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教学实践中,教材的选择与运用是重要的一环。教材的选择运用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当前已出版的竹笛教材种类繁多,难度参差不一。竹笛学习者和教育者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不同类型的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需要对不同教材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本文在对一些典型竹笛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教材的特点,结合不同层次竹笛学习者的实际,提出竹笛教材选择的建议,旨在为提高竹笛教学效率和竹笛学习者的竹笛演奏水平贡献力量。
1 多元化的竹笛教材
竹笛,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千年有余。建国以来,竹笛开始由伴奏形式逐渐演变成独奏形式。随着多元化审美的发展、演奏技术水平的提高、新作品的不断涌现,各地区也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竹笛教材,如蒋咏荷的《笛子教材》[1]、胡结续的《笛子吹奏法》、冯子存的《笛子教材》、赵松庭的《笛子演奏技巧十讲》、詹永明的《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李镇的《李镇笛子曲选》等等。这些琳琅满目的竹笛教材的出现,扩大了竹笛艺术的传播渠道,进一步丰富了竹笛教学的内容。这些不同类型的教材,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对象可归类为基础普及类教材、考级教材和专业教材三类。基础普及类教材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和少年以及初学竹笛的成年人群,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许国屏编著的《少年儿童笛子教程》和王次恒编著的《青少年学竹笛》。此类竹笛教学教材内容较为简单,曲目简短且技巧少,利于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考级类教材主要适用于参加考级学习者,是竹笛拔高阶段的学习教材,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有《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竹笛》。此类教材以考级作品为主,内容凸显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乐曲的编排上以经典的传统曲目为主,其难度由浅入深,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专业竹笛教材适用于各大高校以及专业音乐院校竹笛专业的学生,如高纯华的《高校竹笛教程》。相较于前两类教材,高校竹笛教材的内容针对性更强,是高校竹笛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教材。
2 不同类型竹笛教材的内容分析
“建国后随着专业竹笛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不同类型的竹笛教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其中既有作品集类教材又有练习曲类教材及五线谱类教材,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根据不同教材内容,主要选取三本具有代表性的竹笛教材,即张学庆编著的《笛子入门基础教程》、胡结续的《竹笛实用教程》以及詹永明编著的《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根据其内容进行分析。
2.1《笛子入门基础教程》内容分析
《笛子入门基础教程》[3]由张学庆编著,是对其多年从事少儿音乐教育工作的总结,对少儿竹笛学习者有着极强的针对性,具有实用性特点。全书由六大部分构成,具体来看,在选择笛子部分,他总结出“一听”“二看”的技巧,听的是音准,看的则是竹笛的材质。在保养笛子部分,总结了竹笛保养需要注意的三点:不可接触高温、不可过于干燥、不可过于受潮。这一部分的内容图文并茂,容易被少年儿童接受。第二部分以竹笛启蒙练习为主,强调激发少年儿童学习笛子的兴趣,使用大量常见的曲调作为练习曲,不仅有脍炙人口的儿歌,还有广为流传的不同民族的民歌,突出体现了此本教材对少儿有极强的针对性的特点。第三到第五部分是竹笛基本功的练习,从“气”“指”“舌”三个方面来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其中基本功的练习曲占大量篇幅。其又以不同民族的音乐材料来丰富竹笛的练习过程,有助于少年儿童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对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初步的了解,体现了教材编排上系统性的特点。最后一部分是竹笛独奏曲精编部分,分为儿童生活题材独奏曲、传统竹笛独奏曲、现代竹笛独奏曲三部分,其编排融合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曲目,难度由易到难,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2《竹笛实用教程》内容分析
胡结续的《竹笛实用教程》[4]教材较《笛子入门基础教程》竹笛教材来说,其第一部分更为丰富,对竹笛发展历史,竹笛及笛膜的选择、笛膜的贴法及保护、竹笛修理等知识,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提出了许多实用性的建议。第二部分为竹笛基本吹奏法,包括竹笛演奏姿势、呼吸方法、“气”“指”“唇”“舌”的关系。在呼吸方法介绍中,提到了三种呼吸法,即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此三种方法中以胸腹式呼吸法最为合适,兼容前两者的优点。第三第四部分为基本演奏技巧的练习,对竹笛的发音、基本演奏技巧进行了解析说明,并且编者对不同音域、音高的音及不同的演奏技巧,编写了有针对性的旋律练习,系统性、针对性地对竹笛发音练习及基本演奏技巧进行训练。练习曲、乐曲部分,包括竹笛独奏曲、竹笛二重奏练习曲、外国乐曲、民族乐曲及歌曲数十首。乐曲的编排上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笛子独奏曲部分,编排上融合了不同地域民族、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的特点。
2.3《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内容分析
《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5]由詹永明编著,包括五个阶段、十四个课程。第一阶段为笛子入门知识和笛子入门练习讲解部分,这本教材相较于《青少年学竹笛》又有扩展,在持笛姿势上扩展了持笛的手势;在呼吸方法中,提出了呼吸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为竹笛学习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书中提到了笛膜的松弛程度与笛曲所需的表现力有关的观点,如江南丝竹的笛曲中笛膜要求嫩薄,贴笛膜要以松弛为宜。而在北方的乐曲中,乐曲情绪高昂,节奏明快,选膜时不宜太嫩,贴膜时要贴紧一些为宜。入门练习曲侧重于以民间乐曲练习,体现竹笛音乐与民族音乐的紧密联系,也集中体现了此本教材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特点。第二至第四阶段主要是对不同指法和半孔按音法的训练,以及基本功的系统训练和演奏技巧的练习。并且为培养少儿对笛子的学习兴趣,课程中编入了一部分民歌和简单、通俗易懂的乐曲,在侧重技巧训练的练习曲前后,都有文字解释和练习要求。第五阶段为重奏曲练习,包括中外重奏练习曲,弥补了许多“竹笛教程”类教材上竹笛重奏版块的空缺。
3 竹笛教材的运用分析
在竹笛教学中,教育者及学习者需了解不同类型竹笛教材的特点,结合实际学习情况,来系统、科学地制定教学方案,合理地选择教材,提高竹笛教学效率和竹笛演奏艺术水平。根据不同教材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可归纳为初级基本功类教材、练习曲类教材和独奏曲类教材三类。
在竹笛教学过程中,练习曲的训练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是重要的阶段,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音色、音准以及强弱的表现力,同时是一个引起下一阶段的重要过渡,是竹笛演奏技术技巧的训练阶段。在竹笛练习曲教材的选择上,选用系统性较强的《笛子练习曲选》和《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为教学教材,能够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曲的训练。教材包含较多竹笛重奏方面的练习,能够有效地进行竹笛重奏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能力。
在乐曲教材的选择上,可选的教材比较广泛。如《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简谱版)、《民族乐器传统独奏曲选集》(线谱版)、《中国竹笛名曲荟萃》《陆春龄笛子曲集》《冯子存笛子曲集》《刘管乐笛子曲选》《蔡敬民笛曲选》《简广易笛子曲选》和《二十一世纪笛子名曲》等以及各类竹笛考级曲目等。在乐曲教材的选择上,可以广泛地选择不同名家的个人作品曲集,对其中的代表性乐曲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有效学习不同名家的竹笛演奏艺术风格,体会不同派别竹笛音乐风格的魅力[6]。总之,无论选择哪一类的竹笛教学教材,都需做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科学化的竹笛教学。
4 “点”“线”“面”相结合的教材选择观
竹笛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同阶段、层次的学习中情况有所差异,竹笛教师应树立“点”的教材选择观,即针对不同的阶段选用针对性、侧重性不同的竹笛教学教材进行教学。在竹笛教材的选用环节,竹笛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选用竹笛教材。例如,在音阶方面的练习可以选用许国屏编著的《少年儿童笛子教程》和张学庆的《笛子入门基础教程》;在练习曲学习阶段可以选用曲祥、曲广义编著的《笛子练习曲选》和詹永明编著的《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在乐曲学习阶段,可以选用各类专业院校和出版社出版的竹笛考级类教材,以及不同竹笛演奏家的个人作品曲集。
在竹笛系统性的教学中,应树立以“点”带“线”的教材选择观。在学习竹笛的过程中,对上述教材进行内容和特点的总结,分析它们的不同作用,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规范性、系统性的训练。在教与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遇到及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因材施教,注重同类教材与非同类教材的相结合,做到以“点”连“线”,以“线”成“面”的教材选择。针对同类教材,比如有关竹笛教育教学类的教材,竹笛教师可以科学地运用不同的竹笛教材,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结合,丰富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做到以“点”连“线”。在非同类教材的使用上,可以结合民间音乐类教材、音乐美学类教材,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所包含的内涵,为竹笛教育发展培养更多更全面的人才,做到以“线”成“面”。
5 结语
本文在对竹笛教材进行整理归纳的同时,并对具有代表性的竹笛教学教材进行内容和特点分析,为学习者及教育者在竹笛教学中选择教材提供了一定参考。本文还指出,竹笛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的竹笛教学教材应符合学习者不同年龄阶段生理及心理的发育规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育者在竹笛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点”“线”“面”的教材选择观。本文认为,竹笛教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竹笛学习者演奏水平的发展。在教学中科学规范地选择竹笛教学教材,有针对性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将利于竹笛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促进竹笛教育迈向更专业、更系统的健康竹笛艺术生态。
引用
[1] 王晓俊.一部不应被岁月淹没的拓荒之作——笛家蒋詠荷的《笛子教材》[J].人民音乐,2011(3):92-94.
[2] 王莹莹.建国后竹笛教材发展轨迹与现状探析[J].乐器, 2012(8):36-39.
[3] 张学庆.笛子入门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2003.
[4] 胡结续.竹笛实用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5] 詹永明.笛子基础教程十四课[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6] 耿涛.科学化的应用竹笛教材研究[J].中国音乐,2007(4): 179-181.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河北民族器乐文化资源整理与数字传播研究”(SQ202408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志辉(1990—),男,河北遵化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李涛(1981—),男,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职于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姚冰(1982—),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邢台学院音乐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