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主义学派语言与翻译观及其历史发展研讨

2024-10-17 00:00祁心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7期

德国浪漫主义学派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启蒙运动理性至上的观念截然不同,德国浪漫主义学派特别重视语言的情感表达、想象力,认为语言作为情感表达、展现想象力的媒介,理应是灵活的、生动的,而这一语言观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很多德国浪漫主义学派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通过对目标语的巧妙应用,深度还原作品本身的主旨思想、深层内涵、文化韵味,确保目标语读者可以轻松读懂,并理解透彻,进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1 浪漫主义学派语言与翻译观

1.1 作为批评的翻译

批评和翻译都是一种精神模仿的过程,二者均建立在万物皆可转换的基础上。尽管翻译与批评、解释在本质上存在相似性,但是后者更多的是对原文含义的揭示。康德作为浪漫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批判哲学、主体性思想,把文学作品视为体现主体性思想的载体,通过批判和翻译,把自我与他者相互依存的奇妙关系展示出来,应当从这一点出发,基于广义的文学语言,不断探索作品内涵。浪漫主义学派知识分子十分追求人的主体性及自我,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文学创作和翻译的实践中,其核心理念是,个体能够以“无限变换”的方式体验万物,经过一系列升华,最终脱离最终的局限性,从而达到质的飞跃。

1.2 泛化的翻译观

语言起源于情感,语言中蕴含着文化观念、文化价值、文化准则、文化习俗等多种文化符号,可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力量和文化模式,也正是因为语言的这一特点,让文学创作者通过文学创作的过程来回归真实自己,而文学作品就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产物。从这一视角来说,文学翻译就是以再现原文审美价值为目的认识、建构本体的过程,浪漫主义学派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过程中,把本体性思考、艺术创作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翻译原文的再创作过程学会系统思考,并建立另一个“自我”。浪漫主义学派的独白性、渐进的总汇等概念,确立了文学语外翻译、语内翻译的基本原则,即形式与文体相互融合、彼此转化、深度渗透。当然,若要把各民族文学的丰沛活力、深层意蕴完美再现出来,还需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观念,主动接受外来文学资源,善于对外来文学予以本土转化,尽可能使这种接受发展为包容一切的普遍性。独白性理论则强调文学的形式、内容均具有象征意义,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势必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译者必须准确把握两种语言的语法、语义规则。浪漫主义学派主张,一切科学之最高形态必属诗性,不论何种文本形式和文体风格,其内容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翻译在浪漫主义思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诗学是至上追求,翻译作为转变语言信息的工具性行为,其具体概念一直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阐释,但是浪漫主义学派的翻译观对拓展翻译思维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2 德国浪漫主义学派语言与翻译观的历史发展

2.1 奠基与开端

德意志民族地处中欧要地,地形环境虽然十分有利,但也意味着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三面合围的危险境地。因此在19世纪以前,德意志民族长时间处于政治分化局面,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与英、法国家相比,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6世纪,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这才为德意志民族语言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一举措使德国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对德意志民族与文化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他们逐渐意识到翻译在文化、语言、国家认同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把翻译视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中,赫尔德作为浪漫主义学派的先锋人物,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德意志民族自赫尔德以来,就把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作为翻译讨论的重要内容。赫尔德在《论语言的起源》中提出一种观点,即语言是人类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所以他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他认为翻译既是一项文学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主观能动驱动下的哲学思辨活动,译者必须有意识地根据时代发展,积极地进行语言创新和哲学思辨。另外,高水平的译者需要通晓经典作家的理论的形成、发展历程,并且具有创造精神,确保能够通过研读覃思、博考群籍、反复推敲的过程,把作者的原意确切地反映出来,从而进一步推动德语的发展,提升德国文化的影响力。与法国人的向心运动有所不同,赫尔德主张真正的翻译应当是一种离心运动,要以呈现“真实的原作”“翻译美学视角可能的原作”为核心,唯有始终忠于原文,才能实现文化触角的延伸,所以一位优秀的译者需要具备科学阐释的能力,掌握批评式翻译的技巧。从马丁·路德到赫尔德,翻译活动在经历两百多年后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德国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和戏曲创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很多德国知识分子在脱离古典主义“归化观”影响的基础上,对翻译活动进行了思考,赋予了翻译语言、翻译观鲜明的德意志民族印记。

2.2 深化与创新

在浪漫主义学派兴起的早期,施莱尔马赫作为翻译理论的集大成者,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不仅继承了诺瓦利斯等浪漫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的语言观,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创新,这一举措为现代阐释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施莱尔马赫看来,语言从属于思想,是思想的外衣,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语言是作为媒介独立存在的,而不是一种工具。人与语言的关系既亲密又复杂,语言既有呈现的功能,又具备表达的功能,施莱尔马赫与其他早期浪漫主义学派人物一样,对广义上的翻译相当重视。一切交际活动都可以看作翻译的过程,而这种翻译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各种形式的语言转换,狭义上则特指专业的口译和笔译活动。哲学、文学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是个体描述概念、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在阐释和传达信息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译者在开展翻译活动时,除了要完成翻译任务,更重要的是肩负起阐释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延长语言的生命线。

施莱尔马赫曾围绕文学作品与哲学作品的语言阐释这一话题提出了“读者与作者主体会面”的翻译策略,即作者走近读者或者读者走近作者。异化翻译必须满足两项条件。其一是对本民族语言的高度认同,而且民族语言本身具有灵活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以母语为核心对他者进行展现,通过这一方式来滋养母语文明。其二,大规模、全民族参与翻译活动,这将有利于推动德语的进一步发展,否则碎片化的翻译活动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只有为翻译活动创造出一片特殊的语言空间,才能依托这一空间吸纳更多人关注翻译、参与翻译,进而真正提升自我素养。施莱尔马赫是德国唯一一位对翻译方法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他的翻译论为后世的建构活动提供了最完备的阐释,尽管这一理论本身的思辨性有所不足,但由于是以主体性理论为导向建立起来的,所以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义,体现了“唯有借由他人方能通向自我”的思辨规律。施莱尔马赫对浪漫主义学派语言和翻译观的认识,与早期浪漫派理论相比,具有鲜明的现代语言学特征,强调了语言的主体性、语言和言语的复杂关系,这也极大地拓展了翻译活动的想象空间。在施莱尔马赫看来,翻译的最终目的超越了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指向了对人类自我认知和文化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3 继承与发展

3.1 拟古、逐字译与现代性

荷尔德林在继承浪漫主义学派语言与翻译观的同时,并未背离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建构原则,他深受康德哲学、德国浪漫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他的翻译是建立在“强化”的基础上的,即批评式阐释,以及以译者和诗人为中心的回溯共情。通过回溯到作品形成的时代,对作品中蕴含的自我意识、内在特性、深层内涵展开深入研究,与时俱进地重新描述作品内容。然而,荷尔德林的翻译思想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再加上异化程度相对较深,所以操作起来面临着较大风险。首先是对原文的模仿和逐字翻译,荷尔德林认为不同语言之间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一个国家的语言,其形成一定是经历过与方言、他者互动的过程。荷尔德林在翻译《索福克勒斯》时,大部分内容都是采用了模仿原文、逐字翻译的策略,并对词源进行了合理创新,把一些极具表现力的方言要素巧妙地融入德语,又借鉴了希腊语的音律、节奏,让两种古老语言以译文为载体实现了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德语在实际应用时,必须如实地表达希腊语的含义,因而让语言内容丰富起来。再比如《安提戈涅》,荷尔德林在翻译此部作品时,应用了独特的句法省略,把留白填充到词汇、短句之中,提供了细细品味的空间,确保深刻地理解原文含义。特别是实词部分,精髓之处在于用连接词来使其表达更加流畅、连贯,为了充分彰显原文的内在特性、本质要素,荷尔德林在翻译时还对其进行了合理改写,发表了自己对希腊原文本、希腊文化的独到见解。就拿“她计数着时间之父,倾斜的黄金时雨”来说,荷尔德林把“宙斯”译为“时间之父”,根源在于荷尔德林认识到拉丁诗学的起源是东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强化原诗中蕴含的东方元素,以便于引起拉丁语读者的情感共鸣。这种脱离常规的创造方式,不仅增强了原文的内在特性,又把作品本身的质朴风格完整保留下来,很好地平衡了无形式、过度注重形式,这也是荷尔德林翻译作品具有历史意义、先锋意义的重要原因。

3.2 纯语言与透明的翻译

在众多早期浪漫主义学派的理论中,最为激进的就是本雅明翻译理论。在他看来,一切特定的人类语言都是一种“纯语言”的表现形式,各种语言都是以纯语言或者逻辑统一体为核心,从中提炼出来的单一元素,把不同民族的语言意符进行互补,最终就会形成纯语言。开展翻译活动,本质上就是寻找构成纯语言的组成要素,把不同单元的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回归最初的话语形式。本雅明在他的《译者的任务》中,客观而肯定地评价了18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学派翻译观,他以纯语言观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透明翻译理论,即按照原文内容逐字逐句翻译,并且指出荷尔德林所翻译的《索福克勒斯》就是采取如上方式直译出来的。不言自明的是,机械化复制形式势必会对原文含义造成破坏,而过度随意的翻译则会影响文学、语言本身的美感。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应该是透明的,既不遮盖原文的光芒和美感,又能以语言为媒介强化原文内涵,把纯语言的应用优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本雅明指出,要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翻译者需要具备从源语言进入纯语言境界的关键能力,用最自然的目标语来表达原文内涵。显而易见,本雅明的纯语言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语言神秘主义、德国浪漫主义等传统之上的,他解构了语言、翻译相关的传统概念,开启了后现代结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大门,让翻译理论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德国浪漫主义学派的语言、翻译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德国以及欧洲文学领域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德国浪漫主义学派的语言十分注重情感表达,将语言视为情感、想象的载体,这一观念与启蒙时期的语言观截然不同,让语言的生命力、创造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在翻译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学派认为翻译不能仅停留在文字符号的转换层面,它应当是基于原文的再创造,是一项艺术活动,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实现情感、精神、文化的精准传递。德国浪漫主义学派的语言与翻译观的历史发展,集中体现出浪漫派学者对启蒙运动、本民族历史的深刻思考,并付诸实践尝试,使得浪漫主义理论在文学领域、艺术、哲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作者简介:祁心(1982—),男,辽宁铁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东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