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4-10-16 00:00:00赵银香
求知导刊 2024年24期

摘 要:问题驱动是当前教育背景下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有关键的意义。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强化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从高中生的实际思维情况入手,综合课程教学内容,科学设置有价值的教学问题,通过问题创造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高中生成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手,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效的全面提升。基于此,就问题驱动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展开研究。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赵银香(1988—),女,重庆市开州中学。

问题驱动是一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的方法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明确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方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高中政治课堂创新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新课标相关要求和学生学习体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在问题驱动下获得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并全面提高政治综合素质。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施问题驱动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程不仅是青少年接受德育的重要途径,更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其教学内容还是指导青少年制定长远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问题驱动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有意义的和有趣的。

第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问题驱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出质疑、分析问题,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问题驱动教学法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得到加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得以营造,学生在问题探究中能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建立起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第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问题驱动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紧凑、有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施问题驱动的策略

(一)提出导入性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在正式教学之前进行的一些活动或讨论,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并为即将学习的内容做好准备,导入效果的好坏能够决定整体教学质量。导入性问题是指用来引导学生给出特定答案的问题,目的是推动课堂教学朝着设定的方向发展。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导入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教师设置的导入性问题应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综合自身预习成果展开深度思考和探究,整合自身话语发表想法,以便引出课堂教学内容的核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后续的深度学习和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中的“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教学为例。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识别各种文化现象,领悟优秀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今年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你对下半年有什么期待呢?”以引发学生反思,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综合本课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理论性导入问题:“在文化强国的社会大环境下,我们如何树立文化自信?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如此导入话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对政治知识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开展德育,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和要求,从而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二)提出关联性问题,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问题链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或任务连接在一起,其中的每个问题或任务的提出都是为了解决上一个问题或任务,直至获得最终解决方案。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链来驱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从课堂教学内容的核心入手,明确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而后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或子任务,结合学科理论知识细致讲解,带领学生逐个解决问题。问题链教学通常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步渗透到高难度问题[2]。学生需要细致检查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正确,并验证其对整体问题的影响,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此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教学为例。这一节介绍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更伟大的成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问题链逐步推进知识授课,先提出较为基础的理论问题,如:“在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指导下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该问题入手,引出新发展理念,确定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即“新发展理念‘新’在何处?”。然后结合天津市2023年的20项民心工程提出分析性问题,如:“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学生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拓展性问题:“你能运用学到的新发展理念知识为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的发展经营提一些建议吗?”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提出生活化问题,启发学生探究思维

生活化问题是指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来讲解政治概念和理论,并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3]。在设计生活化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搜集和提取生活案例,确保所提的生活化问题的真实性和驱动性,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探究中了解到当前的政治形势,认识到政治知识点的实用性,进而增强自身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中的“严格执法”的教学为例。本节课旨在借助具体实例阐述严格执法的内涵,总结严格执法对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提出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探究和角色扮演中,理解与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相关的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和发展法治思维。以“高考路段禁止鸣笛”的事件为例,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交警、行人和驾驶员,“驾驶员”在路过禁止鸣笛路段时故意“鸣笛”,“交警”发现此类情况后粗暴制止,并收受贿赂。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交警的做法是正确的吗?究竟应该怎样正确执法?”并让学生再次深入演绎情境中去思考和回答问题。这样,学生会逐渐培养出对社会法治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四)提出个性化问题,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

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指的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需求、学习风格和能力,设计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和活动。设计个性化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其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就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让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变化适时调整问题难度和数量,确保设置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让学生能在问题探究中释放潜能和提升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4]。

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的“我国的社会保障”的教学为例。本节课主要讲述社会保障的定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意义、我国的社会保障形式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循序渐进地讲解理论知识,并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不同问题。根据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中等层和高等层,而后可以设置课堂问题。针对基础层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基础性的问题,如“我国的社会保障形式有哪些?社会保障有什么作用?”;对于中等层的学生,则以进阶问题为主,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完全消除失业?我国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不断完善的?”;对于高等层的学生,则设置一些挑战性问题,如“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区别?”。设计个性化问题可以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启发,提高教学效率。

(五)提出实践性问题,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政治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综合政治学科特点,教师可以实践性问题驱动课堂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究相关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结合授课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性和实践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去参与和体验活动,并在活动中思考、探究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5]。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出质疑,以此培养学生大胆提问的品质,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

以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中的“国际关系”的教学为例。本节课基于国家之间合作、竞争、冲突的现状,让学生明确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教师可以提出实践性问题:“当前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不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有何不同?”学生需要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了解清楚国际社会的关系和运作机制,以培养自身在面对复杂国际事件时进行系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六)回顾多元化问题,推动学生掌握技巧

为了让问题驱动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其应有价值,助力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推进,高中政治教师要在完成问题探究教学任务后,带领学生回顾课堂所提出的问题,再次分析其中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且有效的问题探究技巧,逐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以问题为引领绘制思维导图,以及时且有效地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实现课程知识的查漏补缺,完善课程知识体系。这样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实践奠定基础,推动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记忆,从而充分发挥问题驱动的教学价值。

以“我国的社会保障”的教学设计中所提出的个性化问题为例,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问题探究中实现了能力提升和潜能释放,但学生并未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度分析。因此,教师可以将其中典型且有争议的问题再次提取出来,和学生共同探究。如对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区别?”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尝试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分析这个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识别和分析其中的偏见和不实之处,学会分辨事实和观点之间的差异,并整合问题探究过程,形成思维导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和信息获取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政治问题,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采取实践性教学和问题导向的学习策略,结合学生已学习的知识灵活地设置问题,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结合,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有所进步,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解决政治问题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公民。

[参考文献]

吴宝传.问题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高考,2024(3):127-129.

许立艳.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探析[J].读写算,2022(4):123-125.

周岗.浅谈高中政治问题式教学[J].新智慧,2019(24):45.

王玉禄,杨爱.问题驱动提升课堂效率[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3):21-22.

汤玉华.对高中政治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7(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