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助力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施路径:以《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为例

2024-10-17 00:00周叶阳海洪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7期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共同汇成了多姿多彩、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和生产劳动中,各民族创作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民居建筑、诗歌绘画、民俗信仰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闻宣传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主流媒体在推动民族文化传播、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实现文化强国使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如何顺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拓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渠道、推动民族文化实现更好传播,是一个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课题。十八洞村是一个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苗寨村落。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方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十八洞村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向高质量脱贫奔小康的历史蝶变。自2013年以来,各级主流媒体聚焦十八洞村,形成主流媒体持续发力、重大报道高潮迭起的宣传格局。每一个地区的媒体都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作为十八洞村报道的主战场,《湖南日报》“在脱贫战役中以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宣传刊发了脱贫攻坚的相关系列报道,为打赢脱贫攻坚的宣传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保障”[1],也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实践经验。

本文以《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助力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施路径,以期有所裨益。

1 “产业+”:《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构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文化属性,经济和文化价值高,可以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十八洞村苗族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传说、苗族戏剧、苗族歌谣、民俗信仰、苗族美食、苗族赶秋和苗族工艺等民间文艺和民俗活动,门类繁多,苗族风情浓郁,其中的苗绣、苗族歌舞,被列入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资源丰富。依托丰富的民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十八洞村积极发展“非遗+产业”新模式,推动非遗文化与现代消费有效对接,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助力乡村振兴。《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聚焦十八洞村在“非遗+文旅”“非遗+电商”“非遗+娱乐”“非遗+项目”等方面深挖非遗经济价值,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性应用和开发的具体举措,从而以“产业+”的文本建构方式,融苗族文化于文旅产业之中,并将非遗文化和年俗文化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动了民族文化广泛、深入地传播。

1.1《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的非遗文化传播

“作为我国非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性,也具有特别需要珍视的濒危性。助力‘非遗’传下去、活得好,不仅需要给予政策扶持、制度支持,还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红利,对其进行价值再升级、内涵再彰显。[2]”作为苗族非遗文化的典型代表,苗绣既反映了苗寨丰富的生态资源,如虫鸟花草、山川河流,又承载着苗族先民的生产生活的经验、智慧和情感,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具有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原书记石顺莲——苗寨的春天到了》《卸任村支书 重拾绣花针——记省劳动模范、花垣县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顺莲》等报道,介绍了十八洞村苗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理事长石顺莲的带领下,组织妇女参加苗绣培训,在带动十八洞村人就地就近就业同时,也传承了苗绣文化。苗绣技法纷繁复杂,针法丰富多样,每种绣法又包含多种针法,是苗族人聪明才智和艺术经验的历史结晶。《“一家好不叫好,大家好才是好!”——花垣县十八洞村均衡发展见闻》等新闻报道,对苗绣、印染等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详细报道,在传播苗族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介绍了十八洞村推进文旅融合的经验,激发了人们对苗族文化的热爱。

科技革命为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精神指引下,十八洞村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文创产品与现代生活融合,在呈现时代潮感、提升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涵养更加丰厚的文化自信。《校地合作助力十八洞村发展》《点亮“绣色十八洞” 湖南工业大学助力十八洞村民致富》《五院士齐聚十八洞村赋能添智乡村振兴》等新闻报道,介绍了十八洞村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1.2《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的民俗文化传播

十八洞村风俗是苗族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地域上体现了“花垣苗”的文化特征。苗族服饰文化以大为美,银饰叮当作响;苗族民居多依山就势,黑瓦木屋;农耕习俗古朴自然,器具丰富。苗族节日庆典、婚嫁、生育、丧葬、民间信仰和禁忌等风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形成一系列民俗文化,并通过乡村旅游的方式,原生态展现在游客面前,并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既继承传统,又创新发展。春节是苗族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了解十八洞村民俗文化的最佳“窗口”。节日期间,苗族人穿上盛装,戴上银饰,打起苗鼓,唱起苗歌,参加各种年俗活动。十八洞村还向游客开放苗疆文化博物馆、苗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场馆,开展纺纱织布、苗族刺绣等文化体验活动,并举办苗族“村晚”、赏画等文艺活动和杀年猪、‌打糍粑、‌磨豆腐等传统习俗,让游客体验苗族民俗文化。‌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湖南日报》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2017年1月23日至2月2日,时值农历鸡年春节,《湖南日报》在头版位置,推出《“十八洞”的甜蜜婚礼》《“十八洞”的“老当家”》《“十八洞”的“新一代”》《“十八洞”的忙年》《“十八洞”的苗家年》《“新当家”透露好消息》《火塘边,热议小舅子“脱单”》《“十八洞”的形象大使》《十八洞村民的小心愿》等报道,在展现十八洞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的同时,深度挖掘苗族民俗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加以展示,从而将十八洞村人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融合在真实还原苗寨风情、苗族民俗等颇具人文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与非遗文化传承中。

2 “融媒+”:《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民族文化传播的渠道优化

十八洞村位于武陵源山区,景色雄奇,文化独特,但文化传播受到交通设施、传播技术等条件限制,故而“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为外人所知晓。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融媒+”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方式,民族文化可以通过网站、手机应用软件(APP)、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实现跨时空传输,在充分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创新信息呈现方式,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丰富多元的呈现方式和全面立体的传播渠道。

2.1 “纸媒”与“网媒”的同频共振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大潮中,报网联动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日报》报社拥有以《湖南日报》为旗舰的8报2刊共10家纸媒、以新湖南客户端为龙头的130多个互联网媒体矩阵。在内容构建上,《湖南日报》以口语化、故事化、数据化的方式,讲述十八洞村的脱贫致富故事;在报道视角上,以“新闻主体+新闻客体”的生活化视角,强化新闻报道的乡土气息和亲和氛围;在报道形式上,形成了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新闻摄影、超文本5.0(H5)、直播和视频博客(Vlog)等在内的多种形式;在平台拓展上,积极“探索湖南日报、华声在线网、新湖南客户端等融合传播模式,形成了‘纸媒+网站+客户端+官微+自媒体+代运营’全覆盖的融媒体矩阵”[3],在“报”“网”互动中推进民族文化与媒体深度融合,助力民族文化广泛传播。以《湖南日报》2017年春节“十八洞村报道”为例,该系列报道连续15天进行融媒体图、文、视频同步直播,单篇点击量最高超20万人次,总点击量超2400万人次。《卸任村支书重拾绣花针——记省劳动模范、花垣县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顺莲》等新闻报道,经华声在线网络平台二次传播推广,被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凤凰等主要门户网站,以及东方网、大河网等省级重点网站转载,迅速形成网络热点,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影响力[4]。

2.2“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表达

作为纸质媒体,报纸只能以文字和图片形式传递信息,但随着媒体技术朝着智能化、移动化、社会化不断发展,‌媒体可以利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使得新闻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新的传播形式也不断涌现,如超文本5.0、直播、视频博客、虚拟场景、动漫、图轴等,‌这种多媒体化特点使新闻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提高了新闻吸引力和可读性。《湖南日报》“十八洞村”报道,在发挥党报权威性特点的同时,也结合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运用融媒技术对新闻报道进行内容迭代、形式创新和价值再造。如2021年4月29日推出的《十八洞村龙金彪的视频博客丨脱贫之后》,从村民龙金彪的故事切入,用第一视角方式,从村民日常生活中展现其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并融入手绘、动画等元素,在将民族文化里最精彩、最具价值、最能体现内涵气质的内容进行再现的同时,也使视频更具“网感”。《湖南日报》的融媒体报道,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表达,增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受众体验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破圈”传播。

3 结语

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保持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石。“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的同时,更应该做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者。[5]”在“互联网+”时代,融媒体建设是快速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的强劲引擎和推动文化强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湖南日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在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层面,将民族文化传播接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以统一编辑、记者对助力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解与认识,提高民族文化传播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并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利用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强化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将民族文化融入“十八洞村报道”之中,在深化脱贫致富报道议题、增强报道的知识性和可读性、以全景式新闻加深读者的印象和理解的同时,打造了“十八洞村”民族文化形象和乡村文旅品牌,为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引用

[1] 梁奇娟.《湖南日报》扶贫报道的叙事研究分析[J].新闻传播,2023(9):77-79.

[2] 刘薇薇.“融媒+” 助力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观察[J].今日民族,2023(11):50-51.

[3] 曹辉.同一题材的多维报道视角探究——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十八洞村报道为例[J].新闻战线,2021(1):58-60.

[4]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院等.十八洞村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107.

[5] 袁冀民.主流媒体传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与担当[J].曲艺,2016(2):19-21.

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湖南日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以‘十八洞村报道’为例”(S2023115350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叶(2003—),女,湖南邵阳人,本科,就读于湖南工业大学;阳海洪(1969—),男,湖南娄底人,博士,教授,就职于湖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