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策略探究

2024-10-16 00:00:00张元
求知导刊 2024年24期

摘 要:当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旨在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英语教学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探索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模式,在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具体的融合教学策略,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课程;科学素养;跨学科教学

作者简介:张元(1985—),女,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站小学。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能够为学生探索科学世界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平台。将科学素养的培养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能够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这种跨学科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小学英语课程内容为例,分析将小学英语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有效融合的方式,以期在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积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融合的重要性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是当今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第一,将英语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关于植物生长的英语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种植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同时运用英语来分享实验结果,从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第二,将英语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时使用英语进行讨论和表达,不仅可以提升英语口语水平,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发展,培养出更具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单词和语法的教学,较少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仅仅依托课本进行理论知识的输入,难以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其次,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互动与实践环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较少与同学互动,课堂氛围相对沉闷。最后,部分教师没能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除了进行听说读写的锻炼,还应学习科学文化、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内容,但部分教师没有形成这方面的意识,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小学英语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模式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得到了更多教师的重视。利用多媒体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的趣味性,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促进英语教学和科学素养培养的有效融合。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展示不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牛奶、果汁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学习新单词,同时借此机会引入食物营养价值和健康饮食的概念。例如,在播放关于水果的视频时,教师可以解释苹果和香蕉中的维生素对人体健康的益处,自然而然地将科学知识融入英语教学之中。

其次,教师可利用互动式多媒体课件来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模拟在餐厅点餐的场景。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角色,如服务员、顾客等,让学生扮演相应角色并用英语进行互动,如使用句子“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和“I'd like some...”来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介绍不同食物的制作方式,比如讲解面包是如何制成的,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再次,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多媒体展示,比如让学生制作一个关于健康饮食的演示文稿。学生可以在演示文稿中使用学到的英语词汇或句子,如“carrots are good for your eyes.”,同时展示食物对人体有益的科学依据。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利用英语进行科学探索和表达的能力[1]。

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科学实验视频,让学生明白如何用英语描述科学现象。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制作果汁的视频,之后引导学生用学到的英语词汇,如sugar、yeast、fermentation等来描述视频中的实验过程和原理。

总之,运用多媒体资源不仅能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型,还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利用科普类阅读材料拓展科学知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科普类读物或故事拓展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此,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科学话题出发,选择与之相关的英语科普读物来进行补充教学。例如,如果学生对太空探索感兴趣,那么教师可以挑选Journey to the Stars这样的读物作为阅读材料。在选择科普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应关注材料的阅读难度,确保其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通过阅读这类材料,学生不仅能学到关于太空的知识,还能丰富词汇量,掌握planet、astronaut、galaxy等专业词汇,进而提高自己的英语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与阅读科普类读物相关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学生阅读了有关太空的文章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Design Your Own Space Mission”的活动。对此,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如“I would like to explore...because...”来描述他们的太空任务计划。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将新学的科学知识和英语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还能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和分享科普读物。对此,教师可以组织科学阅读俱乐部,要求俱乐部成员每周分享一本他们读过的科普读物,讨论其中的科学概念及其英语表达方式。这样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促进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2]。

总之,将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融合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既高效又有趣,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探索和语言学习之间的联系,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制作英语科学海报,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制作英语科学海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锻炼和提升英语表达能力。以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促进英语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提升学生英语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开展一个主题为“Farm Animals”的海报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分组合作,用英语来描述农场里的动物。例如,学生可以在海报上画出牛、鸡、猪等动物,并用简单的英语句子来介绍所绘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The cow is brown and white. It can give us milk.”。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能促使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词汇进行表达,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动物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知识,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动物的生长周期。比如,在介绍鸡时,可让学生画出不同生长阶段的鸡的图片,同时用英语写出鸡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这样的科学信息介绍,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还能深入了解关于动物生长的科学知识[3]。

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海报来展示农场植物的生长过程。例如,在介绍小麦的生长过程时,学生可以用“Wheat is planted in the spring. In the fall, the farmers harvest the wheat. The wheat is then taken to the market to be sold.”这样的句子来描述。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班级范围内的英语科学海报展览活动,邀请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同时用英语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绘制的海报。这不仅是一次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大检阅,也是科学知识的分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倾听、表达、提问和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四)探究英语谚语,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英语谚语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部分谚语还与科学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独特的学习视角。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英语谚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以谚语“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为例,该谚语表面意思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其不仅告诉了学生勤奋早起的重要性,还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鸟类的觅食习性,解释为什么早起的鸟更容易找到食物。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英语谚语,还能加深对鸟类知识的了解[4]。

又如,“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直译为“滚石不生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科学知识,组织学生探讨苔藓的生长条件,解释为什么持续滚动的石头上不易生长苔藓。通过这样的探索,学生能够理解变化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加深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再如,“Water drops wear away the stone”意为“水滴石穿”,以此开展科学知识的探索,学生可以明白水的侵蚀作用和长期坚持的重要性。此外,教师也可以以此组织科学小实验,让学生持续观察水滴对石头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使学生明白耐心和毅力的价值。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英语知识和科学知识,还能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提升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来实现。以外研社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 7 Unit 2 It's warm today.”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课题出发开展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首先,教师可以“天气”为主题展开跨学科学习活动,引入基本的气象学知识,鼓励学生学习不同天气的单词,如sunny、rainy、cloudy等,用英语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之后,让学生结合当地的天气来练习使用相关词汇和句型,如“Today, it is sunny in Beijing.”或者“It is cloudy in Shanghai.”。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一本天气日记,每天用英语记录天气情况,描述与这种天气相关的个人感受或活动,比如“It's rainy today, I use an umbrella.”。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学到与天气相关的英语词汇,还能够培养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科学素养。

最后,在活动评估方式上,教师可以采取多样的方法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采用传统的笔试和口试,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作业、口头报告和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评估学生对天气词汇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运用这些词汇描述实际天气情况的能力。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基于一周的天气日记制作一份英语口头报告,介绍本周的天气变化和个人感受,以此来检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英语知识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科学素养等。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小学英语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的融合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阮慧芳.在英语教学中播撒“科学的种子”[J].校园英语,2021(38):175-176.

齐建军.小学英语教学中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J].基础外语教育,2018,20(5):87-91.

陈冰冰.小学英语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4(5):19-21.

刘闪闪.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英语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4(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