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自然遗产 擦亮绿色明珠

2024-10-15 00:00:00郑轶民宋松松
浙江林业 2024年9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重要意义和时代内涵,对新时代做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提出新要求。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其中有世界自然遗产15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浙江省共有衢州江郎山以及杭州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4处世界遗产,其中江郎山为自然遗产,其他几处为文化遗产。江郎山是苏浙沪地区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拥有弥足珍贵的老年期高位孤峰型丹霞地貌自然景观。近年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地方政府始终将保护好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作为重点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使核心风貌不断提升、旅游业态多元融合、品牌效应日益扩大。

纵观浙江大地,无数自然和文化珍宝藏于其中,目前浙江省已形成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构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将全省具有国家、区域代表性的自然资源纳入了保护网络,涵盖了自然美学、地质地貌和生物生态三大突出价值。其中江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中国丹霞”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天目山、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人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雁荡山、方山长屿硐天、楠溪江等风景名胜区的地质资源集中区共同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向世界呈现了“中国精彩”。近年来,浙江省全力推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和南北麂列岛国家公园的创建工作,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完善自然遗产保护利用体系,让自然保护地建设成为守护自然珍宝、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

“要着力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自然遗产……”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这次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浙江省将对标要求、深入领会,进一步深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制机制改革。

保护方面。“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一是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江郎山管理机构提级。二是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地格局,高质量建设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积极推进南北麂列岛国家公园创建。三是不断完善“编、审、用、管”一体化的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日常监管和定期评估工作。

传承方面。“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一是推动自然保护地与社区融合发展,加快名山公园和融合发展镇(村)建设,深化地役权改革,探索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三是加强政策、资金保障,拓宽自然保护地保护建设资金渠道,激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工作中。

弘扬方面。“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打造好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网络、世界地质公园的世界级金名片,承办好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向世界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方案、浙江风采。二是积极做好自然遗产体系的培育、申报工作,推进雁荡山、楠溪江预备遗产地的提升,指导天台山等地开展申遗相关研究,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开展自然遗产后备资源普查评估。三是广泛开展世界遗产和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全民参与自然遗产保护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营造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氛围。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自然遗产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人类的精神文化价值,关乎地球生态安全。浙江省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求,以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发展为目标,守护自然遗产、擦亮绿色明珠,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浙江贡献。