馆
为了更好地让人了解皮影戏的历史,可以在博物馆中详细记载建平皮影戏的过往[10],让更多人了解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利用互联网投影技术进行呈现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在线视频播放,可以让观众随时随地观看皮影戏的演出,不局限于传统的演出场所,使得观看更加便捷。其次,可以将皮影戏的历史(源、艺术特点、人物造型等通过三维动画等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皮影戏的内涵,通过新科技让年轻观众对传统艺术有新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提供不同语言的翻译和介绍,以此来扩大皮影戏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加强建平皮影文化旅游体验。还可以把皮影戏当成一种休闲和放松的方法,当你想要休憩的时候,可以看一看皮影增加一下游客的生活体验。同时,这个项目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播自己家乡文化的好机会,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加大培养力度,吸纳优秀人才
建平皮影文化旅游产业要做大做强,一方面要关注专业的皮影艺人,改善传承人的待遇。政府可以为提供经济资助,以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培训机会,帮助皮影戏的传承人提高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影剧的创作和演出中来,为这个行业持续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影剧重现活力。同时,也要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方法进行创新。皮影戏的传统传承模式是师徒相传或者子承父业,由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能培养出来的传人非常有限。政府可以鼓励皮影戏的传承人采用新的传承方式,例如,将皮影戏制作和表演的技巧和方法编成教材,上传到视频平台,让更多的人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皮影戏。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例如与学校、文化馆、艺术团体等合作,共同培养皮影戏的传承人。这样可以扩大皮影戏传承人的培养范围,提高传承人的质量,以此来培养更多的演艺新人,为建平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需要引进专业的营销人才,来扩大经营团队。
结语
通过对建平皮影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建平皮影戏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就是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观众对皮影戏的兴趣逐渐减退,这直接导致皮影戏在市场上的地位下滑。因此,为了提升建平皮影戏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正视市场的变化,积极创新发展方式。建平皮影戏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建平皮影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如丰富多样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以及悠扬动人的唱腔等。然而,这种优秀的艺术形式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建平皮影戏的传承力度,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有理由坚信,建平皮影戏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积极应对市场的挑战,探索适应时代需求的道路,努力挖掘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就能使建平皮影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永葆生机,享誉海内外。
参考文献:
〔1〕齐东兴.论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承[J].中国文艺家,2017(8):286.
〔2〕〔3〕马宁.凌源皮影戏研究[D].沈阳音乐学:,2021.
〔4〕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现状[M].上海:中华书局.
〔5〕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东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6〕〔8〕白迪化.陕西皮影文化旅游开发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皮革,2022,51(2):125-129.
〔7〕刘佳恩,范振华,陈婉仪.陆丰皮影戏的多元价值与传承发展探讨[J].科技传播,2022,14(5).
〔9〕单福彬.民间表演艺术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以辽宁凌源皮影戏为例[J].沈阳工程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2):233-239.
〔10〕李先之,任为为,李洛玄,等.文旅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衡山皮影戏发展路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8):9-12.
(责任编辑徐阳)
The Valu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dow Play in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Taking Shadow Play in Jianp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WU Hao
(Chifeng University,Chifeng 024000,China)
Abstract:Shadow puppetry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and is an artistic treasure in Chi-na's folk cultur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shadow puppetry,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Chinese opera,has aunique artistic charm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lue and advantages of Jianping shadow puppetry in the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and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urrent application of Jianping shadow puppetry in cultural tourism.Jianping County shadow puppet culture is rich in connotation,has astrong pot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and folk tourism,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restrictions on how to cor-rectly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ject,such as the conservative form of performance,the lack of compound talents,and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shadow puppetry,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Jian-ping shadow puppet culture tourism industry.Therefore,releva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Jianping shadow puppetry.
Keywords:Shadow Puppetry;Folk Culture;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