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诗教的大先生

2024-10-17 00:00王平
博览群书 2024年9期

我国的诗教传统源远流长,新的时代背景下,叶嘉莹先生对诗教思想进行了新的阐释。正如葛晓音教授所说:

叶先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重新阐释了诗教的功能,改变了传统诗教说单一的政教目的,强调了诗歌对塑造国人心灵品质、提升文明素质和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

对于人本身的关注是叶先生诗教思想的特质,这也和目前的教育家精神相契合,其诗教思想和教学方法更是被频频引入中小学课堂中。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

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叶嘉莹先生作为“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获得者,一生都在致力于面向海内外弘扬中华诗教,其出版的数十部作品影响深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诗词教育界的大先生。叶嘉莹先生的诗词教育方法与诗教思想体现了诗词教育家的大情怀、大境界与大视野。

以诗教践行胸怀“国之大者”

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是“诗教大先生”的灵魂,叶先生以此躬身讲坛,从泱泱中华的文学瑰宝中挖掘着诗词的魅力,彰显着华夏民族对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的信心。叶先生诗教思想中的民族自信是对诗词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她对于中国语言文字的体式之美有着清晰的认知:“杨柳多情偏怨别,海棠憔悴不成娇”,花木对花木,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就是联语,这是我们中国才有的,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没有这样的文学体式。而这种文学体式非常的妙,因为它两两相对,有一个对比的张力,它的平仄有一个声调高低的抑扬,这是我们中国语言文字的特殊之美,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这么美丽的、声音铿锵的、高低的、这样对偶的句法。 “杨柳多情偏怨别,海棠憔悴不成娇”是叶先生梦中得联,她讲自己对于诗词的痴迷,即便是在梦中都不曾减弱,更是站在世界文学的角度将中国语言文字之妙从词性、平仄、声wOL+JOTKOLZ4y1E+NADDfmCxWAlUyVO9veTRzb7EEN0=调、句法等角度展示出来。叶先生的诗歌审美倾向也有着“国之大者”情怀,她说她喜欢很多人的诗,但“当我离开故乡很久的时候,最引起我对于国家和故乡感动的,还是杜甫的诗。……在中国的诗人里面,杜甫真的是最有国家性、民族性的诗人”。先生漂泊半生,远离故土之时,杜诗的“每依北斗望京华”隔着时间的长河每每引动先生的乡思,所以先生写下“天涯常感少陵诗,北斗京华有梦思”的诗句。杜诗有诗史之称,叶先生推崇杜诗,其诗作也有记史之用,在北平沦陷的那个冬天,先生只有18岁,她写“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呼号的北风中还有每天晚上从日本宪兵队传出来的、被囚禁的我们爱国志士同胞那种痛苦的呼叫的声音,和日本人《支那之夜》的歌声形成鲜明对比,家国之悲跃然纸上。

叶先生认为中国的旧诗体现了创作者的品格、性情、修养,这既关乎创作者对旧诗的修养,包括平仄、格律、用韵等方面的艺术水平,更是精神品格境界的高度,并以此作为她词学批评的重要衡量标准,这里的精神品格境界也是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息息相关。比如对于周邦彦的评价,叶先生赞成王国维的话:“美成深远之致,不及欧、秦。”叶先生认为和苏轼、欧阳修、秦观相比,周邦彦的爱情词仅停留在爱情词层面,其抒发政治理想的词作也多是从个人得失的角度出发,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成分较少,而“苏东坡、欧阳修、秦少游,他们的词里边总有某些可以从精神上提升你的地方,一首写爱情的小词也能使你看到更高远的境界”。对于周邦彦的艺术修养与音乐才能叶先生是极为肯定的,但是论及心灵和感情的品质,说到高远的境界,却认为他落入下乘,这就是从词人本人对于整个国家发展的关注度进行词学批评,同时词作能否提升读者的精神世界也是重要的评判标准,这就涉及了诗教的范畴,这也是将词作同样具有诗教意义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具有开拓性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叶先生深入挖掘中华文字之美,将诗词的句法,诗人、词人对祖国的襟抱,诗词的民族性、国家性作为诗词审美标准,胸怀家国之大,无愧为诗教大先生。

以诗教践行大德境界

世间之贤者天涵地育,冠之以德才之名,德固在才之先。立德树人,是千载颠扑不破之真理。“诗教大先生”必是以德行风雅高尚为先,言传身教,挖掘诗词中的德育力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诗词给了先生一种勇毅的担荷精神,先生在讲解诗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将这种担荷精神也进行了身体力行的传达。叶先生说:

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曾经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先生中华诗教思想的形成是经过感发创作、教学评赏到理论探索的一个过程,数十年岁月,长夜孤灯,孜孜不倦。这种探赜之执正是先生所写的“甘为夸父死,敢笑鲁阳痴”。从这个过程及执着的精神,我们可以发现“诗教”是通过教学加以认知,通过教育传达审美与品性。这种担荷精神,先是先生自己将生命里的万千孤独都化作千古诗词的繁华热闹,遍历山河之后,还觉得人间值得,是个人情感境界的升华,在那之后便是将诗词的美与境界传达给众人,完成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就像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中的诸多雪中佛像,俯视着这人间,却正好诠释了叶先生诗教意暖神寒的慈悲之美。先生说读诗词就是给灵魂洗个澡,要把所有人都接到诗里来。因为诗词中的四时烟火,最是抚慰人心。诗词中的山水云树,月色星光,悲欢离合总是在不经意间击中我们的灵魂,诗词中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是以诗词的感发力量让人勇于担荷生命之重。

以诗教践行大德境界也正是先生所言诗词有弱德之美。这种美是贤人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这种诗教观念既呼应了温柔敦厚的诗教,同时与老子的“天下莫柔弱于水”“弱之胜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用“弱”字来代指水与君子,充满了哲理思辨之美。她在《兴于微言——小词中的士人修养》中娓娓道来苏轼杨花词的政治隐喻,赞吕碧城词作中的独立之志,都是因为“我真是希望我们祖国的那些古代的诗人词人,他们美好的感情、美好的心灵、美好的志意、美好的情操,在诗词里面的那一份感动,能让我们继承下来。如果所有人都变成唯利是图,那么心灵就都死掉了”。叶先生将诗词中的坚韧精神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她讲到自己人生中的几次打击,使其得以缓解的是学诗学道写诗的一种体悟,“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和无常之后,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其《踏莎行》写道: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炎天流火劫烧余,藐姑初识真仙子。 谷内青松,苍然若此。历尽冰霜偏未死。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

先生写自己曾经的挣扎,最终获得自由,词人以青松自比,说自己就像谷内青松一般经风雪而苍然不改,词中可见庄子之逍遥,陶渊明消解悲苦后的简净真淳,是将诗词中的精神与自身命运相合所呈现出冰雪淬炼的品质。叶先生以己身践行着新时代诗教的大德境界,以诗词育人,将诗词中传达出的一切美好品质一一揭示,引导学习者丰富精神世界,追求心灵的塑造。

新时代诗教的大视野

作为新时代“诗教大先生”,叶先生对中西文化的有着纳海之度。齐益寿认为叶先生融合了孔子诗教、汉儒诗教,延续了文人诗的传统为诗教,这是从叶先生贯通中华古今的方面进行的阐释。此外,叶先生提倡“中华诗教”,强调“中华”的同时,也注重中西方文论的结合,代表了诗词理论的现代发展方向。对西方文论的清醒认知是新时代诗教的重要前提。叶先生有着海外经历,对于当时西方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评价有清醒的认知:

他们对于中国的文学批评有一个很强烈的成见,觉得中国总是以作品的内容是否合乎道德为衡量作品的标准。一个人的思想正确、感情合乎道德,不一定能写出一首合乎诗歌美学标准的作品。

先生从中西方诗歌起源的不同分析造成这种成见的原因,并给出自己的判断:

我以为西方那些只注重外表的语言文字的新批评跟我们的情动于中的批评有一点距离,可是当时他们轻视我们的批评。

这是20世纪60年代叶先生在美国教书时的感慨,面对大国的理论强势,她坚守着中国古代诗词批评的价值。先生对中西文论兼收并蓄,有海纳百川之襟怀。善于并提倡借用西方文论分析中华诗词,她用西方意识批评文论分析稼轩词及其一本万殊的成就,用叔本华的理论分析“志不可得”这种人类同有之情,用西方符号学、诠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阐明张惠言、王国维的词学宗尚,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探讨《花间集》,不胜枚举,对于不同理论视角下中华诗词美好的精神予以挖掘,西为中用。大视野是对中西文化的兼收并蓄,更是文化输出的国际化视野。叶先生在国外讲学积极传播中华诗词,并以此为媒介传播诗词中的中国精神:

如果说,要我总结出最希望将中华诗词的哪一种美感向西方世界传播,那就是诗词中的中国人的精神。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中国人的情感、意志与品性,是我最希望传递给西方读者的。

除去讲学之外,叶先生关于中国诗歌研究及诗词选译等多本著作被译成英文或者俄文在海外出版,影响深远。对于中国传统文论的吸收,叶先生强调诗词的“兴发感动”,这是对《诗经》六艺、孔子的“兴观群怨”、钟嵘《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礼记》的温柔敦厚等中国古典文论的综合与深入,而在诗词的具体教法上又吸收了《周礼》中的精华。

叶先生把“兴道讽诵言语”这一教学流程应用于诗词教学,从“兴”入手让学生从诗中得到一种兴发和感动,以“道”深入,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从诗词创作者、创作背景、艺术美感等方面进行引导,“讽”是背诵的过程,然后在“诵”的环节,将以上的感发与自我理解重新编写以声音的形式吟诵出来,其后的言语环节可以理解为诗词的应用,就是学会用诗词来对答。古典诗词应用的日常交流化,是对“兴观群怨”的现代应用,给很久不联系的好友发去“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和失约的小伙伴调侃“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活泼而不失温婉,这种教学方式将极大提升诗词学习的趣味性。叶先生说她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先生言及自己曾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去中学教书,从来没有觉得害羞也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就是因为她读了《论语》中的“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先生说“应该让自己的内心有一种很好的品格的持守,而不被世界的一些风气所左右”。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言传身教,有教无类,足迹遍布全球,学生从小朋友到老年人。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展现了叶先生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与诗词守望。看过之后我很触动,写下一副对联,“半生集蓼,化霜雪风轻承家国之重;长夜怀觚,掬水月光华秉河山之德”,表达我对先生的崇敬之情。最后以小词《诉衷情》向先生致敬:

朱墙雪霁柳阴庭,诗眼夏蝉倾。东山骤惊荷梦,孤影照、劫灰灯。 集蓼事,绕寒汀,过化城。苇舟词渡,似幻如来,字字苍生。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许多教育学部讲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