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生态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生态文学研究升温,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生态文学这一学术课题,国外研究历史悠久,成果颇丰。近些年来,国内也兴起了研究之风,但专项研究较少,多聚焦于个别作品或展望宏观趋势,系统性研究有待加强。因此,拓展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空间是非常具有学术价值的[1]。美国生态文学成果显著,其生态灾难叙事深刻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探究美国生态文学中生态灾难叙事的审美观念和表现形式,为生态文学研究拓宽思路、提供参考。
1 美国生态文学中生态灾难叙事的发展历程
本文聚焦美国生态文学中的生态灾难叙事,深入剖析其生态审美观念与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研究多部代表性作品,揭示其如何唤起人类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反思及运用艺术手法增强文本的感染力与警示作用。美国生态文学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兴起,如梭罗的《瓦尔登湖》是生态灾难叙事萌芽,受浪漫主义影响,暗示人类活动负面影响;20世纪中叶至末进入发展阶段,作品直接描绘生态问题与灾难后果,如《寂静的春天》引发社会关注,艺术上更写实;21世纪以来更加深入成熟,如《毒木圣经》运用多种手法,展示人类对非洲雨林的破坏,拥有全球视野,关注个体命运与人类共同责任,为推动生态保护意识普及和生态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 生态灾难叙事中的生态审美观念
生态灾难叙事有着丰富内涵。一方面,以生动笔触描绘自然的伟大与神秘,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包括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孕育生命等,通过揭示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连锁反应,彰显自然的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通过描绘生态破坏细节,警示人类对盲目摧残自然可能带来的灾难,批判人类盲目信任科技和工业、妄想凌驾自然之上而忽视自然规律的傲慢态度,启发读者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应谦卑面对自然,建立平衡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此外,生态灾难叙事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实现发展,展示传统农业社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可再生能源、生态保护区、绿色城市等,呼吁转变观念,实现与自然的长期和谐共存[2]。
3 生态灾难叙事的艺术表现形式
生态灾难是当今世界重大挑战之一,生态灾难叙事以生动场景描绘等方式,揭示其严重性和复杂性,引发反思,以独特艺术魅力呈现生态灾难画卷,让人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1 生动的场景描绘
生态灾难叙事具有独特的表现方式。一方面,通过细节描写逼真呈现灾难现场,如对火灾中的火焰、灰烬、浓烟以及洪水中的水流、水位上涨、房屋淹没、山体坍塌等进行细致描绘,增强了真实感,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灾难的破坏力。另一方面,为加强灾难对人类情感的影响,叙事常营造恐怖与绝望的氛围,运用阴森色调、压抑音效、混乱场景布局,像地震后废墟中遇难者的痛苦呻吟与歇斯底里的哭喊,以及城市陷入死寂与混乱,传达出深深的绝望感,不仅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更显示了生态灾难的严重性和不可逆性。
3.2 多样化的叙事视角
生态灾难叙事可从不同视角展开。以受害者视角叙事时,能深切传达痛苦与损失,像农民因家园和田地被洪水冲毁而陷入绝望,工人因环境污染而患病且身心饱受折磨,对未来充满迷茫恐惧,均使读者产生同情心,更关注生态灾难对生命的伤害。而以旁观者视角叙事,则赋予叙事客观性与全面性,如路过灾难现场的旅行者客观描述景象。此外,新闻记者第三方报道灾难提供背景信息与多视角观点,这种视角不带个人情感色彩,让读者能更客观地审视灾难的复杂性,引发更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3.3 象征与隐喻的运用
在生态灾难叙事中,常运用特定的象征物隐喻生态危机。如干涸的河流暗示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系统失衡,弥漫的雾霾象征空气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濒危动物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链条的脆弱。这些象征物简洁而深刻地传达生态危机的刻不容缓,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唤起他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刺激他们切实采取行动[3]。同时,作品也常常通过象征与隐喻深化生态灾难叙事的内涵,触及社会、文化和人性层面。像被砍伐的森林隐喻贪婪与短视,孤独的候鸟象征环境恶化下失去家园的生命。这些隐喻超越故事表面,促使读者反思人类行为与价值观,加深对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
3.4 对比手法的突出效果
生态灾难叙事常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对比灾难前后的环境状况,如曾经山清水秀的小镇在遭受工业污染后变得乌烟瘴气、污水横流、青山变秃、绿水变黑,这直观展示了短时间内生态环境所遭受的巨大破坏,强调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另一方面,对比人类在灾难前后的态度变化,灾前可能漠视环保而追求经济,灾后则反思行为并积极保护环境。这凸显了生态灾难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展示了生态危机下人类的觉醒与转变,强调了生态教育与意识提升的重要性。
4 典型作品分析
4.1 《瓦尔登湖》的生态审美与艺术特色
4.1.1 具体情节中的生态观念体现
《瓦尔登湖》中,梭罗通过描述独居经历,展现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描述四季更替下瓦尔登湖周边环境变化,如春解冻、夏繁茂、秋丰收、冬宁静。对自然循环的细腻观察展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敬畏。追求简单生活,建木屋、种作物,传达减少对自然过度索取的生态观念。
4.1.2 艺术手法对主题的强化
梭罗通过细腻描写和深刻思考强调主题。优美文字描绘自然景观,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瓦尔登湖美丽宁静。叙事中融入个人感悟、哲学思考,批判物质欲望、追求精神自由,引发读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
4.2 《寂静的春天》的生态审美与艺术特色
4.2.1 独特的审美视角
《寂静的春天》以冷峻审美揭示化学农药对生态的毁灭性影响。卡逊通过描写寂静场景,暗示生态灾难。全书未描绘美景,而是呈现无鸟鸣、昆虫死亡、植物枯萎的景象,让读者感受恐怖。作者破坏传统美好想象,促使读者正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4.2.2 创新的表现形式
卡逊使用科学数据和案例严谨揭示化学农药危害,配以如“死神的特效药”生动比喻,增强说服力。修辞手法让抽象科学易懂,提升感染力。对比化学农药使用前后生态系统变化,突出灾难严重性。
4.3 《毒木圣经》的生态审美与艺术特色
4.3.1 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毒木圣经》延续美国生态文学对自然与人类关系传统的关注。通过记述一个传教士家庭在非洲的经历,展示西方文明对生态的影响。作品在关注生态破坏基础上,深探文化、政治、经济因素与生态之间的联系,拓展认识。
4.3.2 个性化的表达
芭芭拉·金索沃采用多视角叙事,透过家庭成员视角展示对非洲生态的感受。个性化表达丰富多元,促使读者多角度思考生态。运用象征与隐喻,如毒木象征西方文明侵害,深化主题。
5 生态灾难叙事的社会影响
5.1 对公众生态意识的唤醒
5.1.1 引发情感共鸣
生态灾难叙事透过生动描绘,如海滩污染下的垂死海鸟、砍伐森林后无家可归的动物,触动公众情感。这些场景唤起人们的同情、怜悯和愤怒,使人们深刻感受生态灾难的严重性,建立与自然环境的情感联系[4]。
5.1.2 推动环保行动
生态灾难叙事触动公众情感,促使实际行动。个人可能改变生活方式,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参与环保组织活动。这种行动可推动企业关注环保,政府制定更严格政策。
5.2 在文化领域的渗透
5.2.1 对其他文学类型的影响
生态灾难叙事为其他文学类型提供了新的主题和视角。在科幻小说中,出现了更多关于未来世界因生态灾难而陷入困境的想象;在悬疑小说里,生态灾难成为了引发一系列神秘事件的背景;在爱情小说中,主人公的情感发展可能与应对生态灾难的努力相互交织。同时,生态灾难叙事中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紧张的节奏、悬疑的设置、深刻的人物心理刻画等,也被其他文学类型所借鉴和吸收,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5.2.2 在影视、艺术等领域的传播
生态灾难主题在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从灾难大片中的惊心动魄的场景,到纪录片中对真实生态问题的深入剖析,都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在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摄影、雕塑等形式,展现生态灾难的后果和警示。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也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对生态问题的关切和呼吁。这些在影视、艺术等领域的传播,不仅提高了公众对生态问题的认知,也为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5.3 对政策制定的潜在推动
5.3.1 提供决策参考
生态灾难叙事基于真实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发生的案例,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直观、具体的信息和情景。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态灾难的成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全面地了解生态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例如,关于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叙事,可能为沿海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提供参考;关于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叙事,可能促使制定更严格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
5.3.2 促进国际合作
生态灾难往往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等。生态灾难叙事能够让不同国家的人们意识到他们共同面临的挑战,促进国际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各国可以分享应对生态灾难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制定国际环保公约和协议,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环保合力,共同应对跨越国界的生态危机。
6 结语
本文致力于深入探究美国生态文学中生态灾难叙事的生态审美观念与艺术表现形式。首先,系统梳理了其发展进程,涵盖了萌芽、发展以及成熟等阶段,深刻揭示了各个阶段的显著特征与演变趋向。其次,深入探寻了生态审美观念,涵盖了诸如对自然的敬畏等内容,并详细阐述了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以及重要意义。再者,细致剖析了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场景描绘等方面,充分展示了增强作品感染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典型作品的深入分析,生动呈现了生态文学的审美与艺术特色,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实例支撑。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其社会影响,例如唤醒公众的生态意识等,着重强调了其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环境保护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当然,本文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一方面,研究范围相对较窄,未能充分展现美国生态文学在相关领域的独特地位和广泛影响;另一方面,对新兴媒介和数字时代的关注不够充分。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拓展范畴,纳入更多类型的作品以全面展现其多样性,并密切关注新兴媒介的影响,深入探究生态文学创新发展路径,紧密结合时代背景,持续追踪新问题;同时,深化多学科交叉研究,融合多学科知识,深入剖析生态文学内涵与价值。
引用
[1] 程虹.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32-35.
[2]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8-80.
[3] 王诺.生态主义与生态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问题[J].鄱阳湖学刊,2020(1):29-31.
[4] 赵月枝,吴畅畅.“人类世”时代的生态传播与媒介责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12):12-15.
作者简介:刘宁(1979—),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就职于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