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人类活动中,平面编结工艺主要被用于记录信息、传播文化以及制作日常生活用品。然而,随着人们审美层次的不断提升,对编结工艺形式美感的包容与认可也逐渐增加,这对平面编结工艺的艺术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具体的艺术家创作实践案例,探讨了传统手工平面编结工艺与现代纤维艺术理念相结合的可能性,深入研究了平面编结工艺的肌理语言。通过对编结工艺肌理、色彩、形态的综合分析,展示了这一传统技艺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新生机与创新潜力,强调了其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0 引言
古代印加文化中的奇普(Quipu)是一种通过不同颜色的麻绳结绳来记录信息的方法,用于计数或记录历史事件[1]。这种早期的编结工艺不仅具有记录功能,更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东方文化中,“结绳记事”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周易·系辞》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这一表达并不是指通过打结来记录事情,而是指部落旗帜的前身,通过在旗杆上编结不同的绳子来代表不同部族的结盟。这种解释强调了绳结在社会和政治结构中的象征作用[2]。宋代词人张先在《千秋岁·数声题鸠》中写道:“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里的“结”象征着男女间的缠绵情思。由此可见,“结绳”这一工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丰富而多样的意义[3]。
随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工艺本身的艺术价值,强调艺术与实用之间的平衡。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编结工艺的肌理语言表达,使之不仅仅是实用工具,更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媒介。尽管记录、结盟、结姻等象征意义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常见,绳结作为一种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表达方式,依然在艺术表现力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当代艺术中,编结工艺被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艺术家们通过探索其肌理语言,将其与现代纤维艺术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对编结工艺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古老技艺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和发展。
在编结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上,探究肌理语言与思想表达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一方面,“结绳记事”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属性,这使得编结作品能够独立于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避免沦为简单的图案表现。通过挖掘编结工艺的文化内涵,作品可以传达出更为丰富的历史与情感意义。
另一方面,聚焦于平面编结工艺的肌理语言探索,能够通过研究传统的壁挂形式案例,深入探讨不同肌理的表达方式。这种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表面效果的展示,更强调了材料本身的质感与编结技法的互动。通过对编结工艺的肌理进行细致分析,艺术家可以在作品中体现出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与文化深度。
1 独立与发展
“编织”与“编结”作为纤维艺术领域中最为传统的工艺表现形式,各自在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上展现了独特的差异。编织工艺,通常通过纬编、钩织或二者结合的方式,能够制作出平面的传统毯子和衣物,广泛应用于家居装饰及日常用品中。历史上,编织工艺曾主要用于制作高比林、奥比松及克林姆等工艺形式的壁毯,作为绘画的替代品。在那个时期,编织工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对艺术表现材料的替代性上[4]。
相比之下,编结工艺在纤维艺术中的表现效果则显得更加抽象。编结工艺采用了绾、结、穿、绕、缠、编、抽等多种技法,这些技法循环交替形成丰富的肌理语言。通过这些技法,编结工艺能够创造出具有多样性和自由度的艺术效果。
自古代人类使用“结绳”记录信息和满足日常需求以来,编结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形式。19世纪末期,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推动了这一工艺的发展。著名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主张“艺术家与工匠的结合才能设计制造出具有美学质量的工艺品供大众使用”[5]。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提倡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从手工艺品的“忠实于材料”以及“适合目的性”的特性中汲取灵感,使用源于自然的简洁装饰手法来丰富工艺美学。此时,人们开始愈加关注工艺本身的特质。
随后的包豪斯学派培养了一批既精通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和设计方法的专业人才。安妮·阿尔伯斯(Anni Albers)作为其中杰出的代表,为编结工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她不仅模糊了传统工艺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还在其作品《玫瑰 Ⅱ》(Rose Ⅱ)的创作过程中对编结工艺进行了创新。她引入了不连续的纬纱——即水平的线条不会穿透织物的整个宽度,从而突出织物本身严谨的几何结构。她通过精心打结的方式,增加了作品的视觉深度和质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豪斯关于工艺的理念在美国得到了传播和发展,继续履行其历史使命。莱诺尔·陶尼(Leonore Tawney)作为美国纤维艺术的先驱之一,尤其在编结与艺术的结合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她的代表作《被缚之人》(Bound Man)(如图1所示)通过抽象的人物形象和稀疏的背景,展现出一种下拉的张力。她以简单的编结技法、单一的配色、故意的旋转以及有意的重叠,赋予作品以简约而又富有动感的抽象美。
进入20世纪中期,纤维艺术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创作对平面编结工艺本身的关注愈加明显。艺术家们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编结技法进行创作,并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将编结工艺推广到更广泛的受众。相关媒体频道如“手工艺坊”、“果味针织”(Fruity Knitting)、“奎尼”(Kiinii)等通过持续更新,提供了丰富的编织相关教程,让我们能够接触到各种职业及业余艺术家的编结工艺创作动态,也促成了编织文化的广泛传播。
2 材料与肌理
纤维艺术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被视为材料发展的历史。不同材料在编结工艺中的应用不仅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还为了创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这一过程充分展示了材料与工艺之间的互动和创新[6]。
许多艺术家在编结工艺的实践中勇于尝试新材料。例如,奥地利艺术家罗伯特·格斯万特纳(Robert Gerschwandtner)运用了柔软透明的腔体水管进行编结。他将各种工业废弃液体,如原油、使用过的润滑油、乙醇等,以及污泥、沉淀物和水混合后,注入细长透明的聚氯乙烯(PVC)塑料管中。这种材料的运用不仅赋予作品丰富的色彩变化,还呈现出极为透明的质感,为传统编结工艺注入了新的视觉体验,如图2所示。
另一例是浙江师范大学的王雷老师,他利用揉搓的纸绳进行编结创作。他将报纸和书籍裁剪后搓成绳状,然后进行编结,使作品的细节部分隐约透露出文字信息,赋予了作品深厚的文化属性。这种方法不仅展示了纸张的可塑性,还为编结工艺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波兰艺术家华洛戴克·塞根(Wlodzimierz Cygan)则将光导纤维材料用于编结工艺中。他利用通体发光的光导纤维,按照传统编结工艺中的经纬交织结构进行组合,从而使静态壁毯呈现出动态的光效,如图3所示。这种应用不仅让传统编结工艺展现出科技感,还探索了光与纤维艺术的结合可能性。
通过这些艺术家的创新实践,可以看到,在纤维艺术创作中,所有具有线性和柔软特征的材料都在不断地与编结工艺进行结合尝试。这些线性材料与毛线类似,存在“捻度”的概念。捻度较小的线性材料编结后会显得更加平整细密,而捻度较大的线性材料则更容易展现编结后的肌理感,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在编结工艺创作中常被运用。
这些例子表明,纤维艺术创作不仅依赖于传统的编结技法,还不断融合新的材料和技术,从而丰富了编结工艺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
3 结语
在编结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工艺技法的独特性和肌理语言的特殊性主要源自传统编结工艺在悠久历史中的持续演变。目前,全球范围内众多艺术家仍将编结作为其主要创作方法,这不仅因为编结工艺展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及高度的自由化与个性化改造潜力,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厚文化属性。这种文化属性不仅连接了早期人类的生活需求,也与当代人们的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从材料实验的角度来看,材料的多样性为编结艺术肌理语言的表现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编结艺术之所以能够突破绘画艺术的传统界限,得益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以及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在当代编结艺术创作中,虽然历史悠久的工艺技法仍然得到应用,但新材料的引入无疑为作品赋予了独特的时代特征。这种材料上的创新不仅推动了编结艺术形式的进步,也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时代感和前瞻性。
因此,编结艺术在工艺技法和材料实验上的持续探索与创新,既彰显了传统工艺的深远影响,也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作理念的更新,编结艺术必将在艺术表达和文化传承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迎来更多的创新机遇。
引用
[1] 海峰.绳子“奇普”[J].科学大观园,2008(6):44-46.
[2] 刘正英.我国上古结绳记事探究[J].寻根,2000(5):4-12.
[3] 姚逸超.北宋前期词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4] 闫承花.纤维艺术品制作技术的探讨[J].广西纺织科技, 2010,39(3):6-9.
[5] 向英子,吴卫.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图案设计作品探析[J].湖南包装,2018,33(4):74-77.
[6] 陈瑾.材料——纤维艺术的重要表现语言[J].装饰,2003(3): 85-86.
作者简介:郭杨(2000—),男,江苏连云港人,研究生,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